误入英语课堂

2019-11-05  本文已影响0人  凡朋蕾

今天项城教研室的教研员们来我校调研,本打算听物理公开课,却临时被告知物理公开课取消,转身回办公室,准备继续备课,遇到迎面走来的校长,刘校长叫住我,建议我去听其他学科,感受不同的教学风格。想来也是,总抱着理科不放,会一直深陷理科思维,倒不如去看看其他学科,胡老师还给我们培训过《走向专业的听评课》,何不趁此机会,在其他学科尝试一下呢!

主意打定,我便走向我们班。胡老师在讲座中提到过:观课议课有4个维度,20个视角,但人的精力有限,所以每次观课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提前选定维度或者视角。这节课是九年级的英语公开课,作为一个并未接触过英语教学的人来说,我放弃关注教师的教授内容,而是将目光放在师生互动,问题回答的有效性,以及时间的把握方面。

头脑风暴结束后,我就把精力集中起来,对照自己列定的观课视角,观察学生的课堂表现,整节课下来,我还真发现了很多我平时不太注意的细节。

第一,缺乏有效的师生互动

在讲课中,老师也提及很多问题,表面学生回答问题热烈,但实际观察,很多学生都是不假思索的回答,还有大部分学生只是跟随老师的语气判断对错,缺乏有效的师生互动。

第二,学生回答问题前,预留时间不足

在老师提问时,在提问和回答之间,老师只预留了2秒时间,根本不足以学生去认真思考问题,于是便出现学生回答不上来,或者回答错误率较高的情况。

第三,学困生关注度不够

我们班英语成绩普遍不好,这个我也是心知肚明,学困生转化工作也非一日之功,但在教授新课时,完全忽略大批学困生,只注重部分学优生,也导致学生在上课8分钟时,已经抓耳挠腮,注意力不再集中,学生也普遍反应英语学不会等问题。

教研员张老师基于内容,也提出了真知灼见,虽然是不同学科,但我也听到了胡老师经常提到的专业名词,我想这大概就是学科之间都通用的模式吧。

第一,不看课标,普通开车没有驾照

课标,这个屡次被专家提及的专业词,也是大学时,老师要求我们人手一份的资料。而仔细回顾这两年,可能还处在教师求生存阶段,把过多的精力放在中招考题的分析上,力求学生考高分,而忽略了中招考题最原始的来源是课标,没有课标,就如没有驾照就开车,根本无视法律的存在。

第二,脱离语境,剥离知识点做法不可取

脱离语境,剥离知识点,这种做法我也一直做,因为学生普遍成绩不太好,我就开始总结知识点,为了方便记忆,甚至整理成册,发给学生,让学生背诵记忆。学生知识点背的滚瓜烂熟,但就是不会运用,稍微变换题型,学生就立马不会做了。今天听完,我才知道,原来知识点不能脱离语境,也就是纯粹的将知识点提取的做法并不可取,而应该讲述知识点的语境,让学生在语境中感悟知识点。

第三,学科素养要落在实处

从双基,到三维目标,再到今天的科学素养,无论是哪种形式,都注重培养学生的思想和意识,学科素养不是个高高在上的词,而是渗透在我们的每一节课中,每一句话中,只有教师先具备学科素养的意识,才能支配教师的课堂教学,尽量往学科素养的方向靠近。

第四,碰到,见到,不说到

学生一直反应英语老师上课笔记太多了,记得眼花缭乱,最重要的原因是老师将所有的知识点都罗列了,也给学生造就很大的心理压力。而正确的处理方式就是部分不在课标范围内的东西,碰到见到不说到,不需要刻意的去讲,更不要给学生增加心理负担。

观课40分钟,议课用时2个半小时,而在这2个半小时的时间内,我听到的更多的是一些我不太清楚的专业词语,我们的站位高度不一样,也导致我们眼界不同,看的层次也自然不同!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