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材:地理
2020-11-21 本文已影响0人
漫游在云海的鲸鱼
【原创】求知若渴,虚心若愚。
【微信公众号:漫游在云海的鲸鱼】支持复制粘贴读书笔记
目录
- 专题一 地球与地图
- 第1讲 地球仪与地图
- 第2讲 等高线地形图
- 专题二 地球及其运动
- 第3讲 地球的宇宙环境及其圈层结构
- 第4讲 地球的自转及其地理意义
- 第5讲 地球的公转及其地理意义
- 专题三 地球上的大气
- 第6讲 大气受热过程与热力环流
- 第7讲 大气环流及其对气候的影响
- 第8讲 常见天气系统与天气变化
- 第9讲 气候类型
- 专题四 地球上的水
- 第10讲 水循环
- 第11课 洋流
- 专题五 地表形态的塑造
- 第12讲 岩石圈的物质组成和物质循环
- 第13讲 地质构造与河流侵蚀地貌和堆积地貌
- 专题六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
- 第14讲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 第15讲 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 专题七 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 第16讲 地形对聚落及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
- 第17讲 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 第18讲 自然资源与自然灾害
- 专题八 人口的变化
- 第19讲 人口的数量变化与人口的合理容量
- 第20讲 人口迁移
- 专题九 城市与城市化
- 第21讲 城市区位、空间结构和等级体系
- 第22讲 城市化及其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 专题十 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
- 第23讲 农业区位因素
- 第24讲 农业地域类
- 专题十一 工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
- 第25讲 工业区位因素
- 第26讲 工业地域的形成
- 专题十二 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影响
- 第27讲 交通运输方式与布局
- 第28讲 交通运输布局变化的影响
- 专题十三 人类 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 第29讲 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与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
- 第30讲 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及协调人地关系的主要途径
- 专题十四 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
- 第31讲 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 第32讲 地理信息技术在区域地理环境研究中的应用
- 专题十五 区域生态环境建设与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
- 第33讲 荒漠化防治与水土流失的治理
- 第34讲 森林和湿地的开发与保护
- 第35讲 能源和矿产资源的开发
- 第36讲 流域的综合开发
-专题十六 区域经济发展、 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 - 第37讲 区域农业发展
- 第38讲 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
- 第39讲 资源的跨区域调配
- 第40讲 产业转移
- 专题十七 区域地理
- 第41讲 一个大洲和五个地区
- 第42讲 六个国家地理特征
- 第43讲 中国区域地理
第1讲 地球仪与地图
地球仪与经纬网
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 地球赤道半径略大于极半径,故其形状是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椭球体。
- 赤道周长:约4万千米,赤道半径:6378千米
地球仪
- 地球仪是人们仿照地球的形状,按一定比例缩小制成的地球模型。
- 地轴:地球仪上地球绕转的轴,其倾斜方向不变北端始终指向北极星。
- 两极:地轴穿过地心,与地球表面相交的两点。
- 纬线:圆形,除极点外,每条纬线都自成纬线圈。赤道最长,从赤道向两极渐短。纬线指示东西方向。纬线互相平行。
- 经线:半圆形,两条正对的经线(其经度和为180)组成经线圈。每条经线长度均相等。经线指示南地球仪上地轴是北方向。所有经线相交于南北两极,且任意两条经线之间间隔不等,赤道处最大,向两极递减。
- 经度:从本初子午线向东、向西各分180°。东经度的度数越向东越大,西经度的度数越向西越大。20°W0° 160°E为东半球,160°E~ 180°~20°W为西半球。
- 纬度:从赤道向南、向北各分90°。以赤道为界,分为南北半球。
- 我国位于北半球和东半球。
- 国际上将通过英国伦敦格林尼治天文台原址的那条经线称为0°经线,也叫本初子午线。
- 在地球仪上,经线和纬线相互交织而成的网络。经纬网在确定地理位置、两地之间方向和量算距离等方面有重要作用。
- 不同投影方式得到的经纬网图不同。
- 侧视经纬网图:该类经纬网图,经线多呈弧形,纬线多呈直线或弧线
- 极地俯视经纬网图:该类经纬网图,经线多呈射线,纬线多呈同心圆状。
- 方格状经纬网图:该类经纬网图,经线和纬线多为垂直相交的直线。
- 关于赤道对称的两点:经度相同,纬度数相同但南北纬相反。A(40°N,20W)与B(40*S,20°W)。
- 关于地轴对称的两点:经度数之和为180°,东西经相反,纬度相同。A(40°N,20°W)与C(40°N,160°E)。
- 关于地心对称的两点(对跖点):经度数之和为180°,但东西经相反,纬度数相同但南北纬相反。A(40°N,20°W)与D(40°S,160"E)。地方时相差12个小时,季节相反(赤道上的对跖点除外)。
