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岸边梨花香(中)
03 夜宿民居
乘坐这里唯一一条摆渡船缓缓驶向河对岸,我们与眼中的南长滩村越来越近。
摆渡船一次可以摆渡七辆车,以车为单位收费40元(来回双程),船员脖子上挂着二维码,找着车主们扫码收费,游客们则在船的空隙间赏景拍照,只需短短三四分钟,就到了对面。在过去的岁月里没有摆渡船时,人们只能乘坐羊皮筏子过河,好在河面不宽,所需时间不长,安全系数比较高。
下得船来,简易码头两边站满了着急返程的人们,返程的车辆早已依次排队停好,留下一侧通道供车辆下船通行,秩序井然。
踏上南长滩村的土地,最先映入眼帘的是一簇簇起伏着的雪白花海,那是这个村子有名的梨花,大多数游客便是冲着这里的梨花来的。

在早先预定好的民俗小院老板的电话指引下,我们沿着一条小路走到了村子口,村口立着一个简单的木牌坊,上面用汉字、古西夏文写着“山边巷”三个字,这应该是近年来政府为打造文化旅游而新建的。仅从这三个字里行间,就能看出这是一个非常有故事的地方,只是不知谁能把这个故事讲好。
这里是典型的西北黄土高坡,民居都建在山坡上,房屋大都是土木结构,看的出,政府下了大力气。巷道用水泥浆石片铺成,有一定的坡度。来村子里的车大多是轿车,巷道的宽度刚好可容一辆车行进。
站在坡上的店家看到我们开来三辆越野车时有些急了,她担心巷子窄车开不上来,即使开上来车身又大她家门口不也停不下。当车手们胸有成竹地不仅把车开上了坡,还首尾相连排队挤停在她家门口的一处空置小院里时,她和家人、邻居都佩服得不得了。却又担心怎么开得出去?我们哈哈大笑,对车手们来说,那是件很简单的事。

我们到的时间正好,傍午时分阳光柔和,天空通透,虽有一丝微风但不影响观景。简单地入住停当后,车手们需要好好休息一番,我和女伴则抓紧时间在晚饭之前走走看看。
我们沿着石板小路跟着感觉走,越往上走路面越窄却很干净。游人并不多,比起其他喧嚣的古村寨,这里静谧得让人感到异常舒服。穿过一家不知名的民俗客店,发现一处短木廊,里面停着几辆精良的摩托车,那是一队骑行者的坐骑。走进木廊一看,喔,这是一处观景台啊!站在这里,可以俯瞰到村子里的核心景点——大片的梨树开满了梨花,整齐的阡陌等待耕种,鲜艳的宿营帐蓬点缀其间非常夺目。最让人热血沸腾的是,已近黄昏,夕阳洒在这片土地上,远山、黄河、梨花、小路、影影绰绰的人影,构成了一幅美丽的乡村水彩画,我们沉浸其中,幸福感爆棚。
春分过后,白天越来越长,这让我们有了充分的时间继续在村子里徜徉。在暮色来临之前,我们沿着石板小路一直往下走到坡底的水泥路上,看到了梨园。400亩的梨园里以梨树、枣树为主,有些古梨树已有300-500岁的高龄了,树大根深,枝繁叶茂,花冠似锦,弥漫四野,蔚为壮观。

在这里拍照的游人比较多,遗憾的是,总是有些游客“挂”在树枝上摆出各种姿态拍照令人不快,不禁想到了前几日在网上看到一张大妈们爬在樱花树上所拍的照片,有网友PS了一句话“树上开满了大妈”。现在对照看来,这里的古梨树上开满了大叔大妈和孩子!对这些不文明游客仅用道德谴责还是不够的。
一圈走下来,晚饭时间也到了。在同伴们电话的催促下,我们回到了“乡缘农家小院”,迎接我们的是干净整洁的小院,热情忙碌的女主人,还有休整得精神抖擞的同伴们。
美好的一天要用一顿地道的农家饭来做总结,当然,还有从家里带来的老白酒。











04 南长滩村的明媚春光(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