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

我和儿子一起读国学的那些日子

2018-06-05  本文已影响74人  Love_0916

在写国学笔记之前,我决定先把我前段时间参加我们区举办的“亲子共成长”征文比赛的文章先公布于此,这篇文章在征文比赛中获得了二等奖。公布在此来开启我在简书上的国学之旅。以下是文章的全部内容:

我和儿子一起读国学的那些日子

“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读死书,死读书”,这些是我读书时的真实写照。我上学的时候就是“一心只读课内书,两眼不看课外书”。所以,从小到大,我所接触过的国学,除了书本上所学到的少量的古诗词和文言文外,其它的一无所知。像《弟子规》、《三字经》、《千字文》等启蒙读物我都是在儿子一岁多以后才知道。那是儿子一岁多时,为了学一些科学实用的育儿知识,我报名参加了“育婴师”的培训。当时同期有一位同学,她听说我是为了教育自己的孩子而去学习的,就推荐我给孩子读《弟子规》、《三字经》、《千字文》等启蒙读物。说实话,当时我也不知道她说的这些书到底是些什么书。那天回家后她就给我发了几个视频,打开视频,我就被里面的内容吸引了。《弟子规》的内容都是一些教我们日常行为规范的;《三字经》、《千字文》几乎包含了人文历史的全部内容,这些都远远超过了我所想到的要教给孩子的。关键是很多的知识都是我自己所不知道的。所以,我决定和儿子一起来学习这些。

发现国学之美

在决定了和儿子一起学国学以后,我开始疯狂的上网查找国学相关资料。当我在《增广贤文》里看到“有意栽花花不发,无心插柳柳成阴。”“画虎画皮难画骨,知人知面不知心。”“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等句子时,我兴奋不已。这些熟悉的句子在我上学那会写作文没少用,但那时候知道这些句子都是通过唯一读过的课外书—《作文》里面,别人写的作文里抄来的,根本不知道出自哪里,有哪些典故。而现在国学书籍视频都介绍的很清楚,让我对这些句子有了更深的理解,我想我的儿子以后一定都可以用得到。于是更加坚定了和儿子一起学习国学的决心。

学习准备

在坚定了自己的决心后。我就开始着手准备了。一方面先激发他的兴趣,告诉他经典里面有很多学问,并且和读故事书一样,和他一起读,所以孩子非常乐意的接受了。另一方面是学习的内容和顺序我也有所选择和整理。确定出来了一套书及学习计划。并且每一部经典,我都自己亲手整理好打印出来。这样做的目的一来我自己先读一遍,就可以对内容多一点的了解,以便更好的确定每一期读的内容(一个星期为一期);二来也更方便对教材的使用(总觉得更系统一些)。对于读的顺序,我觉得既然是幼童学习,还是以“幼儿养性,童蒙养正,少儿养志,成人养德”为原则。先学可以养性养正的书,再配上一些相应的传统故事,孩子就更好理解了。

第三方面是读书的时间,读多长时间合适?做为高级育婴师的我对这方面还是比较了解,这里面有一个”有意注意力的时间”的概念,我依据这方面的专业知识为孩子制定了一个比较适宜的时间长度。

第四个方面是书本的内容搭配,包括内容的性质,文体等,要让孩子觉得读书也是在玩,而不是一项任务。所以我每期的内容也是分了不同的主题,比如启蒙类的、修心养性类的等等。

最后还有一个问题是经典都是古文,要不要用白话解释?我思考了很久最后的决定是像《弟子规》这种启蒙类的内容是一定要解释的,有些甚至还要模仿表演。但对于其他的内容,如果孩子好奇要问,那就解释,如果不问,那就让他自己以后慢慢消化。