地图三要素
- 图例:地图上表示各种地理事物的符号。
- 比例尺是个分式,且分子是1,因此比较比例尺的大小,就看分母的大小,分母越大,比例尺越小。
- 概念:表示图上距离比实地距离缩小的程度,比例尺=图上距离/实地距离。
- 数字式:用1 : 500 000,即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500 000厘米(5千米)
- 实地距离=图上距离/比例尺
- 图幅相同:比例尺越大,图上表示的实地范围越小,但表示的内容越详细;比例尺越小,则表示的实地范围越大,内容越简略。
- 图幅面积的变化:比例尺放大(缩小后图幅面积放大(缩小)到的倍数,是其比例尺放大(缩小)到的倍数的平方。
第2讲 等高线地形图
等高线地形图
- 海拔:某地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
- 相对高度:某个地点高出另一个地点的垂直距离。甲地的海拔为1500米,乙地的海拔为500米。甲地与乙地的相对高度为1 000米。
- 海平面:是海的平均高度,指在某一时刻假设没有潮汐、波浪、海涌或其他因素干扰引起波动, 海洋所能保持的水平面。我国是以黄海海面为基准的。
- 等高线的概念:是地面海拔相等的各相邻点所连成的闭合曲线。
等高线的基本特点
- 同一条等高线上海拔相同,相邻等高线之间高度差相同,零米等高线一般表示海平面。
- 等高线是闭合曲线(并不一定在一幅图内闭合),除陡崖外,不同海拔的等高线不相交、不重合、不分支,且在图的中间部分不中断,等高线与山脊线或山谷线垂直相交,山脊线为流域的分水线,山谷线为河流的集水线。
- 示坡线表示坡度降低的方向,用“一”标记。
等高线图中的地形
- 坡面径流的方向:垂直于等高线从高处向低处流以此理解分水线(山脊)和集水线(山谷)
- 凸高为谷、凸低为脊
- 平原与高原的区别主表现在海拔方面,山地与陵的差异主要表现在相对高度方面。
等高线地形图的应用
判断水系特征
- 山地常形成放射状水系
- 盆地常形成向心状水系
- 山脊常形成分水岭(山脊处等高线弯曲最大处的连线称为分水线)
- 山谷常有河流发育,河流流向与等高线凸出方向相反
- 根据山脊线作为河流的分水岭,可确定河流的流域面积
判断水文特征
- 等高线密集的河谷,落差大,流速快,水能资源丰富
- 流水侵蚀作用强烈,陡崖处有时形成瀑布
- 河流的确定,应根据其所的流量还与流域面积(集水区域面积)和所处迎风坡、背风坡有关。
- 气温差异:海拔每升高1000 m,气温下降约6 C,已知某地气温和两地间的相对高度,计算另一地气温 ,阳坡热量条件好,阴坡相反。
- 降水差异:迎风坡降水多于背风坡。
- 光照差异:阳坡多于阴坡,同一种植被在阳坡的分布上界高于阴坡。
第3讲 地球的宇宙环境及其圈层结构
地球的宇宙环境
天体系统
- 天体:是宇宙间星云、恒星行星、卫星等各种物质的通称。
- 万有引力和天体的水恒运动维系着天体之间的关系组成了多层次的天体系统。
- 总星系(银河系、河外星系)总星系是人类日前能多观测到的宇宙部分,并不是宇宙全部。银河系和河外星系是同级别的天体系统。
- 银河系(太阳系、其他恒星系)
- 太阳系(地月系、其他行星系)
- 地月系(地球、月球)
太阳系行星分类:水金地火,木土天海
- 太阳系中八大行星。
- 类地行星:水星、金星、地球、火星
- 巨行星:木星、土星
- 远日行星:天王星、海王星
运动特征
- 同向性:绕日公转的方向都是自西向东
- 近圆性:绕日公转的轨道形状近似圆形
- 共面性:轨道面几乎在同一平面上
- 结构特征:地球与其他类地行星(水星、金星和火星)在质量、体积,自转、公转周期等方面有许多共同之处。
- 特殊性:目前所知道的唯一存在生命的行星。
生命存在的条件
- 安全的宇宙环境:太阳系中,大小行星各行其道,互不干扰。
- 稳定的太阳光照:亿万年以来,太阳光照条件没有明显的变化,生命演化连续。
- 日地距离适中:地表温度适宜
- 液态水的存在
- 体积、 质量适当:吸引、保存大气
发射基地选址的条件(中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
- 气象条件:晴天多、阴雨天少,风速小,湿度低,有利于发射和跟踪
- 纬度因素:纬度低,自转线速度大,可以节省燃料和成本
- 地势因素:同纬度地区地势越高,地球自转线速度越大
- 地形因素:地形平坦开阔,有利于跟踪观测
- 海陆位置:大陆内部气象条件好,隐蔽性强,人烟稀少,安全性强,海上人类活动少,安全性强
- 交通条件:内外交通便利,有利于大型航天装备的运输
- 安全因素:出于国防安全考虑,有的建在山区、沙漠地区,有的建在地广人稀处。
航天器发射时间、方向的选择
- 选择在晴朗无云的夜晚,主要是便于定位和跟踪观测。
- 我国发射时间主要选择在北半球冬季,一是便于航天测控网对飞船的监控、管理 回收。二是我国有多艘“远望号”监测船在南半球纬度较高的海域,选择北半球冬季是为了避开南半球恶劣的海况。
- 一般与地球运动方向一致,向东发射可充分利用自转线速度,节约能源
回收基地选址的条件
- 地形平坦,视野开阔,便于搜救
- 人烟稀少,有利于疏散人群,保证安全
- 我国的回收场地就选在了内蒙古自治区的中部地区。
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太阳辐射的概述
- 概念:太阳以电磁波的形式向四周放射能量。
- 波长范围为 0.15~4 pm,分为紫外光、可见光、红外光。
- 能量分布:太阳辐射能主要集中在可见光波段
- 太阳能量来自其内部的核聚变反应
- 除黑洞以外任何物质都以电磁波的形式向四周放射能量
- 波长是指波在一个振动周期内传播的距离
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
- 动植物的生长发育离不开太阳提供的光热资源。
- 太阳辐射经过植物的生物化学作用,转化为生物化学能。
- 地球大气运动、水循环的主要能源。
- 太阳辐射本身以及大气运动、水循环等,也为人类提供了源源不断的能源。
影响太阳辐射分布的因素:日照时数
- 纬度:极圈以内地区有极昼、极夜现象,极圈以外地区夏季日照时数多于冬季(赤道除外)。
- 地势:一般地势高的高原日照时数多于地势低的盆地。
- 天气:多阴雨天气的地区,日照时数少,多晴朗天气的地区,日照时数多。
影响太阳辐射分布的因素:年太阳辐射总量
- 纬度低, 正午太阳高度大,获得的太阳辐射多
- 地势高,大气稀薄,透明度高,固体杂质、水汽少,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多
