蝗虫有可能进化出智慧吗?时间足够真的谁都可以吗?
最近的东非蝗灾引起了大家的注意,通过看科普知识,大家知道了原来蝗虫有两种形态,可以从低眉顺目的独居形态切换到狂暴凶恶的群体形态,我看到微博上有人感慨蝗虫真的是一种有着科幻感的生物呀,从默默无闻到一飞冲天,最后再悄无声息地消失,令人震撼。
于是我联想到了一些有趣的科幻电影,部分艺术形象中的外星人就长这样,虽不说就是个蝗虫精吧,至少也是能一眼看出来是虫族,那么让我们开一下脑洞——蝗虫有没有可能进化成智慧生命呢?
所有物种都有机会吗?
长年观察问答平台的各种问题,让我发现大家常常有这样一种认识——只要有足够的时间,任何物种都是可以进化出智慧的。
这句话听起来就好像“一个人的学历再低,也是有可能成为千万富翁的”。好像既符合情理也很励志,但其实这个比喻非常的不恰当,要我说的话应该是这样的“一个盲人或许会成为音乐大师,也许能成为千万富翁,但他一定不会成为第二个毕加索”。
为什么呢?我们就以蝗虫为例,研究一下为什么它们不可能进化出智慧。
首先我们来看个东西,蝗虫琥珀。
这是在多米尼加共和国发现的2000万年前的蝗虫琥珀,虽然它的个头只有玫瑰花刺那么大,不过我们也能发现从主要结构上来看,侏儒蝗虫与其它蝗虫的基本相同,也就是说这小东西在繁衍了2000万年,每年大概能换3~4代的情况下,总体“设计”并没有什么变化。这可是接近1亿代的繁衍呀,要知道人类(智人)这个物种的历史也不过才35万年,按15年一代算就只有2万代的,在蝗虫面前根本不值一提。
当然了,蝗虫的这点儿时间与“活化石”物种相比还是小巫见大巫了,美洲鲎就有至少1.4亿年没有明显的变化,就连体型都没变。在我之前的文章《为什么有些生物成了活化石?它们不能继续进化吗?》中讨论过这个问题,有朋友在评论区提出这样的意见:因为它们已经进化得相当完美了,不需要做改变就可以活得很好。可真的是这样吗?
节肢动物的致命缺陷
那就让我们从人类开始反推,来看看蝗虫要想进化成智慧生命都有哪些障碍吧。
首先我们知道要想拥有智慧必须要有充足的脑容量,而要想支持足够的脑容量就得有足够大的体型,在我们现在已知的包括人类在内的相对来说较为聪明的动物,体重都超过了50kg。体型大不一定聪明,但是没有足够的体型是万万不行的,毕竟脑细胞也是细胞,不能违反客观世界规律的情况下,还是越多越强。
那么蝗虫有机会进化到这么大的体型吗?绝无可能,短板太多,因篇幅限制,我只例举其中最致命的一项——蜕皮。
所有的节肢动物在成长中都需要蜕皮,蝗虫在发育过程中需要蜕皮5次,这是因为支持它们的是包裹在体外,由几丁质构成的外骨骼。既然是骨骼自然不能随着成长等比例变大,所以在成长过程中它们需要将束缚体积增大的外骨骼蜕去,新生的肉体在几个小时内都是柔软的,需要让新的几丁质慢慢硬化,变成一具更大的外骨骼。
那么蜕皮带来了什么问题呢?
最致命的问题当然是存在一段“不济期”,刚蜕皮成功的身体不能活动,如果遇上捕食动物就很可能小命不保。当然在蝗虫的体型下,无论什么时候遇到捕食动物都大概率小命不保,能活到繁殖阶段真的是100%靠运气;不过也正是因为小,捕食者再有本事也无法将它们全部吃完,所以生存不是问题。
如果它们想继续长大的话,这个缺点就会被无限放大:想像一下,在野生环境中有一些重达数公斤的肉块,一动不动地呆在原地几个小时,谁不流口水?“人为刀俎我为鱼肉”可是非常致命的,别说大体型捕食者了,就是老鼠也会啃上几口。
那可能有的朋友就会问了,蝗虫就不能放弃外骨骼结构,长出与我们一样的内骨骼吗?
不好意思还真不能,要知道进化不是电影中的变异,绝对不可能推倒重来,进化是在适应环境的前提下进行的改进,而外骨骼结构是昆虫安身立命的根本。如果昆虫向着放弃外骨骼的方向进化,小体型下外骨骼带来的优势就会荡然无存,而不完善的新结构又不能带来任何优势,只能被自然界淘汰。
这也就是说,从5亿年前的寒武纪开始,所有节肢动物的祖先,那个原初的节肢动物向着这个方向开始进化时,这个巨大的bug就已经埋下了。在多达42个门的动物分类中,只有脊索动物门有幸凑齐了各项优势条件,进化出了优越的适应性,以至于承包了所有兼具结构复杂、体型巨大、适应性强的动物。
节肢动物在另一个维度很成功,已知的动物物种中节肢动物占据了其中总数的80%,而世界上还有很多昆虫没有被认证,据推测真实的数字可能会占到90%。
虽然节肢动物很繁荣,但是想要进化出智慧是基本没可能了,它们的成功与局限是一体两面的存在,在“低端”有多风光,在“高端”就有多狼狈。
我是酋知鱼,一条有点东西的科学作者,欢迎关注同名拱猪号,每天同步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