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第一章——学

2021-04-11  本文已影响0人  兰海粟

论学习的目地

兰海粟

    现在,家长,老师,以及一切和你有着很大关系的人,都很可能整天对你说”好好学习!好好学习!将来孝个好大学,”但是,不知听到这句话后,你会不会想:“学习的目地是什么呢?这些人怎么说到底是为了啥?”有人也许会说:这是个什么问题啊!我学习不就是为了长大以后可以生活得更好,可以游山玩水,吃喝玩乐嘛?可以享受富贵吗?”

      的确,为了在长大以后更好的生活而学习,的确是一种学习的目地,但这是一种在本能层面的,也很危险的目地,为什么说是本能层次的呢?因为为了整天吃喝玩乐,游山玩水,享受富贵,和一条除了吃就是睡的,只为让自己更快乐的猪有什么区别?除了游山玩水,享受富贵的复杂程度更高,似乎也没什么区别了吧?又为什么说危险呢?因为你当今学习为了日后得快乐,相当于你舍弃当今的不进行学习的快乐而追求后来的快乐,结果一想;反正是一个在现在快乐,一个是在长大之后快乐,而童年正是一生中最无忧无虑的时光,现在快乐无忧无虑,长大了快乐可能还得顾及许多事,那么,还不如在现在就快乐呢,于是荒废学业,开始玩乐,结果现在和未来都没有享受到真正的快乐。

    那么,除了这种本能层面的最低级的学习的目地,还有那几种学习的目地呢?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目标,但是晋遍来说,可以归为两类学习的目的。第一类是为人,第二类是为己。何为为人?是不是看起来像:为了他人而学习?有点类似于:为中华崛起而读书?听起来是不是非常的高尚和伟大?而为自己读书有一种自私的感觉,有点像为了自己的物质需求而读书,但是,事实真的是这样吗?让我们带入“为人”,“为己”出现的地方把;

      这两个词,最先出自于论语,是这么说的:“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从这一句话中,我们可以正确的解读什么是“为己”和“为人”。

      首先需要明确的是,以孔子的看法,古时的学者是要胜于今日的学者的,为什么这么说?因为古时有开创礼法的文武周公等等圣贤,以及所有的君子的精神榜样尧舜禹,但在孔子的时代,则是名负其实的礼坏乐崩啊!孔子怎么会反过来说古代学者为自己,是为了一己私欲而学习,今日学者为他人,很仁义呢?所以,之前的解释已经站不住脚了。

      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这两个词真正的意思是这样的!为人,并不是为了让他人更美好而学,而是为了他人的看法而学,什么意思呢?意思是,你的学习只在其余人的评论之中,无论是赞扬还是批抨,就好比你想孝100分,为了什么?有些人无非是为得到别人的赞扬所带来的成就感罢了,还有些人,孝上清华北大为了什么?无非是在别人问你:那个学校华毕业的?你回答的极其自豪,并可能带来更好的前途吗?这些人,学习只是为了得到他人的认可从而获得成就感,没有丝毫自我主见,所以称其学习的目地是为人,在当时当然没有什么清华北大,那么为人这个称号可能就是为当时那些为了父母的脸色好看或者得到其他人的认可而学习的贵族吧。

      为己的人呢?则与为人的人刚好相反,不为他人的评价而学习,而是找到方像而学习,就像孔子:“吾十又五而志于学”,便是将学变成自己的心之所向,一种自发的壮态,有这种学习的目地的人,超出了别人带来的情感,升上了更高的层次、无人语而自芬芳,并最终在学习中完成方像,散出了美好。孔子的时代中,能够做到为己学习的人少之又少,能够明确看出具有这种学习目标的,可能只有颜渊和孔子两个人。

     

      为己,为人,便是这么两种学习的目标,但是尽管是现在,大部分人仍在为人而学习,为了他人的看法而努力,能够做到树立心之所向,并且朝着那个目标去努力的人依然像孔子的时代一样少之又少,可是,我们起马知道有“为己”的学习,定下了第一个正在朝向的“ 心之所向了”。

论学习的方法,策略,态度

姓名:

兰海粟

  做为一个在社会上生活的人,不可避免的,总要在一身生中学习许多东西,不论你愿意还是不愿意,那么,对待这学习,你会采取样的态度,方法,笨略呢?这篇文章,就让我们讨论一下这些内容把!