- 晴天多,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多。由此可知,山地背风坡太阳辐射强。
全球的太阳辐射分布
- 全球年太阳辐射总量大体从低纬向高纬递减,南、北半球纬度值相同的地区太阳辐射量随月份变化的规律相反。
- 同纬度地区,由沿海向内陆递增,地势高处太阳辐射强,地势低处太阳辐射弱。
- 时间分布:夏季太阳辐射强于冬季。
全球太阳年辐射总量的最大值并不是出现在赤道地区,而是出现在回归线附近的沙漠地区。这是因为赤道地区终年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盛行上升气流,多云雨天气,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较强。而回归线附近地区,晴天多,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多。
我国年太阳辐射总量的空间分布
- 我国年太阳辐射总量的分布,从总体上看,是从东部沿海向西部内陆逐渐增强。高值中心在青藏高原,低值中心在四川盆地。
- 青藏高原成为太阳辐射高值中心的原因:纬度较低,正午太阳高度大。海拔高,空气稀薄,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小。晴天多,日照时间长。大气中尘埃含量少,透明度高,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多。
太阳活动与地球
- “磁暴”是指地球磁场全球性的剧烈扰动现象。
- 核聚变就是小质量的两个或多个原子核合成一个比较大的原子核。
- 黑子(光球层):①温度比周围低而呈现暗黑斑点。②太阳活动的重要标志。③周期约为11年。
- 耀斑(色球层):①突然增大、增亮的斑块。②时间招短(几分钟到几十分钟)。③释放巨大能量。④太阳活动的重要标志。⑤周期约为11年
- 太阳风(日冕层):①温度极高。②带电粒子高速运动。③脱离太阳引力飞向宇宙空间形成的带电粒子流。
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 ①太阳黑子和耀斑增多时,发射的电磁波扰动地球的电离层,影响无线电短波通信
- ②太阳大气抛出的高能带电粒子会扰乱地球磁场,产生“磁暴”现象
- ③与许多自然灾害的发生有关,如地震、水旱灾害等
- ④太阳风形成的带电粒子流在极地地区形成绚丽多彩的极光
观看极光的条件
- 太阳活动剧烈
- 高纬度地区
- 极夜时刻
地球的圈层结构
地球的内部圈层
- 划分依据:地震波传播速度的变化。
- 横波也称凹凸波,是质点的振动,方向与波的传播方向垂直。能通过的介质为固体,传播速度较慢
- 纵波是质点的振动方向与传播方向平行的波。
- 横波、纵波和面波三种波都属机械波,依靠介质传播。传播速度都随所通过物质的性质而变化。能通过的介质为固体、液体、气体,传播速度较快。
- 震区的居民应先感到上下颠,再感到左右晃。人乘船行在水上,则只感到上下颠。
- 古登堡面:此面以下横波完全消失,纵波波速突然下降。
- 莫霍面:此面以下地震波的传播速度突然增加。
地球内部圈层结构
- 依据地震波在地球内部传播速度的变化,可将地球内部划分为地壳、地幔、地核三个圈层。
- 地壳:地球的固体外壳,在各圈层中厚度最小,其中大陆地壳较厚,大洋地壳较薄。
- 地幔:由固态物质组成,上地幔上部有一个软流层,其物质处于熔融状态,一般认为这里可能是岩浆的主要发源地。
- 地壳和岩石圈的关系:岩石圈由坚硬的岩石组成,包括地壳和上地幔顶部(软流层以上部分)。地壳存在于岩石圈之中,岩石圈厚度大于地壳厚度。
地球的外部圈层
- 大气圈:由气体和悬浮物组成的复杂系统,主要成分是氮、氧。
- 水圈:由地球表层水体构成的连续但不规则的圈层。
- 生物圈:地球表层生物及其生存环境的总称,占有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全部和岩石圈的上部。
- 类似于鸡蛋壳(地壳)、鸡蛋清(地幔)、鸡蛋黄(地核)
第4讲:地球的自转及其地理意义
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的偏移
地球自转运动的特征
- 侧视:自西向东
- 俯视:从北极上空看,呈逆时针方向
- 周期:23小时56分4秒,为恒星日,旋转360°。
- 考虑地球不同纬度及海拔,地球上某点的线速度公式为:v=cosθX(R+h)X2π/T。其中v线速度,T自转周期,R赤道半径,h海拔θ地理纬度,此公式说明线速度大小随海拔增加而增加,随地理纬度增加而减小。
- 角速度(°/h):除南北两极点外,任何地点的自转角速度均为15/h。
- 线速度(km/h):由赤道向两极逐渐减小,赤道最大,极点为0。
- 极点的角速度和线速度均为0。
- 纬度相同的两点,自转的速度相同(海拔相同的情况下)。
- 60°纬线上的线速度约是赤道上线速度的一半。
- 赤道上空的同步卫星运行的角速度与地面对应点的角速度相同,均为每小时15°,卫星运行的线速度大于地面对应点的线速度。
- 纬度(海拔相同):纬度相同,线速度相同,纬度越低,线速度越大。
- 海拔(纬度相同):海拔越高,线速度越大。
- 航天发射基地应选择在自转线速度较大、纬度低、海拔高的地区,并且卫星应向东发射。
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的偏移
- 偏转原因:地球自转产生地转偏向力。
- 偏向规律:北半球右偏,南半球左偏,赤道上不偏转。
- 气旋:逆时针方向流动。
- 反气旋:顺时针方向流动。
- 三圈环流风向:由副热带高气压吹向赤道低气压,形成东北信风,由副热带高气压吹向副极地低气压,形成西南风。
- 季风环流
- 东亚冬季,由蒙古高压吹向西太平洋低压,形成西北季风。
- 南亚冬季,由蒙古高压吹向赤道低压,形成东北季风。
- 东亚夏季,由西太平洋高压吹向亚洲东部,形成东南季风
- 南亚夏季,南半球的是东南信风
- 越过赤道向右偏,形成西南季风。
- 洋流
- 东北信风形成北赤道暖流
- 中纬西南风形成北太平洋暖流或北大西洋暖流
- 北印度洋冬季吹东北季风,海水向西流,呈逆时针方向流动
- 夏季吹西南季风,海水向东流,呈顺时针方向流动。
- 河流右岸侵蚀现象:河道右偏,左岸泥沙堆积。如长江下游南岸冲刷明显,北岸沉积明显,崇明岛逐渐与北岸接近。
- 铁轨轨道的磨损:如京广线上的火车自北京向广州急驶时,受北半球向右偏的地转偏向力的影响,西侧铁轨更易受磨损。
昼夜交替
昼夜现象与昼夜交替
- 昼夜现象的成因:地球是一 个不发光、不适明的球体。
- 昼夜交替周期:24小时,一个太阳日。
