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情画意九十三天一一认真活着

2020-12-22  本文已影响0人  木子清澈

课后作业:选择一首你喜欢的诗,然后从另外两种视角重写这首诗。仔细体会不同的代词如何改变了诗歌带给人的体验。

把葱花姜丝切好,

把蒜切成碎沫,

芸豆不要再随便掰成段,

要切成均匀的斜片。

还有锅中油热,

一定要加点花椒。

我(你)她)很诧异,

何时变得如此仔细?

也许是这一场瘟疫?

几万人在生死线上挣扎,

无数的家庭破碎肢离!

我(你)(她)是一个微不足道的小人物,

只能安静的呆在家里。

我(你)(她)没有能力去做些什么,

只有继续自己的生活。

曾经凡事糊弄,

凡事怕繁琐,

而今终于才懂得,

不经历生死抉择,

就没有资格抱怨生活!

为什么做个菜开始如此仔细,

因为我(你)(她)只是刚刚开始去用力珍惜

活着!

哈哈,我只是在记录一个懒婆娘的成长。不管换成第二人称,还是第三人称,目标好像还是指向我自己。这是去年疫情在家禁足时的感想!

书摘《写我人生诗》第十五章

视角是一种调整亲密度的工具:它就像一根让诗中那个诉说者和读者靠得更近(或更远)的和弦一样。当你想讲述自己的个人经历时,你的直觉反应很可能是使用第一人称视角,那个独特的——“我”。

当你在一首诗中用“你”(第二人称)来代替“我”时,你是在邀请读者从一个新的视角参与到诗中来。“你”可以有很多种不同的理解方式,它可以被理解为“一”——一个表达普遍经验或共同感受的视角,或者它就是字面上的意思:“你”,这样就把读者包含到诗中来了。“你”也可以直接定位在某个特定的人身上:“你离开了我,你如何忍心?”在这种情况下,读者也许被定位为一个在窃听旁人对话的人——或者他们发现自己就成为了诗中的那个“你”,或者和那个“你”站在一起。

(我插一句,你这个人称也可以代表第一人称我。可以是一种作者的自我反省,自白,倾诉,自我的解剖)

第三人称视角的优点在于,对于诗中的事情,它既给诗人又给读者一些个人空间。他们更像是在旁观而不必参与其中。这样就给诗人创造了空间,来写一些他们觉得不能舒适地直接表达的东西。

字无力因人无力,收笔毛因笔锋残。哈哈,我是不是太会推卸责任了!开个玩笑!学书时日尚浅,清澈仍需努力!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