开始学习

通过上面的准备,我制定了一个详细的学习计划表,每天读三部经典里的一部分内容,同样的内容重复读一个星期。我们最早开始学的是《弟子规》的“孝”,《神童诗》的“劝学”,《论语》的“学而第一”,在经过一个星期的诵读和讲解,孩子基本上可以背下来。再加上孩子很爱提问,经常读完一句要问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要这样说之类的问题。在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后,有些句子已经有了他自己的想法和理解,比如他读到“莺花已半稀”时会问我,是不是花已经落了一半了?再比如,在背《弟子规》背到“冠必正”时想不起来卡住了,就在那帽子帽子的嘀咕着。因为孩子的好问,我们的整个学习过程是轻松愉快的。有一次我们读到:“子贡问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曰:“去兵。”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二者何先?”曰:“去食。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读完这段儿子要求解释,当说到“去掉军备”时,儿子问为什么要“去掉军备”。我就问他:“如果是你,当“粮食、军备、别人对你的信心”三样东西一定要你去掉一样的时候,你会去掉什么呢?"儿子首先留住了粮食,军备和人心纠结了好久也下不了决定,觉得两个都很重要,都不能去掉。然后我说:假如你现在是一个国家的国王,你手上有粮食、军备,还有很多支持你的老百姓。我是另外一个国家的国王,我现在要求你把你手上的这三样东西必须分一样给我,不然我就进攻你。”儿子又在那纠结了半天,说还是去掉军备吧!问其为什么?儿子说“去掉了军备,我可以叫人民来当起义军,如果人民没了,就没有人来种粮食了。”我又问:“那如果是粮食和老百姓又要你必须去掉一个的话,你会去掉哪个?”又纠结了半天,儿子说“还是去掉粮食吧!”问其为什么?儿子说:“粮食没有了老百姓会去种,我要饿死了还有我的孩子来继续当国王”。

当儿子听到他的选择和孔子的一样时,高兴得都跳起来了。而像这样的讨论经常会发生在我们的身上。

收获与感想

在经过了一段时间的学习以后,我发现了儿子在很多方面都有很大的进步。比如:

1.语言能力和记忆力的进步。在学习国学之前我没有刻意的注意过儿子的语言能力,没有数过他最长的一句话能说几个字。但是在读经典以后,我发现一句八个字的句子他可能可以一次跟读完,但对于一个十个字的句子,刚开始的时候必须分两次才能读完,而在经过一两个月的学习以后,一句十个字的句子,一般重复三次就可以了。这在重复的数量上可以看出是进步了。

2.联想能力。有时候读到一个句子,儿子就会把它和他在其它地方听到的或是学到的联想起来。然后跟我讨论一番。

3.识字量变大。我从来不刻意教孩子认字,但是当孩子表现出对文字的兴趣的时候,我会顺势说一下。比如在读书过程中读到一些字,儿子就会把那个字与和它同音的字联系到一块,问我是不是,这个时候我就会把两个字写出来给他看,告诉他区别。所以在他上幼儿园大班时突然发现他认识了好多的字。而大多数的字,是他在读书过程中自己积累下来的。

4.学习能力。在这点上,我觉得我是受益最大的。我不知道别家孩子怎么样,我们家孩子在刚上小学时,他就认识了很多的字,所以在刚开始的考试做题他是占了很大的优势的,当其它孩子还在等老师读题时,他已经读完题开始做题了。而对于语文作业,对于书本以外的题目,他总是可以通过自己思考做出来。基本上我是不用操心的。

5.增长见识。读书可以增长见识。而国学应该是最全面最快速的。记得在幼儿园中班时,有一次放学和同学及同学奶奶一起走路回家,我们聊天时说到老家哪里时,同学奶奶说她们是山东的,这时儿子就在一旁嘀咕,说“山东可以去看泽,要看泽要去山东巨野。”然后又把要赏池就去昆明、要望湖就去湖南、要观海就去河北都介绍了一番。而这些,我除了知道洞庭湖外,其它的却是不知,特别是观海,以前一直以为看海肯定是往深圳或是温州这些地方,殊不知道古人观海却是在河北。而我们在读书以来所收获的却远远不止这些。难怪会有古话:“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