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学习与教学模式》
212.合作学习与教学模式
教学模式是指在一定教学思想或教学理论指导下建立起来的较为稳定的教学活动结构框架和活动程序。教学模式的结构包括理论依据、教学目标、操作程序、实现条件和教学评价五个因素,合作学习也不例外。
合作学习是指在教学过程中,以学习小组为教学基本组织形式,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彼此通过协调的活动,共同完成学习任务,并以小组总体表现为主要奖励依据的一种学习方式和教学策略。在上个世纪70、80年代中期合作学习成为一种成熟的教学理论与策略体系,由于它在改善课堂内的社会心理气氛,大面积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促进学生形成良好非认知品质等方面实效显著,很快成为当代主流教学理论与策略之一,被人们誉为近几十年来最重要和最成功的教学改革。这标志着合作学习教学模式基本建立。
教学模式是一定理论指导下的教学行为规范,任何教学模式都指向和完成一定的教学目标,且教学目标在教学模式的结构中处于核心地位,并对构成教学模式的其他因素起着制约作用,决定着教学模式的操作程序和师生在教学活动中的组合关系,也是教学评价的标准和尺度。合作学习是基于目标的学习,合作学习与教学目标有极强的内在统一性,就决定了合作学习不同于其他教学模式的个性。合作学习始于自主学习,终于评价检测,重在强调学生间的互动交流,因而它的评价方式重在自主评价。
由于任何一种教学模式都是围绕着一定的教学目标设计的,而且每种教学模式的有效运用也是需要一定的条件的,因此不存在适用于一切教学活动的普适性的模式,更谈不上哪一种教学模式是最好,哪种教学模式不好。合作学习教学模式也同样不是包医百病的灵丹妙药。因而,教学过程中在选择教学模式时必须考虑该模式的特点和性能,要有明确的指向性,让教学模式具体化、可操作,使教师在课堂上有章可循,便于理解、把握和运用,能够体现理论上的自圆其说和过程上的有始有终,并不是所有课型、所有内容都适合合作学习。
教学模式是大量教学实践活动的理论概括,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教学活动带有的普遍性规律。一般情况下,教学模式并不涉及具体的学科内容,所提供的程序对教学起着普遍的参考作用,具有一定的稳定性,但这种稳定性是相对的,不是一成不变的,合作学习更是如此。所以,合作学习要活用而不能用死,在运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必须考虑学科特点、教学内容、现有的教学条件和师生的具体情况,以体现对学科特点的主动适应。
一个教师从入职到成长成熟,到具有相对稳定的教学风格,都要经历一个学模到建模的过程。合作学习对于教师来说,职前老师没有教过,职后也没有得到系统培训,因而,从学模到建模要经历比较艰难的过程。优秀的教师都是善于建模的老师,都是在时时学模,不断破模中成长起来的有自己独特模式的教师。我们期待着合作学习建模的老师越来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