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雙硯》

2020-06-15  本文已影响0人  钟东妃子笑

《關於雙硯》

嚴伯伯好,小輩乃是貧窮之人,無貴重之物孝敬您,只是想起您的兩位孫子,性格一文一武,一動一靜,一智一勇,一內斂一外向,便想送上兩方端硯以作紀念。古人有千里送鵝毛,物輕情義重之說法,小輩便想借看望嚴伯伯、嚴伯母此行,帶上兩方硯臺,請嚴伯伯笑納。

簡單的說一下端硯名坑十多種,老坑、坑仔巖、麻子坑、宋坑、白線巖、有凍巖、宣德巖、朝天巖、冚羅蕉、斧柯東、綠端、白端等端硯,廣東省肇慶市特產,中國國家地理標誌產品。

端硯是中國四大名硯之壹,與甘肅桃硯、安徽歙硯、山西澄泥硯齊名。

出產於唐代初期端州(今廣東肇慶市東郊的端溪),故名端硯,距今已有一千三百多年的歷史。

中國傳統文化中的文房四寶,硯為其一。在中國所產的四大名硯中,尤以廣東省端硯最為稱著。端硯以石質堅實、潤滑、細膩、嬌嫩而馳名於世,用端硯研墨不滯,發墨快,研出之墨汁細滑,書寫流暢不損毫,字跡顏色經久不變,端硯若佳,無論是酷暑還是嚴冬,用手按其硯心,硯心湛藍墨綠,水氣久久不幹,故古人有“呵氣研墨”之說。

端硯石出產在廣東省肇慶市東部的爛柯山和肇慶市七星巖北面(西起小湘峽,東至鼎湖山)的北嶺山壹帶,尤以老坑、麻子坑和坑仔巖三地之硯石為最佳。

端硯的歷史悠久,石質優良,雕刻精美。端硯、歙硯和桃硯,素來有“三大石質名硯”之美譽。制造端硯,一般要經過采石。選料、雕刻、配盒四道工序。

端硯為“中國四大名硯”之首,致密堅實幼嫩、細膩,溫潤如玉的石質,獨特而豐富多彩的石品花紋以及巧奪天工的雕刻藝術而聞名於世。並具有質柔而剛按之如小兒肌膚,摩之寂寂無聲響,以及貯水不固,呵氣研墨、不損毫,發墨快等特點。

關於端硯還有一個很著名之典故,便是北宋名臣包拯(999~1062)、字希仁,今安徽合肥人。

包拯二十八歲進士及第,按照宋廷制度,只要考中進士就可以釋褐作官。但包拯至孝,信守聖人“父母在,不遠遊”的教誨,直到三十六歲時父母亡故後才正式出仕,任天長縣(今安徽天長)知縣。

三年任滿後,包拯升任殿中丞,奉旨前往端州地方任知州。消息一出,親友陸續登門,勸他上表章懇請官家授它職。原來,宋時的端州乃蠻荒之地,這裏交通閉塞,天氣酷熱、民間仍保留有“殺人祭鬼”、“巫覡挾邪術害人”的陋習。從秦漢至唐宋,這裏就是流放貶謫官員的不毛之地,到端州當官與被流放差不多,絕非什麽美差。

按宋代官制,殿中丞是散官,也稱為寄祿官,就是掛著官銜吃皇糧。知州屬於職事官,等於有了差遣,俸祿要遠比寄祿官高。親友們勸包拯,是覺得殿中丞的薪俸雖然低了些,但收入穩定,沒有必要天遙地遠的到端州去受苦,萬一染上時疫,死在那裏可就虧大了。包拯知道大家心意,收拾行囊,也沒有和親友作別,攜妻帶子義無反顧地踏上了去往端州的仕途。

