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的真相:越是有点关系的“熟人”,越会互相伤害
01
《增广贤文》有一句名言:“虎生犹可近,人熟不堪亲。”
即使老虎是野生的、危险的动物,但如果你了解它、熟悉它,或许还能接近;然而,对于人来说,即使关系再亲密,也有可能因为各种矛盾而变得不堪亲近。
说得直白一点,跟没有关系的人相处,双方都比较客套,不会随便得罪,氛围比较轻松。而跟有关系的人相处,需要讲各种人情世故,还容易得罪对方,不太好相处。
随着关系的亲近,双方了解越深入,越会放大对方的缺点,产生别扭。
这种别扭,不是你想避免,就能够避免的。父母和孩子之间,尚且会为了一点小事而吵架,更别说是关系疏远一层的熟人了。
人性的真相:越是有点关系的熟人,越容易互相伤害。
02
先来讲一个案例。
25岁之前,老陈一直留在老家生活。那时候的他,家庭贫穷,也没有什么事业,所以他被一众亲戚、邻里看不起。
迫于无奈之下,时年25岁的老陈只能远走他乡,到了大城市打拼。一打拼,就是整整15年的时间。期间,他除了接父母到大城市养老,就很少回老家了。
今年,40岁的老陈带着一家老小回到老家。当他把几十万的车停在老房子那边时,就有一堆的亲戚、邻里走了过来。
有的亲戚奉承他,说他真有本事;有的邻里讨好他,说他光宗耀祖了;有的人还来套关系,希望老陈能够提携他们赚钱。
对于这些亲戚、邻里的一举一动,老陈满是感慨和唏嘘。怎么以前自己家没钱的时候,会被你们瞧不起,而现在有钱了,你们就来阿谀奉承呢?
在老家待了四五天,老陈就返程了。而老家的那些亲戚,就在背后骂老陈,说他没有良心,有钱也不帮助穷亲戚。各种唱衰。
03
外人没有看不起老陈,也没有奉承老陈,更没有唱衰老陈,可为什么亲戚、邻里,却做了这些事儿呢?
这就是“刺猬效应”影响下的“熟人互害”。
你跟他有点关系,那你生气,想要发泄怨气的时候,第一时间不会想到别人,而会想到他。因为你跟他的距离,比较近。
你跟他是邻里乡亲,那你攀比,第一时间不会想到别人,而会想到他。攀比赢了他,你会高兴;攀比输给了他,你会对他更加怨恨。
对于这种攀比、发泄怨气、互相伤害的行为,有人提出过一个观点,“就近”的人性。
攀比,会就近,找身边人;发泄怨气,会就近,找身边人;互相伤害,会就近,找身边人。
为什么不找外人呢?因为人们对外人不熟悉,只对身边人熟悉。对于熟悉的人与事儿,没有人会心慈手软。这就是所谓的“不熟不吃”。
04
如果你的孩子成绩比较好,那你会跟谁攀比?要么是同班家长的孩子,要么是同事的孩子,要么是朋友的孩子,要么是亲戚的孩子。
如果你的另一半赚到钱,那你会跟谁攀比?要么是同事的另一半,要么是闺蜜的另一半,要么是兄弟姐妹的另一半。
如果你们全家在大城市有房有车,那你会跟谁攀比?要么是邻居的家庭,要么是同事的家庭,要么是朋友的家庭,要么是亲戚的家庭。
......
在攀比这件事上,人们只找有关系的熟人,而不找没有关系的陌生人。
只要存在攀比心理,就肯定会产生羡慕嫉妒恨的情绪;只要产生羡慕嫉妒恨的情绪,就肯定会有见不得人好的想法;只要有见不得人好的想法,就肯定会互相伤害。
递进链条是:就近攀比——羡慕嫉妒恨——见不得人好——互相伤害。
这,就是“熟人互害”的死循环。
05
写到最后
熟人之间,要想避免互相伤害,这始终是做不到的。仅仅是攀比的心理,就无法克服,又何谈克服其他的人性弱点呢?
有一个问题,熟人之间,各退一步,不就能达到妥协了吗?
首先,你可以保证自己后退一步,但你无法保证别人后退一步;其次,只要你后退了,别人觉得你软弱了,就会得寸进尺;
第三,关系,都是双向的,而不是单向的。哪怕你做得再好,而别人不配合你,熟人的关系一样变得很糟糕。
在人情社会,就没有“配合”这一说,每个人都是“各顾各”的。再加上“就近互害”心理的影响,人与人之间,就只能逢场作戏,尔虞我诈了。
所谓“人情似水分高下,世事如云任卷舒”就是这个道理。
文/舒山有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