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容养生——优质内容产地

“血栓”死亡人数全球每年超过1千万,预防谨记这3点!

2018-09-27  本文已影响63人  PiPi健康

你知道“栓”在《新华字典》中的解释是什么吗?塞子或作用跟塞子相仿的东西。

看过这个答案后,咱们不用想都知道,“血栓”的作用就是给血管添堵,完了它还特别爱岗敬业,夙兴夜寐,全年无休。

总的来说血栓是个二胎家庭,哥哥住在动脉,叫做“动脉血栓”,弟弟住在静脉,叫做“静脉血栓”。

为了充分的了解这哥俩,接下来,让我们先从哥哥说起。

一、动脉血栓

作为嫡长子,动脉血栓必须具有很强的实力,它形成的主要原因是动脉粥样硬化,但为了方便理解,我将为你讲述一个“祖孙三代打江山”的故事。

(血栓)

1、爷爷名叫“高血脂”。

根据中国卫生部给出的数据显示,我国高血脂的人数估摸着已经超过一个亿。

这种疾病是由于血液中脂肪含量过高造成的,许多人喜欢将这些多于的脂肪比喻成“泥沙”。

血液在血管里呼啦啦地流,过多的泥沙会让流速变缓,同时泥沙也会逐渐沉降在血管壁上,并且由少变多,不断积累,如此一来会对血流的畅通造成阻碍。

来自《吃货的生物学修养》高血脂患者的血液,黄色脂肪漂浮在上方

这些脂肪沉积会成功的引起免疫系统的注意,接着免疫细胞们就提着铲子而来,想要把血管清理干净。

可是万万没想到,脂肪的沉积速度和数量远远高出了免疫细胞们的承受范围,最终导致它们过劳死,死状也十分奇葩——破裂死亡,然后它们的残骸碎片反而会帮助脂肪沉积进一步固定。

于是出现了两个情况:

A、脂肪沉积获得了一张能保护它的蛋白质网,和一层厚实的肌肉细胞,这让它更加无所畏惧,同时血管的空间也变得更窄了。

B、为了保证血流的通常,血管壁的肌肉会不断扩张,以便扩大通道,导致了紧绷。

两者一结合,最后的结果便是爸爸——动脉粥样硬化出生了。

(动脉粥样硬化)

2、爸爸名叫动脉粥样硬化

动脉粥样硬化是富甲一方的典型代表,一坨坨的粥样斑块等着它去挥霍,唯一不足的是这斑块很有可能破损,一旦它们破损,里头包含着的脂肪、蛋白质等等都会泄漏出来。

得知消息的血小板们会十分热情地跑来填补伤口,杂七杂八的物质扎堆、凝聚,非常快速的变成了“血栓”。

3、儿子名叫动脉血栓

动脉血栓是个具有冒险精神的好儿子,最喜欢乘坐“ 血液循环”号,在各个动脉血管里瞎晃悠。

血管毕竟有粗有细,有些仅有几微米,保不齐哪天血栓就窜进细血管里头去了,完了再一卡,血管就堵了。

当它彻底阻塞整条血管时,会在短时间内将周围的组织和细胞杀得片甲不留。

打个比方。

给心脏供血的叫冠状动脉,它如果有粥样硬化和血栓,那么“冠心病”就降临了,患者会出现死去活来的心绞痛。

每年因此病而死的人,全球超过七百万。

当然,如果血栓阻塞在为脑部供血的血管里,则会诱发脑卒中。此病的死亡人数,全球每年超过六百万。

二、静脉血栓

静脉分为浅静脉和深静脉。

我们所看到的皮肤上的“青筋”一般是浅静脉,平日里输液什么的扎得就是它,所以你也可以称呼它为“夏·浅静脉·紫薇”

深静脉顾名思义藏得很深,在皮肤的深处或者肌肉之间。

其中深静脉血栓是静脉血栓的代表,因为这种疾病最常见且带给患者的感受最痛苦,危害也最大,所以此刻要重点讲述它的故事。

(人体下肢静脉)

