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穷的死循环
每个人都有一个实现财富自由的梦想。
诚然,谁都希望有钱,谁都想过上体面的好生活。
《史记》-货殖列传里讲“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壤壤,皆为利往”,“富者,人之情性,所不学而俱欲也”。看来,从古至今,追求更好的生活是人的本性。
然而,正如芒格所说,生活的铁律就是,只有20%的人能够取得比其他80%的人优秀的成绩。这个二八定律用到生活中就是,社会财富的80%掌握在20%的人手里。那么富人是怎样破解了财富密码,而穷人却为什么越忙越穷。
01
阿Ben毕业后有四年了,没有一份稳定的工作。招工信息栏也少有他在学校里学的体育专业的工作。
阿Ben最短的工作中二、三个月,最长的工作也不到两年。
在每次结束一份旧工作和还没有找到新工作的空档期,靠着上一份工作存下来一点点余款生活,眼看着捉襟见肘的生活费,每天都在焦虑中度过。经常说自己压力大。
朋友看不下去了劝阿Ben,可以在平时多学习,增加硬本领,提高找到好工作的机率。
可是阿Ben说,我很忙,忙着找工作,没时间,也没心情学习。
阿Ben是很忙,没工作的时候从早跑到晚找工作忙,找到工作后,低价值高强度的劳动型密集输出,被生活搞得精疲力尽。
回到家,刷朋友圈,看抖音成了他缓解一天生活压力的方式,因为压力大睡不着,直到晚上一、两点还在玩手机。
第二天又开始复制前一天的生活,周而复始。
阿Ben在自己的思维方式中固执的生活,不愿做出一点点改变。当工作几个月后有机会让他当小组长,带领一些组员一起成长,他又畏缩着说自己口才不行而不敢接受。
就这样过着他又忙又穷的日子,每天挣扎在生活的温饱线上。
02
小黄在一个旅游区里开间小店,白天做点小生意,晚上在一家公司做夜间保安。景区早上9点营业,下午19点关门,白天做完生意后在街边小摊随便吃点,晚上 22点去做保安工作,凌晨5点下班。
凌晨下班回家后,稍微休息休息,洗漱,送孩子上小学,接着又去景区开始新一天工作,虽然两份工作相对自由,但是每天工作也要将近十几个小时。
遇到旺季,生意好点,小黄忙得经常错过吃饭时间,但也能赚到一小笔,但是到了淡季,小黄经常望着空无一人的景区唉声叹气。
其实在旺季时小黄的生意还是可以的,但是小黄奉行的是及时行乐信条。每个月的收入除了支出孩子的教育,家庭生活需要,赚的钱都用来享受,吃好的,穿好的,用好的,每月无存款,当初为了在景区开小店借的启动资金至今尚未还完。更谈不上资本积累,有时到了淡季生意不好时,还要向朋友借钱过渡。光鲜靓丽的外表下却是千疮百孔的举债生活。
小黄偷懒吗?他一天除了睡觉和吃饭的时间外,基本上都是在工作。
小黄不想脱贫吗?他每天打两份工作,希望能赚到更多的钱,早日过上好日子。
但他依然贫穷。贫穷成了他的一种生活状态,他不是没有赚钱的能力,而是没有过好日子的能力,这种生活状态让他不管怎么努力,出卖时间、出卖精力换来的低价值,也跳不出这种陷入死胡同的生活状态。
03
过年后家中打扫卫生,清理出一堆废品,叫来小区门口经常看到的收废品大叔,清理废品的时候和他闲聊起来。
大叔中年的时候离开老家来到这个城市后,就一直在这个小区门口收废品,已经快20年了。
长期的体力劳动显得人很年轻,身体也很好,50多岁的年纪还非常有力气,重物、大物对他来说不费吹灰之力。
说起收废品之道,大叔夸夸其谈,门口的这几个小区废品都归他了,如果运气好,前面宾馆重新装修也会叫他去清理废品,那他就能赚一笔。
这么多年下来大叔也攒了一些钱。可是他仍然不敢消费,舍不得在餐馆吃一顿好点的,也害怕家中有人生病。那点存款经不起折腾。
大叔的人生目标就是收废品,他的自我管理体系就是收更多的废品。
收废品—低营养值—再回到收废品。形成了大叔的人生回路。
据说穷人的这种生活状态叫做-贫穷的死循环。
穷人将眼光锚定在金钱上的思维,让他们跳不出贫穷的死循环。
如果能接受生活的改变,而随之也做出相应的改变,每天比前一天都进步一点点,持续的日积月累,终有一天你也可以掌握财富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