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一个纪录片谈起
在微信上看到一篇文章,是日本NHK电视台所拍摄纪录片《激流中国之富人与农民工》的图文版。这一纪录片拍摄于06-07年,在将近十多面钱,日本人选取了富人和农民工各两个,跟踪拍摄几个月,非常真实地反映了中国飞速发展同时产生的巨大贫富差距。
首先,我们先正视这样两个问题:
一,日本人到底出于什么样的目的?我想,肯定不是为了我们祖国的繁荣昌盛和社会的和谐发展,他们选取的角度非常极端,一个是“运筹帷幄”的北京首富李晓华(众人皆知),一个是内蒙古偏僻农村的农民工杜文海(他叫什么名字并不重要),用极端的对比来关照中国社会,这样做是否科学?确实值得商榷,所以,在看完之后,我们先不要用阴谋论来判定日本电视台,他们有没有阴谋我们大可不必那样上心。同时,看完了,也没有必要大骂我们自己的祖国,用两极来反映社会出现这样的结果也是一种必然。淡定,客观,是作为中国人面对境外媒体评价我们祖国应当拿出的科学理性态度。
二,这个纪录片有没有让我们思考的意义和价值,这其实是我们更应该理性看待的,我们所要做的不是不让此类片子公之于众,而是透过外国人的眼睛更加理性地面对本国的问题,虽然孩子是自家的好,但并不意味着自己的孩子没毛病,有问题,就得解决,爱,不是蒙着眼睛告诉自己一切都很好,而是睁开眼睛,动起脑子让一切变得更好。
我们来看看这样的几幅图片:
从一个纪录片谈起上面是一辆宾利,价值1亿日元,在九十年代约合人民币700万。李晓华坐在车内,抚摸方向盘,向镜头竖起大拇指,显得十分开心。
从一个纪录片谈起这场宴会是李晓华在56岁生日时的照片,共有300余人到场,都是政界商界娱乐界的名流,片中出现的有全国工商联副主席程路、全国政协副主席周铁农。
从一个纪录片谈起李晓华的住地就在北京财富公馆别墅区,这里门禁很严,除了住民外不允许任何人进入。李晓华的别墅还有单独的警卫戒备。李晓华向记者介绍他的起居室和主卧,所有家具全部是意大利的,巴洛克风格。他又领记者来到游泳池,这一层是法国设计师的作品,四季常温。还有他的保险库,专放收藏品等贵重物品。
从一个纪录片谈起他叫杜文海,他来自内蒙古,杜每年能赚大约7000人民币,几乎全部寄回家作为女儿的学费和生活费,他想让女儿上大学,将来摆脱贫困的生活。老杜和两个儿子一起出来打工,三个人挤住在一间仅有7㎡大的屋子里,房租每月60元。
从一个纪录片谈起这张照片老杜沉重地呼了几口气,用手狠狠地搓着头发额头眼睛和脸颊——半年学费的缴费日迫在眉睫,但至今仍毫无着落,这样下去就无法让女儿继续读书了。
从一个纪录片谈起吃饭后,他和妻子又因为自己找不到活干的事争吵起来,老张最近本来就心情烦躁,一气之下老张甩门而去。妻子本来洗着衣服,此时突然低声抽泣起来,泪水滴到盆子里。
从一个纪录片谈起在老杜的家长,另f一位小男生也站起来,前倾着身子一脸严肃,好像在读一份庄严的演讲稿:《我的理想》
我已经长大了,我一定能考上大学,因为爸爸妈妈供我上学。我好好学习,我就考上大学……
不是盗用文章,仅仅找到几张具有代表性的图片和文字,读完这篇文章,我在静静梳理自己的感受。
我在问自己,是不是很复杂?没错,很复杂。
但接着第二个问题,作为我自己,该怎么办?
骂娘?抱怨社会?有用吗?
作为老师,我想在下学期,我要来一个班会,题目叫《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其实我们的民族已经崛起了,但问题时,还有许多民众还需要崛起,无论是从经济上,还是从精神上,他们都是弱者,我们培养的孩子不能只为自己,他们还有很多事情可以干。
其实我知道,这样做其实力量很微小,但我想,如果很多微小的力量能够汇聚起来,问题是不是就能够一点一点解决,起码,不会向更坏的方向发展?
不是有句话,叫“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