- 太阳日是指地球以太阳为自转参照物,旋转360°59',用时为24小时,比恒星日长3分56秒。
- 如果地球不自转只公转,也有“昼夜交替”,只不过是“一年一昏晓”。
晨昏线
- 晨昏线就是太阳照射地表所形成的昼、夜半球的分界线,它是由晨线、昏线组成的大圆圈,故又称晨昏圈。
- 顺地球自转,由夜半球进入昼半球的分界线为晨线,由昼半球进入夜半球的分界线为昏线。
- 平分地球,是过球心的大圆。
- 晨昏线平面与太阳光线垂直。晨昏线上太阳高度角为0°。
- 晨昏线永远平分赤道。
- 晨昏线与经线圈的夹角(a)变化范围为0°~23°26',且与太阳直射点的度数相同。
- 晨昏线只有在二至日时才与极圈相切,若切点位于极昼区,则地方时为0:00(24:00),若切点位于极夜区,则地方时为12:00。
- 晨昏线的移动与地球自转速度相同,都是约15度/小时,方向相反,为自东向西。
- 晨线与赤道交点为6:00,昏线与赤道交点为18:00。
- 二分日时角度=0,即晨昏线与经线圈重合,二至日(冬至、夏至日)角度=23°26’,即晨昏线与经线圈夹角最大。
地方时 、区时计算
- 原因:由于地球自西向东自转,同纬度的两地比较,相对位置偏东的时刻较早。
地方时
- 含义:因经度不同而不同的时刻,称为地方时。经度每隔1",地方时相差4分钟。
- 判断:图中甲、乙、丙中,甲、丙位于同一条经线上,地方时相同。所求地方时=已知地方时士4分钟/度X经度差(东加西减)
- 计算依据:地球自转,东早西晚,1度4分钟,东加西减。
定时
- 确定计算时可作为条件用的已知地方时。光照图中,特殊经线的地方时的确定。
- 昼半球中央经线的地方时为12时
- 夜半球中央经线的地方时为24时或0时
- 晨线与赤道交点所在的经线地方时为6时
- 昏线与赤道交点所在的经线地方时为18时
定向
- 确定所求点与已知时间点的相对东、西方向
- 求E点的地方时,以D点作为已知时间点,则E点位于D点东边,应“东加”。若求F点地方时,以B点作为已知时间点,则F点位于B点西边,应“西减”。
- 定差:确定所求点与已知时间点的经度差,以确定时差。如E点所在经线与ND经度相差45,时差为3小时。
定值
- 根据前面所确定的条件计算出所求时间。
- 如E点地方时为:12+ 45/15=15(时),F点地方时为:24-45/15=21(时)。
时区与区时
- 在地球上经度每隔15°划分为一个时区,全球共分为24个时区。
- 以本初子午线为基准,从7.5°W到7.5E划分为一个时区,叫中时区或零时区。
- 在中时区以东,每隔15°划分为一个时区,依次为东一区至东十二区。在中时区以西,每隔15°划分一个时区,依次为西一区至西十二区。
- 东西十二区各跨7.5°,合为一个时区。东西十二区区时相同,东十二区比西十二区早一天。
- 区时:每个时区中央经线的地方时为该时区的区时。相邻的两个时区区时相差1小时。
- 第一步:如果已知该地经度,求时区数。该地所在时区数=该地经度/15°(余数若小于7.5,则直接舍去。余数若大于7.5,则在结果上加一个时区)。
- 第二步:求时差,即求时间间隔,每相隔一个时区,时间相差一小时。
- 第三步:求区时。所在区时=已知区时+-时区差*1小时
地球的公转及黄赤交角
- 方向:北极上空俯视,逆时针方向绕转。南极上空俯视,顺时针方向绕转。
- 周期:一个恒星年。
- 远日点:7月初,公转速度慢,太阳直射北半球,属于北半球夏季
- 近日点:1月初,公转速度快,太阳直射南半球,属于北半球冬季
- 地球在运动过程中,地轴的空间指向基本不变,北极始终指向天空的北极星附近。黄赤交角的大小基本不变,约保持23*26' 。地球运动的方向不变,总是自西向东。
- 黄赤交角的大小决定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范围:在南北纬23*26'之间。
- 一轴"指地轴,“两面”指黄道平面和赤道平面,“三角度"指黄道平面和赤道平面的夹角为23"26'。地轴与黄道平面的夹角为66°34。地轴与赤道平面的夹角为90°。
昼短夜长
- 季节变化:太阳直射点向哪(南北)移动,哪个半球昼变长夜变短。太阳直射哪个半球的回归线,哪个半球昼最长,夜最短,且极昼范围最大。另一半球相反。
- 纬度变化:太阳直射点在哪个半球,哪个半球昼长夜短。纬度越高昼越长夜越短。另一半球相反。
- 空间对称: 相对于地轴对称的点,昼长、夜长相等。相对于赤道或地心对称的点,则位于南北半球昼夜相反。
- 时间对称:关于夏至、冬至对称的两个日期,某地昼长、夜长相等。关于春分、秋分对称的两个日期,某地春分的昼长等于秋分的夜长。
- 晨昏线把所经过的纬线圈分割成昼弧和夜弧。同一纬线圈上,若昼弧长于夜弧,则昼长夜短,反之昼短夜长,赤道上全年昼夜等长。
- 夏至日:北半球昼最长,夜最短,北极圈及其以北出现极昼现象。
- 夏半年,北半球各纬度昼长夜短,纬度越高,昼越长,夜越短,北极四周出现极昼现象。
- 冬半年,北半球各纬度昼短夜长,纬度越高,昼越短,夜越长,北极四周出现极夜现象。
- 冬至日:北半球昼最短,夜最长,北极圈及其以北出现极夜现象
四季更替和五带
四季的划分
- 北温带许多国家的四季:3、4.5月为春季,以此类推,每三个月为一个季节。
- 判斯季节的依据,除地球运动相关规律外,还有气温和气压、季风,天气和气候,农事活动和极地考察等。
- 以二分二至为四季开始。
- 节气划分法:以“四立”即立春、立夏、立秋、立冬为季节的开始。
北半球冬季(1月) | 北半球夏季(7月) | |
---|---|---|
地球公转规律 | 位于近日点附近,公转速度快 | 位于远日点附近,公转速度慢 |
直射点位置 | 太阳直射南半球,向赤道方向移动 | 太阳直射北半球,向赤道方向移动 |
昼夜长短变化 | 12月22日前后,北半球昼最短,夜最长 | 6月22日前后,北半球昼最长,夜最短 |
正午太阳高度 | 12月22日前后,由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南回归线及其以南地区达一年中最大值,物影最短 | 6月22日前后,由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地区达一年中最大值,物影最短 |
太阳升落方位 | 东南升西南落(极昼区域除外) | 东北升西北落(极昼区域除外) |
日出、日落时间 | 北半球各地日出时间晚于6时,日落时间早于18时 | 北半球各地日出时间早于6时,日落时间晚于18时 |
第6讲 大气受热过程与热力环流
第1课 大气的垂直分层对流层大气的受热过程
大气圈的组成
- 低层大气的主要成分:干洁空气,水汽和杂质。成云致雨的必要条件。
