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天,这并不是结束,而是一个开始。
写在前面
在预备营的时候。看到好多厉害的小伙伴,特别有爱的管理组,还有接下来22天很牛逼的规划。
这一切让我既紧张又兴奋。紧张的是相比之下,我就完全像一个小白(我的昵称小白就是这么来的。)兴奋的是我没有错过这么好的地方。我当时就想22天之后,我一定会有很大改变。
今天,行动营结束。我还是我,生活并没有发生变化。但我知道,今天的我与22天之前的小白不同了。这种不同没有流于表面,而是在我见识了很多可能,学习了很多方法后思想与格局的不同。
22天,这并不是结束,而是一个开始。
大道至简,行动力才是一切学习的基础。
这22天里,学习了很多课程。其中最关注的就是关于读书,写作,演讲。读书,写作是为了让自己善于思考,更有智慧。演讲是为了让自己善于表达,更有自信。
读书讲究要把阅读转化为思考和笔记。要把笔记转化为行动。
写作有很多流程,也有很多技巧。到头来还是要多写才能进步。
演讲,内向的人怎么克服紧张心理呢?怎么能在那么多观众的眼光中侃侃而谈呢?没错,就是多讲,多练习。
行动才是关键。没有行动,再多的技巧,再多的知识,都等于零。郑板桥说:不奋苦而求速效,只落得少日浮夸,老来窘隘而已。
先完成,再完美。
以前想要写作,我想我文笔那么差,书读的也不多,又没啥可写的。还是等我多看点书去,肚子里有了墨水再开始学写作吧。
结果就是我一直没动笔。写作的想法一直存在我脑海深处。只偶尔出来让我闹心一下,接着又被我的“先读书论”给压下去了。
来到行动营,这下不能拖了。不仅要写,还要读出来,这就更让我忧桑了。我一直觉得自己声音难听,所以开始几天的录音我一遍念完了,赶紧打卡,耳不听为净。
写了第一篇文章后,松了一口气。觉得这事也没什么难。即使没读很多书,我还是写出来了。
录音这条规则让我很惊喜。从刚开始的耳不听为净。到后来能花半个小时,录了就听,不好再删掉重录,这样反复琢磨。再到现在看书的时候情不自禁的就朗读起来。
我做菜喜欢把所有食材都准备好再开火。我那做事雷厉风行的妈妈看不惯我做菜这么慢:“什么都等你准备好再开始的话,黄花菜都凉了。”
是啊,等我读了“足够”多的书再去学写作,等我练好了声音再去学朗读,黄花菜都凉了。
用微行动开始行动。
以前晨跑,非要跑上40分钟。因为三十分钟后才开始消耗脂肪。
于是,很多时候想到要跑四十分钟,就直接赖床上不想起了。
后来,学了微行动。早上起来对自己说:“走,下去跑个十分钟可好?”
没有了四十分钟的压力,开始起来更轻松,完成目标也很容易。再说了,跑个十几分钟总比赖床好。
时间管理,管理的不是时间,而是自己。
时间管理提倡每天先做最重要的三件事。美国的伯恩.崔西有本书叫《吃掉那只青蛙》每天早上先吃一只活的青蛙,那一天中再也没有比这更困难的事了。
大脑是cpu ,不是硬盘。大脑擅长思考,不擅长记忆。我们需要把大脑清空,用工具记下事件,让大脑能专注思考。
管理时间,就是管理自己。更自律,才能更自由。
匮乏陷阱,不要局限于眼前。
一年后我还记得现在为何而喜,为何而悲吗?也许会,也许不会。那两年后呢,五年后呢?小事早忘光了。只有一些影响到了五年后的我的事或许能记得。
不要为眼前那些小的利益得失斤斤计较,因为这只是我们人生的一小部分。很快会被我们遗忘。眼光放的长远,心也就大了。
22天,这并不是结束,而是一个开始。梦想的路,慢慢走。
给自己定一个大方向,然后朝着这个方向定一些目标,在把这些目标拆分成可行动的步骤,每天做一点有关自己梦想的事。梦想不是梦出来,也不是想出来的,而是做出来的。
再长的路,一步步也能走完。再短的路,不迈开双脚也无法到达。
我开始以为22天之后我会变得很厉害。但没有,因为这不是一段旅程的结束,而是另一段旅程的开始。我用了22天收拾我的行囊,我相信我能去到更远的远方。
希望我们每天都是一个起点,每天都有一点进步,每天都有一点收获。
剽悍 四连-三排-二组-小白
2017--0924
22天,这并不是结束,而是一个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