  既然一生一定要学习,你会采那取什么样的态度呢?很多人会这么说,“哎呀,学习又不是什么快乐的事情,不如避一天是一天,一定要学的时候才学一学,不必学或不一定非得学时就不学了,这不就挺好的吗?”但是这种态度是一种消极的态度,将学定义为了苦难,将不学定义为快乐,那么,你不仅在人生中化学之时会很苦,而且在平常可以上升的学习机会也不会争取,以此让自己的境界停下不前,你又说“境界停下不前有什么关系呢?反正我没有学习就已经很快乐了啊!”可是,当周围的其他人都在往前进,而你却一直没有进步的时候,从一种意义上来说你就是在一直退步,这会导致你的生活境遇越来越差,差到连你所谓的不学习的快乐也体会不了了,因此;要一直以这种态度看待学习,是极其危险的。

    那么,什么学习态度更适合人长期学习呢?在我看来,最适合的莫过于孔子的乐于学,将学看做一件乐事,一件使人陶醉的事情。而不是一件苦事,当要铅研一个钻研不太开的难题时,兴致可以高到忘了睡觉,吃饭,如此,这类学习者在人身之必学时会很快乐,在找到上升机会时也不会放弃,境界不断提高,生活的条件越来越好,而且就算因为外界的种种原因,自身的生活条件不是很高,也能够像颜渊一样一箪食一瓢饮,却乐在其中,利用精神力量乐以忘忧,无疑,如果能做到乐于学,你注定一下有一个真正快乐的人生。

      至此,我们确定了最最合适的学习态度,但是,有了学习态度,没有好的方法,策略,无异于空中之楼,啥也没用。因此,我们需要一个最佳的对学习的策,方法,策略。

    学习能有那些方法?其实也不多,只有两个,一个是死记硬背式学习,一个是理解式学习:死记硬背式学习就相当于图书馆买书,你一直以贵重的价格(也就是时间)从图书馆买回书,放在家里(也就是大脑),但是;你却从来不去读他,完全用不上他(也就是没有理解),思理解性学习,则在同一个例子里,将书天回“家”之后认真读了他们,完全知道了书里的内容,并且随时可以用的着。相信这两种学习方法那个好就不用多解释了把,当然是理解性学习了!难不成你想死记硬背的将知识堆在脑子里占内存?然后吸收不了其他更有价值的东西?

    现在,只有唯一一个问题需要解觉了:用什么策略学习呢?当然,依我看,在人身的两个阶断,可以分别用两个不同的策略。少年期:用学习别人教与你的东西的策略,在学校里,家里,教你什么,只要是对的,就学习。成年期:用三人行必有我师的学习策略,以他人的言行当师,当镜,做的比自己好,就学习;做的不太好,就反求诸己,看看自己是否也那么干,并且进行改正。(当然,成年期也可以他教学习,少年期也可以三人行学习,只是比重问题。)

      这便是我所认为的学习最好的态度,方法,策略,因为这些都非常的难做到,如果还做不到这三点,那就起马留个目标,尽力朝向,定一下一个心之所向,相信可以变得越来越好。如果有自己的见解,也是没有问题的,人与人各不相同,这一套方法适合我,却可能不适合你。

论学习之境界

姓名:兰海粟

  所有人,都会学习,而且在表面看起来,学习对于所有人来说是一样的,可是,事实真的是如此吗?如果真的如此,为什么有些人学起来呆若木鸡,有的人学起来眉开眼笑,有的人学起来都忘记了吃饭呢?这可说不通啊!其实,学习也是有着不同的境界的,正是因为每个人处在不同的学习境界里,才会呈现出不同的学习时的态度,而所有的学习的境界主要分为四个,分别是不知者,知之者,好之者,乐之者。

 

    不知者学习境界,是所有学习境界中最低的一级,在现实中就是那些学灰,学未的壮态;对任合知识,任合学习根本不知道,学习的一切对于他来说都会直接被拒之于心灵之门外。有一个很形象的笑话,就是一个人问一个学末昨天考试感觉怎么样,结果这个学末回答:什么?昨天还有考试?别看不可理喻,不知者境界就是这样的,处在此境界的人,其实本质上就和学习粘不了边,也因此在孔子的学习境界中并没有出现。

    仅高于不知者的学习境界是知之者境界,处于这一境界的人们,对于知识是清楚的,明白的,可是也止步于清楚,明白的了,除此之外,没有任合东西。而且,对于学习也没有什么热情情,之所以一直学习,要么因为有什么外界的力量量强迫着去这么做。要么大脑被强制制制贯输了:只有学习才有出路的想法,现实中,某些公历小学的学生就处于知之者壮态,整天打鸡血一样学来学去,却单调重复,无精打彩,不知道学习的义意,无法从学习中得到另自己快乐的的情感,只要没有外力的要求,这些人会立刻放下学习,那些考试逆天能够考上状元,但是一上大学直接被劝退的人,便是处于知之者境界。