- 干洁空气主要成分的作用:①氮是生物体内蛋白质的主要组成部分。②氧是人类和一切生物维持生命活力必需的物质。③二氧化碳是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原料,对地球起保温作用。④臭氧:吸收紫外线,被誉为“地球生命的保护伞”。
大气的垂直分层
- 依据:大气在垂直方向上的温度、密度及运动状况的差异。
- 对流层:气温随高度升高而降低,大气下热上冷,空气上升,对流现象显著,与人类最密切。
- 平流层:气温随高度升高而上升,因而大气结构平稳,天气晴朗,适合飞机飞行。
- 高层大气:气温随高度增加先降低后升高,此层存在若干电离层,对无线电通信有重要作用。
- 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下降0.6C,但在不同的地点和不同的时间可能会小于0.6C或者大于0.6C。
热力环流
热力环流
- 气压:单位空气柱对地面的压力
- 在垂直方向上,气压向高空递减
- 在同一水平面上,一般把空气密度增大处命名为高气压,把空气密度减小处命名为低气压
- 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太阳辐射在地表的差异分布。
- 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近地面冷热不均——空气的上升或下降——同一水平面上的气压差异——热力环流
- 热力环流的实质是同一-水平面的两个区域冷热不均引起气压差异和空气运动,所以只要是冷热不均或存在热力差异的两地,就可以形成热力环流,如陆地和水面的热力性质有较大差异,在同样受热或受冷条件下温度变化幅度不一致,就可以形成热力环流。
- 海风:白天陆地升温快、气温高形成低压。海洋升温慢、气温低,形成高压,故风从海洋吹向陆地, 形成海风。
- 陆风:夜晚陆地降温快,气温低,形成高压。海洋降温慢、 气温高,形成低压, 故风从陆地吹向海洋,形成陆风。
- 影响:使滨海地区气温日较差减小,降水增多。
- 谷风:白天山坡升温快,空气膨胀 上升, 山谷的空气沿山坡向山顶补充,形成谷风。
- 山风:夜晚山坡降温快,空气冷却下沉,顺山坡流人山谷,山|谷空气被迫抬升,并从上面向山顶上空流去,形成山风。
- 影响:在山谷和盆地常因夜间的山风吹向谷底,使谷底和盆地内形成逆温层,阻碍了空气的垂直运动,易造成大气污染。
- 城市风:一般将绿化带布局于气流下沉处或下沉距离以内,将卫星城或污染较重的工厂布局于气流 下沉距离之外。
- 市区受人为热源等多等原因影响,气温高,空气膨胀上升,形成低压。郊区气温低,气压高。
- 气压的垂直递减规律。由于大气密度随高度增加而降低,在垂直方向上随着高度增加气压降低,同一等压面上的各点气压相等。
- 等压面凸向高处的为高压,凹向低处的为低压,可形象记忆为“高凸低凹”。
大气的水平运动
- 风形成的根本原因:地表冷热不均,形成水平气压梯度力
- 风向与所在半球位置及气压分布有密切关系。 无论高空还是近地面,风的来向为高压一侧的方向。北半球风向向右偏,南半球风向向左偏。
影响风的因素
- 大气的受力状况地转偏向力及其存在位置
- 近地面的风运动过程中往往受到水平气压梯度力、摩擦力和地转偏向力的影响,而高空的风一般只受到水平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的影响。
- 风向与摩擦力的方向总相反。地转偏向力的方向总与风向、摩擦力的方向垂直。地转偏向力与摩擦力的合力方向总与水平气压梯度力的方向相反。
- 高空和近地面没有明确规定的高度,但是一般以1500米为参考数值。
同一平面气流总是从高压流向低压。若只考虑水平气压梯度力对风向的影响,则风向与等压线垂直。若只考虑水平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对风向的影响,则风向最终与等压线平行。若考虑水平气压梯度力、摩擦力及地转偏向力对风向的影响,则风向应该是斜穿等压线,且从高压吹向低压。
第7讲 大气环流及其对气候的影响
- 受地球高低纬之间的冷热不均和地转偏向力影响,地球上形成了三圈环流,从而形成了全球性的气压带和风带。
- 高纬环流圈(极地高气压带 90):干燥少雨,气流下沉
- 中纬环流圈(极地东风带 60):干燥少雨,气流来自高纬度,升温,水汽难以凝结
- 中纬环流圈(中纬盛行西风带):干燥少雨,气流下沉,地面干燥
第10讲 水循环
水圈的组成
- 约占地球表面积的71%,连续但不规则的圈层。
- 海洋水是最主要的水体。陆地水是供应人类所需淡水的主体。大气水是数量最少,分布最广的水体。陆地上各种水体具有水源相互补给的关系。
水循环
- 大气蒸发和蒸騰——水汽输送——大气降水——地表径流——下渗——地下经流
- 能量来源:太阳能及地球重力的作用。
- 海陆间循环:最重要的循环,使陆地水得到补充,水资源得以再生。长江参与了海陆间循环的地表径流输送。夏季风参与了水汽输送
- 陆地内循环:循环水量少,但对干旱地区非常重要,如塔里木河流域的降水
- 海上内循环:循环水量最大,对全球的热量输送有着重要意义,海洋上的狂风暴雨。
水循环意义
- 维持全球水量平衡
- 使地表物质得以运动,并塑造地表形态
- 伴随着能量转化和交换
- 使水成为洁净的可再生资源
水循环的主要环节及影响因素分析
- 蒸发:太阳辐射
- 水汽输送、降水:大气环流、地形地势、天气系统、
- 地表径流:地表状况、地形地势、降水强度、人类活动
- 下渗:地表植被、降水强度、降水持续时间、地表硬度、土质疏松状况
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
- 修建水库改变地表径流的季节分配,减少洪水期径流量,增加枯水期径流量。同时由于水面面积的扩大和下渗增大,使地下水位提高,可加大蒸发量和降水量。
- 跨流域调水,改变地表径流的空间分布,也可以使蒸发量增加,大气中水汽增多,从而增加降水量。
- 植树造林,保护湿地资源,起到涵养水源的作用,使下渗增多,减少地表径流。
- 城市铺设渗水砖,可减小地表径流,增加下渗,增大地下径流量。
- 实施人工增雨,加大降水量。
- 滥伐森林,破坏地表植被,平时会减少蒸腾,空气中水汽减少,使降水量减少,降雨时,下渗减少,量地表径流产生汇聚,容易发生洪涝灾害。
- 围湖造田减少了湖泊自然蓄水量,削弱了其防洪抗旱能力,也减弱了湖泊水体对周围地区气候调节作用。
- 城市路面硬化,增加地表径流,减少下渗,减少地下径流,地面蒸发量减少,易造成城市内涝。
- 河流上游地区过度引水灌溉,会导致下游水量减少,甚至出现断流,对地下水的过量开采和使用,下水位下降会使有泉水出露的地方出现断流,绿洲地区出现生态恶化和土地荒漠化。
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 促进高低纬之间的热量输送和交换,调节全球热量平衡。低纬度海区水温不会持续上升。
