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物生灵生活家大学生活

年轻人,当你们在玩狼人杀的时候,我在想什么?

2017-04-07  本文已影响226人  Maggie的小家
这样的天气只想困在窝里

有人说,没有什么比下雨天困在家里睡觉更舒服的了;同样,没有什么比在周末与朋友组队一块玩狼人杀更爽的了。

             一

跟风与从众这个现象现在在大学生这个十分庞大的群体中显得尤为严重!比如:

清明节那天,班长组织我们班的部分学生(很多出去浪了)去烈士陵园扫墓,完了之后就在公园里随便取了一块绿地,席地而坐,围成一个圈。

这时候就有同学出谋划策:咱们一块玩狼人杀吧!所有人听后都很迷惑,纷纷问及怎么玩,看样子是狼人杀还没在这个群体中普及开来。

之后这个同学叽里呱啦说了一堆“狼人是坏的,里面有神,神是最重要的……”

有人开始小声说,我放弃治疗。

另一个搭话:我也放弃。

“总之,大家先玩一盘就知道了!”班长提高了分贝,总结了一句。

同学们开始关注公众号,进房间,被分配角色——狼人,渔民,女巫,猎人,白痴,神。

一圈下来,狼人那一队获胜。有人生气懊恼抱怨不懂规则莫名“死”了;有人笑得合不拢嘴像路边刚开的花……讨论的时间超过了玩第一局,总而言之,狼人杀获得了几乎所有人的好评。

刘亦菲
睡觉是宿舍也是个大问题,什么时候睡,什么时候起,睡多长时间,睡的频率,想睡多久,都是问题。

听过这么一个不成文的定律:每个宿舍总有一个夜猫子跟一个能从早睡到晚的神人。

这两种人,也会把人带跑:前者会把人偶尔也带成夜猫子,还比谁睡得更晚,每当对方窗帘里透出光自己就放心了——不是我一个人这么晚;后者会把人带得早上睡懒觉能睡一上午,睡午觉能睡到天黑!

或许你可能会不相信是被这些人带的,我也不排除是个人原因,但很大程度上是受了潜移默化的。

包括人在内的动物都有群体效应,喜欢聚集在一起。

在这里奉劝一句:年轻人,宿舍是堕落的温床,要及时跳出舒适圈,跳出群体效应,做该做的事去!

             三

寒假里有一段时间,父母及其他家人都出去了,晚上就我一个人在家,家在农村里,到了晚上就比较害怕。

幸好有个堂妹陪我,即使她是站在大门口蹭别人家的wifi,一到晚上我上我家二楼洗漱的时候,还是有点怕,所以加快动作洗漱完“嗖”地一下就往下跑。谁知道:她每次都蹲在门口玩狼人杀,开着大喇叭,笑嘻嘻的,我那时候还以为这小妞谈恋爱了呢。

大半夜的两三点,我迷迷糊糊地睡着了,看了看身边发现堂妹还在玩狼人杀,大冬天的,穿着夏天的人字拖,一条薄薄的裤子,冻得瑟瑟发抖!

真是够可以的!究竟玩什么玩得那么晚?我把她拽进来之后她又把自己的网开起来继续玩,时不时地传来一阵狼叫声……


她的父母在15年离异了,父亲是个赌鬼,母亲也改嫁。几乎没有享受过父爱和母爱,所以她平日里沉默寡言,稍微大声点跟她说话,她就开始哭,好像以为别人在骂她。

像大多数农村女孩一样,她初中一毕业就上了技校,读卫校。在空间里经常秀自拍,秀同学情,秀自己很污的一面……

越缺什么就越爱表现什么:她的内心希望得到关注,希望得到爱,希望有人懂她爱她。

不知该说她幸不幸运,她似乎在狼人杀这个游戏里找到了那么一点点的爱跟备受关注。


游戏能给人带来放松和暂时快乐的感觉,但那毕竟是虚拟的,可以暂时放松一下。

年轻人,当你们在玩狼人杀的时候,我在想什么?

作为年轻人,不该把宝贵的时间都浪费在了游戏上面。毕竟在形势日益严峻的社会,很容易跟不上节奏。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