水到渠成,只因步步为营

2022-09-30  本文已影响0人  蒋铭国江西乐平

水到渠成,只因步步为营

——俞正强《什么是面积》学习心得

今天观看俞正强老师《什么是面》视频,收获极大。学生课堂上表现活跃,整堂课上学生没有任何拘束,较松自然,可谓寓教于乐。最重要的是在短短30分钟的学习中,学生对“面”“面积”有了深切的体验。现就个人感悟,分享如下。

一、就地取材,用数学眼光观察世界

“面积”的概念对于学生来说,是很难理解的。如何理解确实需要一个恰当的策略与方式。俞正强老师就地取材,通过脸面、封面、桌面、地面、空调的面等等引导生理“面”,尤其是“脸面”的理解过程中,俞老师的诙谐与幽默更加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学习热情,从而为本节课的活跃与成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同时让同学们体验到了处处皆数学、生活皆数学,学会用数学眼光观察世界。

二、信手拈来,用数学思维思考世界

俞老师对课堂的驾奴得心应于,压根看不多半点做作,朴实自然,教育智慧却星星点点,信手拈来。

(一)初步抽象,生活数学化

在板书空调的面、封面、屏面图形后,俞老师不动声色引导学生观察并归纳出它们都是长方形。这样一来,原来不相干的不同物体的“面”便统一到“长方形”上了。这既训练了学生抽象能力,又加深了用教学眼光观察世界的训练。不仅如此,俞老师进一步引导得出“圆形”的面,还有“三角形”的面。如此,生活中的可触可摸的“实物面”便抽象成“图形面”了。

(二)分类策略,思维数学化

当俞老师要求学生将屏面、板面、脸面、封面、桌面、地面进行分类的时候,我恍悟到俞老师的教育智堪称一绝。居然将“脸面”纳入讨论之中,原来用意在此。于是“平面”的概念呼之欲出,学生将铭记于心,这为进一步掌握面与面积打下了概念理解的坚实的基础。

三、水到渠成,用数学语言表达世界

有了平面的理解后,“面”的属性成为了关注点。大小、长短、厚薄、轻重等属性,在俞老师的引领与启发下,学生逐一进行全面理解。俞老师采取排除法,一一将长短、厚薄,轻重予以排除,最后对大小进行了理解。

俞老师的板书一点都不高端,却很“智慧”。“平面”与“大小”之间轻轻加上一个红色“的”字,并辅以向上的一条斜线,直指“远远的”、“早早准备的”“面积”,于是本课大功告成,水到渠成。

俞老师这一节课短小精悍,笑声满堂,是一堂充满教育智慧的课,学生在轻松中习得知识。课的水到渠成,只在俞老师的步步为营。

现场撰写教学反思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