- 对大陆沿岸气候的影响:暖流增温增湿,寒流降温减湿。北大西洋暖流->西欧形成温带海洋性气候,副热带大陆西岸寒流→沿岸形成荒漠。
- 寒暖流交汇处,海水受到扰动,将下层营养盐类带到表层,利于浮游生物大量繁殖,为鱼类提供饵料->著名渔场。
- 北海道渔场:日本暖流与千岛寒流交汇
- 北海渔场:北大西洋暖流与北冰洋南下冷海水交汇
- 纽芬兰渔场:墨西哥湾暖流与拉布拉多寒流交汇
- 秘鲁渔场:上升流将深层营养物质带到表层
- 加快净化速度,扩大污染范围,如油船泄漏、陆地近海污染
- 影响航行速度、时间及经济效益,顺流加速、逆流减速。
第12讲 岩石圈的物质组成和物质循环
岩石圈的物质循环
- 岩石圈和其下的软流层之间存在的物质循环。
- 能量来源:地球内部放射性物质的衰变。
- 地质作用:岩浆上升(或侵入)冷却凝固、风化、侵蚀搬运、堆积和固结成岩、变质作用、重熔再生。互转化。
- 地壳物质循环图:说明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之间的循环关系
- 侵人岩质地坚硬,常用作建筑材料,如花岗岩板材
- 喷出岩形态各异,常可作为观赏石材,如玄武岩制作的盆景
- 岩浆岩经过高温冷凝,富含多种金属矿物
- 石灰岩是常见的建筑材料,也是重要 的化学生产原料,如水泥生产 、钢铁生产和玻璃生产等
- 沉积岩中富含非金属矿产,如煤、石油、天然气等
- 大理岩是由石灰岩经高温高压变质而成的,质地坚硬,是重要的建筑及装饰板材
- 板岩是页岩经高压变质而成,也是重要的建材
- 石英岩是重要的建材和化工原料
- 许多变质岩本身就是重要的金属矿物
内力作用表现形式及其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 内力作用能量来源:地球内部放射性元素衰变产生的热能。
- 地壳运动(水平运动、垂直运动)、岩浆活动和变质作用。
- 总的趋势是使地表变得高低不平。
- 水平运动:组成地壳的岩层作平行于地球表面的方向运动,使岩层发生水平位移和弯曲变形,形成断裂带和褶皱山脉,如东非大裂谷、阿尔卑斯山、喜马拉雅山。
- 垂直运动:组成地壳的岩层作垂直于地球表面的方向运动,岩层隆起和凹陷,引起地势的起伏变化和海陆变迁,如台湾海峡的形成。
- 岩浆活动:岩浆侵人岩石圈 上部或喷出地表,岩浆喷出地表冷凝形成火山。
- 地震:地表下岩层的断裂、错动引起震动,引起海陆变迁和地势起伏变化,如汶川地震后形成堰塞湖。
外力作用及其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外力作用
- 风化作用:温度、水、生物使岩石发生崩解和破碎,为其他外力作用创造条件。
- 侵蚀作用:水、冰川、空气等对地表岩石及其凤化产物进行破坏;常使被侵蚀掉的物质离开原地,并在原地形成侵蚀地貌。
- 搬运作用:风、流水、冰川等移动风化或侵蚀的产物为堆积地貌的发有输送大量物质。
- 堆积作用:外力减弱或遇到障碍物被搬运的物质堆积下来。
- 结果:使地表起伏状况趋向于平坦。黄土高原是外力作用形成的。
侵蚀作用
- 风力侵蚀:风力吹蚀和磨蚀,形成戈壁、风蚀洼地、风蚀柱、风蚀蘑菇、风蚀城堡等。主要分布在干旱、半干旱地区(例:雅丹地貌)。
- 流水侵蚀:使谷地、河床加深,形成“V"”型谷。使坡面破碎,形成沟壑纵機的地表形态。在某些地区形化作用是指地表或接成“红色沙漠”“石漠化”。主要分布在湿润、半湿润地区(例:长江三峡、黄土高原地表)。
- 流水溶蚀:形成漏斗、地下暗河、溶洞、石林、峰林等喀斯特地貌(一般地表崎岖,地表水易渗漏)。分矿物与大气水、生物布在可溶性岩石(石灰岩),分布地区(例:桂林山水、路南石林)。
- 冰川侵蚀:形成冰斗、角峰、“U"型谷、冰蚀平原、冰蚀洼地(北美五大湖、千湖之国一芬兰)等。布在冰川分布的高山和高纬度地区(例:挪威峡湾、中欧一东欧平原)。
- 海浪侵蚀:形成海蚀柱、海蚀崖海蚀穴、海蚀平台等海蚀地貌。分布于滨海地带。
堆积作用
- 冰川堆积:杂乱堆积,形成冰碛地貌。分布于冰川分布的高山和高纬度地区。
- 流水堆积:形成冲积扇(出山口)、三角洲(河口)、冲积平原(河流中下游)分布在河流出山口和中下裂作用等。
- 风力堆积:形成沙丘(静止沙丘、移动沙丘)和沙漠边缘的黄土堆积分布于干旱的内陆及邻近地区(例:塔克拉玛干沙漠里的沙丘、黄土高原的黄土)。
- 海浪堆积:形成沙滩等海岸地貌分布于滨海地带。
典型地貌
- 张家界地貌:即张家界石英砂岩峰林峡谷地貌。主要是经过流水的长期侵蚀和复杂的地壳运动形成的石英砂岩景观地貌。
- 喀斯特地貌:是具有溶蚀力的水对可溶性岩石进行溶蚀等作用所形成的地表和地下形态的总称,又称岩溶地貌。
- 丹霞地貌:由流水侵蚀、溶蚀、重力崩塌作用形成的赤壁丹崖及方山、石墙、石峰、石柱、嶂谷、石巷、岩穴等造型地貌,以中国广东丹霞山为代表,是红层地貌的一种类型。
- 雅丹地貌:泛指干燥地区一种风蚀地貌。河湖土状沉积物所形成的地面,经风化作用、间歇性流水冲刷和风蚀作用,形成与盛行风向平行、相间排列的风蚀土墩和风蚀凹地(沟槽)地貌组合。这种现象在新疆罗布泊东北发育很典型。
板块构造理论世界的陆地与海洋
- 地球表层的置石圈并不是完整的块,而是被断裂带分制成六大板块,其中 A为亚欧板块,B为太平洋板块,C为印度洋板块,D为美洲板块、E为非洲板块,F为南极洲板块。
- 板块处于相对的运动状态。内部比较稳定,边界比较活跃,多火山、地震。
- 板块构造理论的主要内容:岩石圈与板块,板块内部与边缘。
- 生长边界(海岭、断层)与消亡边界(海沟、造山带)。
- 冰岛:亚欧板块与美洲板块交界处——大西洋“S”形海岭上——生长边界。
- 科迪勒拉山系:海岸山脉和落基山脉为太平洋板块与美洲板块碰撞形成
- 红海:非洲板块与印度洋板块交界处——生长边界。
- 板块漂浮在“软流层”之上处于不断的运动中。一般来说,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两个板块之间出的交界地带地壳比较活跃。
- 大的板块还可以分为,次一级的板块之间也有活跃的边界,如东非大裂谷。
- 地幔物质对流的能量来源,地球内部的热能,是由于地球内部放射性元素的衰变放。
- 地幔物质从海岭顶部的巨大开裂处涌出,凝固后形成新的大洋地壳,该地区为板块的生长边界。以后继续上升的岩浆又把原先形成的大洋地壳以每年几厘米的速度推向两边,使海底不断更新和扩张。当扩张着的大洋地壳遇到大陆地壳时,便俯冲到大陆地壳之下的地幔中,逐渐熔化而消亡,形成消亡边界。
- 世界海洋最深的地方——马里亚纳海沟,深度为11034米。