    而好之者境界就相对来说更高了,处于这一境界的人能在自己喜欢的事物上乐在其中,在学习中得到乐,除了所学的东西之外,还可以收获欢乐,现实之中,当有人特别喜欢学习某件东西时,所现出的学习状态便在此层次,然而,好之者境界有一个很大的短处;一个人的兴趣总是非常多变的,如果随着兴趣进入好之者境界进行学习,那你的学习便会分散,从而没有一个专精的地方,学习就会一会学这个一会学那个,从而没有在一个学习上的成果,最终可能像射雕英雄传的黄蓉那样,因为有一个什么武功都会的老爸,所以什么武功都学了一点点,可是没有哪一个武功特别厉害。可谓求众则无精,学多则无成。

    当然,还有一种更高的境界,那就是乐之者境界,处于此境界的人,自己喜欢的学问上可以废寝望食,沉入其中,用孔子的话来说,甚至”不知老之将至”,如果将这么一种乐之者的学习壮态用在正道上,那么就像孔子,就像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却乐在其中的颜渊,成就一番大事业或者得到社会的赞同和认可完全没有问题。

    这便是学习的四个境界:不知者,知之者,好之者,乐知者。我们平常的学习,一定不要停留在知之者境界,要找到学习的意义与方向,找到学习的趣,得以沉进其中,方能找到学习的真相。

知与行

姓名:

兰海粟

    有人说,知比行更重要,有人说,行比知重要,有的人说,要先知而后行,有的人说,要先行而后知,也有人说,什么先之后行,先行后知,都是不对的,知行合一才是真正的真理呢!那么,知与行,这对一直以来关系紧紧密,却又意思相差甚远的一组词;到底有怎样的关系呢?

      在先秦儒家,很明显,行要比知更加重要一些,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先秦儒家是一种对于仁的实践哲学,什么是实践哲学呢?就是不同于一些只用空想的哲学,要将学问影响天下,要让天下人都得益于这个学问,才能发挥出其做用,像孔子所讲究的仁,到了最后一步,是一定要外推,推己及人的!要不然你成天满口说自己有着高深的大道,不仅其他人不信,你自己也没有收获啊!正是因为这一关系,孔子之时,非常重视实践,孔子的弟子子夏竟然说过“要是一个人可以做到君子的行为,那么就算这个人说他没有学,还不知,我也会称其已经知道了”足见其对行的重视。

    对行的高度重视,则导至了对只知道知不知道行的人的厌恶,比如孔子的弟子宰我,就是很好的例子,满嘴的仁义道德,可是到了践行的时候呢?他什么也不干,甚至跑去在大白天睡觉,要知道那时候晚上没有电灯泡,普通人家也买不起什么照明装置,所以都是一到晚上就睡觉的,宰我当然也不例外,可他在晚上睡觉之后竟然还在白天去睡觉!这就有点严重,导致让孔子这么个贤人百年一遇的骂人:杇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但,当然,对行的重视并不代表对知的轻视,相反,其实儒家也是很看重知的,毕竟如果没有知,却一味地追求行,最终将会把所有的行都变成浮于表面的僵化的锁死的东西,完全没有背后的意义。儒家对知的看重正如子思所说,要在知之层面博学,审问·····等等四点都做到了,才能去笃行,必竟如果光行不知,就像抄写重复的字,毫无意义。

    到了近现代,人们对知与行又有了新的理解:知与行,为什么一定要有什么先后关系呢?为什么要有轻重关系呢?于是,就有王阳明主张的知行合一了,王阳明说: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关系,只说一个行,己自有知在,只说一个知,己自有行在。其实,你在知或者行时,已经在行或者知了,两者相辅相成,合二为一,没有先后,没有轻重,这样便能在日常实践中得到新的知识,在日常学习中得到新的实践,似乎,这便是知与行最好的关系,能做到这个的人,已经得能集实践和认知与一身,成为高人了, 但是,知行合一,其实并不是严格义意上的一致,而是有逻辑先后的关系,因为如果没有知的过程,根本行不了吗!所以,知行合一只是指你在知之后可以不间断的实践他,尽量做到两者时间线的合一。

    这便是知与行的关系了,从先知后行,先行后知,到后来尽量的知行合一,儒家各个人物的思维的历程清晰地呈现在了我们的眼前,我们也知道了关于认知和实践的最好的组合,接下来就是关于认知和实践的实践了。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