到任不久,便聽說歷任地方官借進貢端硯為名,盤剝百姓,硯工苦不堪言。為了弄清究竟,包公換上便服去微服私訪。

很快,包拯就搞明白了原委,本來,按例端州每年只須上繳中央十塊貢硯就可以了(據宋元豐王存著《九域誌》稱:“端州歲貢硯十”),而歷任地方官卻層層加碼,隨意擴大貢硯數目。沈重的盤剝,不但加大了硯工的勞動付出。也為貪官汙吏找到了中飽私囊的理由。

在調查清楚後,包拯革除濫征貢硯弊政,專門出告示申戒那些借機層層盤剝的官吏、士紳,不得任意擴大貢硯數目,不準向硯工攤分工錢。

當地百姓得知消息喜笑顏開,奔走相告,“包青天”的名聲漸漸傳了開來。包拯在端州不足三年,恩威並施,將地方治理的百業興旺、氣象壹新。

慶歷二年(1042),包拯奉調回京,離任時,端州城男女老幼都來碼頭送行。當地名流、開明士紳也紛紛攜物相贈,都被包公一一謝絕了。一片頌揚聲中,包拯與地方百姓揮手依依道別。官船解纜沿西江而下,很快就到了羚羊峽口。本來是風和日麗、萬裏晴空的天,卻狂風大作,江上頓時波翻浪湧,小船在江中搖來晃去隨時都有傾覆的危險。

包拯感到事有蹊蹺,但轉念壹想自己為官清廉,大公無私,上天斷不會無緣無故的與自己為難。然而,又等了好一會兒,風越刮越猛,濁浪排空。

包拯心知有異:莫非手下人私受賄賂,藏了什麽在船上?

他立即命把隨行人員叫來盤查。

大家紛紛叫起了撞天屈,七嘴八舌道:“大人一身正氣,小的人豈敢私藏?”

正在百思不得其解時,他的隨從書童跪了下來:“大人,有一事我忘了稟告,我們離開端州之前,當地一士紳特地送給大人端硯一方,因小的認為是件小事,沒有啟稟,私下替大人收了,現放在船上。”

包公聽了,陰沈著臉命書童趕緊將硯臺取出。書童急忙取了硯臺送上,眾人看時,只見這塊端硯外面包了黃布袱,打開來,硯身雕龍刻鳳,鴝鵒眼碧綠晶瑩,果然是方好硯。

眾人正瞧的入神,包公手一揚,就將端硯拋入了江中。

說也奇怪,硯壹落江,頓時風平浪靜,轉危為安。眾人這才相信——舉頭三尺有神明!

據傳說:公拯的官船駛遠後,就在他擲端硯的地方隆起一片沙洲,包裹端硯的黃布順流而下,後來也成為沙灘。據說現在高要縣廣利鎮的“硯州”和沙浦鎮的“黃布沙”,就是這麽形成的。傳說本來帶有神奇色彩,後人卻寧可信其有。明末修建的古端州麗樵樓(今肇慶紅樓)上,有人專門刻了壹副對聯來頌揚此事:“星巖朗曜光山海,硯諸清風播古今。”

端硯名重天下,文人雅士視其為至寶,在宋代端硯與黃金玉石價格相當,據說當時一方端硯,可以換一頂縣令的烏紗帽。士紳臨別贈硯,包拯坦然受之,也無可厚非。“包拯不持一硯歸”到底是真實的,還是傳奇故事?

上世紀 8 0 年代,考古工作者揭開了這個謎——他們在發掘整理包拯、包綬父子的墳墓,從出土的陪葬品中只發現了普通的硯臺,證實了包拯真的沒有從端州帶回壹方硯臺。據史書記載,包公給子孫留下的遺囑中,鄭重申明——後世子孫仕宦有犯贓者,不得放歸本家;亡歿之後,不得葬於大塋之中。不從吾誌,非吾子孫!

祝願嚴伯伯,嚴伯母身體健康,感謝謝嚴伯伯、嚴伯母之熱情招待下次小輩再登門看望。

妃子笑於珠海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