1、形成原因——virchow三联征。

深静脉血栓的形成原因有三。

A、血液处于高凝状态。比如血液粘稠度较高、患有某种遗传性疾病,甚至还包括一些药物的使用(长期服用激素)等等。也就是说有一些基础疾病。

B、血流慢。说得严重些这叫血流瘀滞,有些病人长期卧床,又或者是髂静脉等受到了压迫,使得静脉回流有了阻碍。

C、血管壁损伤,比如受过伤、有过手术伤害了静脉壁,这些都会刺激凝血系统,形成血栓。

2、经济舱综合症

深静脉血栓说得摩登一点,叫“经济舱综合症”。

经济舱

飞机按照价格分为三个舱位,依次是头等舱、商务舱和最便宜的经济舱。经济舱座位狭小,若再遇到长途飞行,乘客长时间得不到身体活动,血流变慢,下肢静脉也可能形成血栓。

万一血栓脱落,一样会乘坐“血液循环号”游走,然后抵达肺部,导致肺栓塞,患者会感到胸痛、呼吸困难,甚至是咯血。

说白了它就是“久坐不动”造成的后果,所以上班族们要注意喽,静脉血栓就在你身边。

3、如何知道是否患有深静脉血栓

许多人有腿肿的毛病,然后会把原因归到肾不好,或者是心脏出了问题,又或者是……袜子有点紧。

如果仅仅是一条腿肿,同时又有胸痛和呼吸困难的症状,那么朋友,你很有可能是“深静脉血栓”。

也就是说,血栓阻塞在了下肢的静脉处,导致腿肿和局部疼痛。

三、饮食方法

1、少量摄入饱和脂肪

脂肪分为饱和脂肪酸和不饱和脂肪酸。

饱和脂肪酸一般存在于动物性食品中,比如猪油、牛油、肥肉中,摄入过多的饱和脂肪酸容易导致高血脂。

而且高饱和脂肪酸往往和高胆固醇难舍难分,前者摄入过多,后者也势必跟着来。为了心脑血管着想,建议多食用“不饱和脂肪酸”,比如花生油、芝麻油、玉米油,它们富含不饱和脂肪酸omega—6。

不过omega—3比omega—6更稀有,深海鱼体内含量丰富。

这几年鱼体内的重金属“汞”一直备受关注,美国2015版的膳食指南建议,一个三口之家,每周吃鱼1-2斤即可。

2、饮食“三减”

“三减三健”是2017年国务院印发的一份计划。

“三减”的意思是“减盐、减油、减糖”,这三者跟动脉粥样硬化有很大关系。

(三减三健宣传画报)

建议每日食盐不超过6克,大概一个啤酒瓶盖的量,油在25—30克之间。糖要特别注意,虽然世界卫生组织建议每天摄入量控制在25克,但是大部分人很容易超过最大限量50克。

一个美国人平均每年摄入糖高达70磅(约63.5斤),每天大约摄入87克糖。

原因是人工加入到食品中的“添加糖”高出了每个人的想象,那些标榜“无糖”的产品,其实使用的是“代糖”。

如果产品真的失去了甜味,销量一定会大幅下跌。

(《盐糖脂:食品巨头是如何操纵我们的》一书封面)

3、多吃白肉

肥胖的人很容易患上高血脂。

猪肉是每个家庭的宠儿,和牛、羊等一起,它们被归类到畜肉中,由于肌肉颜色呈现暗红,故得名“红肉”,它们的脂肪含量比较高,平均约为15%。

而禽类,比如鸡、鸭、鹅等“白肉”,脂肪含量最低可至9%。

若非要给个排序的话,从一到四依次是,水产品(鱼虾等)、禽类、蛋类、畜类。

4、多吃蔬菜水果

蔬菜建议每天摄入1斤,约莫一碗半的量,深色蔬菜(包括深绿色、红色、橘红色、紫红色)要占到蔬菜总摄入量的一半。

水果每天也不要忘哟。

5、多运动

运动这事儿其实是老祖宗们定下的。在过去的200万年中,祖先们都以狩猎采集为生,爬树、奔跑、为捕获猎物长途搜寻。

(唯一保持狩猎采集的哈扎部落)

距今1万年左右才出现农业,步入近现代后,人类的生活方式更是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身体猝不及防,无法适应长时间的运动缺乏,许多疾病由此而来。

中国营养学会建议:“成年人每周至少进行5天中等强度身体活动,累计150分钟以上。”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