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学习

【乔的园子】第62棵🌵-你是什么样的学习者

2020-04-11  本文已影响0人  乔的园子

2020年4月10日,周六,晴

今日阅读《这样读书就够了》第三章《学习者的不同境界》

作者提出了三种不同境界的学习者:

第一,初始学习者-原始人的学习状态;第二,高级学习者-将推理用于个人生活;第三,学习促进者-积极主动的引导他人。

怎么区分这三类人,作者出了一个小测试。笔者是介于初始学习者和高级学习者中间地带,是属于正在跨出原始,尝试走向输出输入阶段。至于学习促进者,是我最终想要达到的目标。

初始学习者:原始人的学习状态

这类人有些迷茫,自己有些纠结。怎么学习,未来的方向在哪里。拿读书来说,他们是认为书是权威,摘抄、划线或者归纳了书的思想/大纲等内容,习惯了“考试可以解决一切问题”。还有一群特殊的初始学习者,作者称为“原始学习者”。他们不读书,倾向于在实践中摸索经验,习惯“自给自足”方式。

高级学习者:将推理应用于个人生活

知识虽然是基础,但随时可以抛弃。要学会生推理应用于个人生活。——查尔斯·汉迪《思想者》

高级学习者会独立思考,会不停地提出问题,探求新的未知。他们思考学到的内容与自己的关系,他们比照自己过去的经验,追寻背后的本质。同时。他们会思考怎么用这些新知识,解决自己的实际问题

高级学习者可以做自己的拆书专家。他们有两个大脑,一个大脑是用自己的语言复述信息,根据内容选择读书快慢,构建自己的读书体系;另一个大脑就是接受这样的提醒,加工出自己的案例,把知识拆为己用。

怎么从初级学习者转变为高级学习者,作者说,拆书帮的便签学习法便可以让你成功晋级。(期待下一章的阅读《便签学习法》)

学习促进者:积极主动地引导他人

作者在这里用《高效人士的七个习惯》来举例。七个习惯是老生常谈,说明很重要。同时又告诉人们,知易行难:知道是很容易的,将其应用的自己工作与生活中是很困难的。

柯维列出的7个习惯是:
•积极主动的人绝不浅尝辄止,他们知道要为自己的抉择负责,做出的选择总是基于原则和价追问背后的本质值观,而不是基于情绪或受限于周围条件。积极的人是变化的催生者。
•以终为始(先定目标后有行动)个人、家庭、团队、组织,通过创造性的构思来设计自己的未来,他们对于任何项目,无论大小,也不管是个人的还是团队的,都下决心完成。他们标识并献身于自己生活中最重要的原则、人际关系和目标。
•要事第一以要事为先的人总是按照事务重要性的顺序来安排生活并付诸实践。无论情势如何,他们的生活总是遵循自己最珍视的原则。
•双赢思维有双赢思维的人能在交往中寻求双方获利、互相尊重。他们基于到处是机遇和富足的心态,基于“我们”而不是“我”来思考。他们总是通过向感情账户存款来建立与他人的互信关系。
•知彼解己(先理解别人,再争取别人的理解)当我们怀着理解对方的想法,而不是为了回答对方的问题去聆听时,我们就能进行真正的沟通并建立友谊。这时再坦述己见、争取理解就很自然,也容易多了。理解别人需要的是体谅,而争取别人理解需要的是勇气。效能在于这二者的平衡或适当的结合。
•统合综效统合综效的人与对方合作,寻求第三变通方案。不是我的,也不是你的,而是第三种更好的解决方案。统合综效的基础是尊重、赞赏甚至庆贺彼此间的差异。它是某种创造性的合作,1+1=3、11、111,或者更多。
•不断更新(磨刀不误砍柴工)高效能人士不断在生活的4个方面(身体、社会/情感、智力、精神)更新自己。这将增强他们实践其他有效习惯的能力。        (引自《高效人士的7个习惯》「20周年纪念版」,作者:史提芬·柯维)

再次重温七个习惯,感受到七个习惯背后的深度。赵老师指出,《高效人士的7个习惯》一书的作者柯维最大的贡献,就是帮助学习者把高大上的理论落实到个人的实践当中。

柯维把“积极主动”概念细化为具体可操作的方法。他从“积极”“消极”两个行为认知开始着手,尝试把“消极”转化为“积极”,然后把转化的结果应用到实际生活中来。柯维的思路实际上是从研究成果中得出的,他对成果进行了拆解,让读书的人更容易理解,更容易应用。

如何正确的提问?

——高效学习者的提问

一种提问是为了得到正确的答案,领中提问是为了进行有效学习。前者常问是什么?为什么?后者常问如何?你都考虑哪些方面?

“如何”与“为什么”表达的意思不一样,“如何”是怎么办的意思,而“为什么”是为了追寻历史原因。提出问题不只是表面的问,而是要在问题的基础上去做出改变,从而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

作者举了一个分手的例子。你分手,有些人喜欢问“为什么”,回答的八成就是结论或者是最近期的单一理由。不过你问的问题是,“我们是如何走到这一步呢”,这个问题具有探索性,并不是说想要简单的得到一个答案。

——学习促进者的提问

一种回答是能够给出正确答案,另一种回答是能够促进正确思考。前者就相当于上网搜索并一下子找到信息,后者更像是跟一位真正的智者(并非专家)交谈。

学习促进者提问,可以让人处于抽丝拨茧状态,层层深入问题,从而解决问题。作者提到了一个“知识消化不良症”,如同吃食物一样吃进去的东西不消化,“知识消化不良症”就是读了书跟没读一样,记了笔记跟没记一样。

长期的应试教育,过于追求答案追求分数,忽略了人的思考能力。面对复杂多变的社会,我们感叹在学校学的东西没有用。现在看来,不是学的东西没有用,而是我们学习的方法错误了。学习并不是为了答案,而是为了答案背后的“怎么”,不断思考,不断提问,才能把知识落地到实际工作和生活中。

做一个有价值的学习促进者

怎么才能做一个有价值的学习促进者?我个人认为,要把自己学到的只是分享给别人,能够给别人带来帮助,才是有价值的学习促进者。

我这在书中强调,不要只做摘抄,而是要把作者的精髓用自己的语言分享给别人,从而帮助到别人。我有今天的笔记,阴影部分是摘抄作者的,可见我还是一个初级学习者。但是呢,我在尝试用自己的语言复述作者的意思。在学习的路上,我还在学习中。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