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的孩子,都是父母管出来的
如果你养成好习惯,一辈子都享不尽它带来的利息,如果你养成了坏习惯,一辈子都在偿还无尽的债务。
——教育学家乌申斯基
帮孩子养成自觉自律的好习惯,孩子未来的路才更好走。而想要孩子自觉自律,父母一定要管住这3点。
1.管规矩
老话说得好:“无规矩不成方圆。”规矩立不起来,孩子永远也学不会自律。
很多人都见识过奥运冠军刘璇的“铁血教育”。她规定年仅4岁儿子每天都需要练字、画画、健身还有学习英语。
遇到儿子闹脾气撒泼打滚时,她也毫不退让,坚定地对儿子说:“哭也得写,不哭也得写,开开心心地也得写,翻滚着也得写。”
心理学上有个词语叫“内化规矩”。孩子遵守规矩,养成习惯的过程一定有痛苦的成分。
但如果父母能够坚守原则,把“规矩”变成一种深入孩子骨子里的习惯,孩子就会自然而然地去遵守,再也不需要父母的督促和提醒。
每个孩子的成长都是有迹可循的因果。我们今天对孩子狠心一点,绝情一点,孩子就会自律一点,离成功更近一点。
2.管心态
心理学家埃里克森曾经说过:“6-12岁期间,儿童所学的最重要的课程是体验以稳定的注意和孜孜不倦的勤奋来完成工作的乐趣。”
也就是说,解决孩子畏难情绪的关键,不是孩子到底有没有学会这个本事,而是孩子是否有解决它的那个心态。
所以,当孩子畏难退缩时,我们与其用逼迫、打压,消磨孩子的自信。不如降低期待,让孩子先后退一点,从一些简单的,容易的问题中逐渐积攒自信。
当孩子从一个成功走向另一个成功,再走向另一个成功时,孩子的自我效能感爆棚,自然会信心满满地迎难而上。
3.管方法
好的成绩离不开好的学习方法和习惯。我们与其盯着孩子,跟孩子内耗,不如帮助孩子习得高效的学习方法,比如:
帮孩子学会制定学习计划,分解学习目标;帮孩子养成整理错题集,归纳、总结和反思的习惯。
好的方法不仅能让孩子事半功倍,也能让孩子在愉快轻松的学习过程中真正的爱上学习。
一位名师曾经说过这么一段话:“当孩子在学习上遇到困难时,三分之一的家长积极行动,步步紧跟;三分之一的家长虎头蛇尾,勉强应付;三分之一的家长基本跟不上。而这,就是优秀、良好、及格拉开档次的主要原因。”
优秀的孩子都是父母管出来的。父母不纵容、不偷懒、不放弃,孩子才能在父母的尽职尽责中学会自律,变得优秀。
正如著名设计师山本耀司所说过的那样:
“我从来不相信什么懒洋洋的自由,我们向往的自由,是通过勤奋和努力实现更广阔的人生。”
注:本文来源于今日头条男孩派,经本人适当删减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