- 印度洋板块北部的印度板块为陆块,与亚欧板块都是陆块碰撞,厚度较大,碰撞挤压强烈,剧烈褶皮隆起,形成世界最高的高原和山地(青藏高原、喜马拉雅山脉),其碰撞边界位于雅鲁藏布江谷地。横断山区即为其碰撞挤压形成。
- 由于地球内部软流层物质的循环对流,这些板块处在不断的运动之中。板块的内部,地壳比较稳定,两个板块之间的交界地带,是地充活动比较活跃的地带,因此地球上的火山和地震也大多集中分布在这一地带。比如,环太平洋和地中海一喜马拉雅火山地震带:冰岛多火山活动等。
- 从全球来看,地球表面积的71%为海洋,29%为陆地,即七分海洋,三分陆地。从半球来看,陆地主要集中于北半球和东半球,海洋相反。古人对海洋的认识少,错认为陆地面积大于海洋,故称为地球。
- 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20° W和I60° E组成的经线圈
- 亚洲与欧洲的分界线:乌拉尔山脉、里海、大高加索山脉、黑海、土耳其海峡
- 北美洲和南美洲的分界线:巴拿马运河
- 非洲和亚洲的分界线:苏伊士运河
- 亚洲与北美洲的分界线:白令海峡
河流侵蚀地貌
- 河流侵蚀方式主要有溯源侵蚀、下蚀和侧蚀。不同河段或河流的不同时期,河流侵蚀方式不同,地貌也不同
- 上游河谷窄,呈“V"型,河道几平占据整个河谷,初期以溯源侵蚀、下蚀为主。中游河道渐开阔侧蚀使河床不对称,中期以侧蚀为主,凹岸侵蚀,凸岸堆积。下游河谷更开阔,河谷呈“槽"型,河道两旁为冲积平原,成熟期。
- 瀑布是河流侵蚀作用的强烈表现之一,瀑布主要是由于河流对软硬不同的岩石产生的差异侵蚀而形成的。瀑布发育的地区,上部较坚硬的岩石不易遭受侵蚀,下部较松软的岩石容易遭受侵蚀,在河流侵蚀作用下,瀑布逐渐形成。瀑布形成后,由于溯源侵蚀,瀑布逐渐向河流源头退缩,由于侧蚀,瀑布逐渐加宽。
- 冲积平原是比较典型的河流堆积地貌,主要有洪积一冲积平原、河漫滩平原和三角洲三种类型。
- 洪积一冲积平原(山前):水流流出山口,地势趋于平级,水流变慢,泥沙堆积,形成冲积扇或洪积扇,各个洪积扇连接形成洪积——冲积平原。土壤肥沃, 不旱也不涝,是高产田地。
- 三角洲:河流人海口的海滨地区河流到达人海口时,流速极缓,河流挟带的泥沙便会堆积在河口前方,加上海潮顶托,形成三角洲,多呈三角形,地势平坦,河网稠密,河道由分叉顶点向海洋呈放射状。
我国的地形特征及主要山脉
- 第一、二级阶梯分界线:昆仑山——祁连山——横断山脉
- 第二、三级阶梯分界线: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
- 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
- 第一级阶梯:平均海拔4000m以上,以高原为主
- 第二级阶梯:平均海拔1000~2 000m以高原、盆地为主
- 第三级阶梯:平均海拔500m以下以平原、丘陵为主
- 中国山地走向的成因:西部的山脉——东西走向是由于印度洋板块对亚欧板块的挤压,北面受到西伯利亚板块的阻挡,强烈的挤压造就了我国西部的东西走向的山脉。
- 东部主要受太平洋板块影响,太平洋板块比较平缓地向地壳下插入,山地的抬升就不高,相对比较矮小,有些地方还下沉,这就造就了东部认平原为地主,也形成了我国西高东低的地形大势。
- 青藏高原:世界最高的高原,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多高大山脉,雪山连绵,冰川广布,以畜牧业为主,种植业主要分布于雅鲁藏布江谷地和湟水谷地,人口稀少。
- 内蒙古高原:海拔一般在1000米左右,地面坦荡,自东向西由草原、荒漠草原到荒漠、草原畜牧业、河套平原、宁夏平原、河西走廊的灌溉农业著名。
- 黄土高原:世界最广的黄土分布区,水土流失严重、千沟万壑、支离破碎,以谷子为主的旱作农业,以煤炭为主的能源开发。
- 云贵高原:地势西高东低,平均海拔从2 000米降到1000米,地面崎岖,石灰岩广布,喀斯特地貌发育,“坝子”为农业区,交通落后制约经济发展,旅游资源丰富,少数民族分布广。
- 塔里木盆地:我国面积最大的盆地,内部有我国面积最大的塔克拉玛干沙漠,也是世界最大的流动沙漠。内部平坦,多沙漠和戈壁。发展绿洲农业,种植棉花和葡萄等,人口和城市沿盆地边缘呈环状分布,油气资源丰富。
- 准噶尔盆地:内部平坦,多沙漠和戈壁。发展绿洲农业,种植春小麦、甜菜,人口和城市沿盆地边缘呈环状分布,油气资源丰富。
- 柴达木盆地:平均海拔3000米左右,内陆高原盆地,多戈壁、沙漠,东部多沼泽、盐湖,矿产资源开发,青藏铁路沿线将要崛起的经济区。
- 四川盆地:低山丘陵起伏海拔在500米左右,只有成都平原较为平坦,紫色土广布,农业较发达,成都平原是重要的商品粮基地,人口、城市密集。
- 东北平原:我国面积最大的平原,海拔大多在200米以下,地势坦荡,肥沃的黑土,多沼泽地。煤、铁、石油等矿产资源丰富,松嫩平原、三江平原是最重要的商品粮基地。
- 华北平原:海拔多在50米以下,地势平坦,又称黄淮海平原。全国重要的商品棉油生产基地,人口众多,经济发达,中低产田的改良。
- 长江中下游平原:东西狭长,海拔低,河湖密布。全国重要的商品粮、棉基地,“鱼米之乡”,长江沿岸经济地带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14讲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自然地理要素变化与环境变迁
- 各种水体在水圈、大气圈、岩石圈、生物圈之间进行循环运动,因此一个地区的水文现象必然是地理环境中各种因素影响下的综合表现。
- 地貌的形成是内、外力共同作用的结果,它的形成离不开大气、生物、水等自然要素。
- 植物的生长受光、 热、水、营养物质 (土壤)等因素的制约。
- 对流层大气中的热量和水分主要来自地面,地面性质的不同直接影响大气的水热状况乃至运动特征。
- 土壤处于岩石圈、水圈、大气圈和生物圈相互作用的交接地带,是各种自然地理要素及时间因素综合作用的产物。
- 构成地理环境的各要素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相互制约,构成一个有机整体,并通过水循环、生物循环和岩石圈物质循环不断地进行能量交换与物质迁移,推动地理环境的整体发展变化。
- 水循环:使水体不断更新,维持全球水的动态平衡,缓解不同纬度间热量收支不平衡的矛盾,是海陆间联系的主要纽带,不断塑造着地表形态。
- 生物循环:促进自然界物质的迁移运动,以及能量的流动、转化,联系自然地理环境中的有机界和无机界。
- 岩石圈物质循环:形成了丰富的矿产资源,改变了地表形态,塑造了各种自然景观,实现了地区之间、圈层之间的物质、能量传输。
- 生产功能表现在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平衡功能表现在保持地理环境要素性质的相对稳定。
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
- 自然地理环境是岩石圈、大气圈、水圈、土壤圈、生物圈、人类圈等自然地理圈层组成的有机整体。
- 自然地理环境具有统一的演化过程,保证了自然地理要素之间的协调。如: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成因及危害。
- 自然地理要素的变化会“牵一发而动全身”,遵循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规律,并以此指导人们的生产、生活实践,如全球变暖的原因与危害。
第15讲 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北半球陆地自然带与气候类型
- 气候类型与自然带名称基本一致的是热带雨林带与热带雨林气候、热带草原带与热带草原气候。
- 热带沙漠气候和热带荒漠带的对应中,气使用的是“沙漠”,自然带使用的是“荒漠”。
- 地中海气候对应的是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亚热带季风气候对应的是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 温带季风气候和温带海洋性气候对应的都是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 温带大陆性气候由于在各地的降水特征不同,对应的植被可能是森林、草原和荒漠三种类型。(一 般来说年降水量在400 mm以上为森林,00~ 400 mm为草原,在200 mm以下为荒谟)
- 各自然带从山麓到山顶的垂直分异类似于由赤道到两极的自然、带分异。山地的基带与山脉所在地的自然、带一致。
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 热量变化:随海拔升高减少
- 植被:从山麓到山顶表现为森林-灌木-草原草甸-荒漠-冰川
- 相同高度的山地,纬度越低,自然带垂直带谱越复杂。
- 纬度相同的山地,海拔越高,自然带重直带错越复杂。
- 雪线以下的地带,全年冰雪积累量小于消融量,因此积无法常年积累,为季节生积雪。雪线以上的地带,全年冰雪积累量大于消融量,因此常年积雪。
- 同一自然带的分布,在低纬的山地海拔高,在高纬的山地海拔低。如针阔叶混交林带,在亚热带(台湾玉山)分布区海拔可达2800米,到暖温带(小五台山)只能到2000米,而到了中温带(长白山)仅及1 200米。
影响雪线高度的因素
- 夏季气温小于0度的地方有永久性积雪,即夏季气温0度等温线为山体的雪线。雪线是冰雪带的下限,其高度与纬度、坡向和坡度有关。
第16讲 地形对聚落及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
地形与交通线路的选址
- 平原地区是交通线建设的最理想环境,地形平坦,地质条件稳定。因此交通线首选在海拔200米以下的平原地区。
- 一般要沿等高线修建,这样可以减少工程量,同时道路平坦,利于车辆行驶安全,而且不易造成水土流失。
- 鞍部相对较低,可修建铁路线。河谷地区海拔较低,修建铁路工程量比较小,适合修建铁路线。
- 如果交通线要穿越等高线,要选择比较稀疏地方,这里坡度较缓,利于建设和安全。
- 选线时要避开陡崖、地质不稳定的地段。要尽可能少跨越河流,以减少工程投资和保证工程安全。
- 如果要修建隧道,应选择背斜部位来进行。背斜岩层向上拱起,承受垂直压力的能力较强,同时不易积水。
第17讲 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 冰期:是指地球表面覆盖有大规模冰川的地质时期,又称冰川时期。两次冰期之间相对温暖时期,称为间冰期。第四纪冰期大约距今200万300万年前,结束于1万2万年前。
- 气候变化不等于气候变暖,全球气候变暖指的是近现代即最近一二百年内的气温升高。
- 温室气体不仅是二氧化碳,还有甲烷、氮氧化物、氟利昂。
- 气候变暖也不是百害而无一利,气候变暖导致高纬地区气温上升,农作物生长的热量条件得到改善,其产量将增加。
- 大气中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浓度的增加。二氧化碳能够吸收地面长波辐射,使气温升高。
- 气温升高导致极冰融化,海水膨胀导致海平面上升。
- 气温升高导致蒸发加大,旱涝灾害多发。
- 动植物栖息地发生改变,大量物种灭绝。
第18讲 自然资源与自然灾害
- 资源问题主要表现为资源短缺问题。根本原因是不合理的人类活动与经济发展所带来的消耗量激增。
- 应对资源短缺问题,“开源”和“节流”。
- “开源”的具体举措是不断增加资源的探明储量,拓展开发的范围和渠道,开发新的资源和能源。
- 节流”的具体举措是加强节约,利用科技,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减少资源的浪费。
- 台风:热带或副热带洋面上强烈发展的气旋
- 暴雨洪涝:连续性的暴雨或短时间的大暴雨
- 干旱:长时间无降水或降水异常偏少,造成空气干燥,土壤缺水
- 寒潮:由强冷空气迅速人侵造成的大范围的剧烈降温,并伴有大风、雨雪、冻害等现象
- 地震、滑坡、泥石流:地质构造复杂,地形崎岖,不合理的人类活动等
洪涝灾害
- 季风气候的不稳定性,使得降水季节和年际变化大。降水集中于夏秋季节,我国大部分地区5~9月降水量占全年的比重高达80%。
- 乱砍滥伐,毁林开荒,植被破坏严重,水土流失加剧,围湖造田,湖泊萎缩,使上中游涵养水源能力和中下游蓄水、排水能力减弱。
- 大量河道、湖泊被淤积、填埋,缺乏蓄洪、滞洪场所。
- 水利设施年久失修,河道淤塞,泄洪能力差。
- 上游建水库和蓄水工程。中游利用湖泊洼地蓄洪,加固干流的堤防。下游开辟人海河道,分流排泄洪水。
第19讲 人口的数量变化与人口的合理容量
人口的数量
- 人口稀疏区:极端干旱的沙漠地区。气低过于潮湿的热带雨林地区。终年严寒的极地地区。地势高峻的高原山区。
- 领土:约960万平方千米。管辖的海域面积:约300万平方千米,自北向南包括渤海、黄海、东海、南海。共有34个省级行政单位,其中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2个特别行政区。
- 汉族人口最多,约占全国的91. 5%,少数民族中壮族人口最多。
- 我国南北跨纬度近50度,约5500 km。东西跨经度60多度,跨5个时区,约5 200 km。
- 一个国家和地区的人口增长数量不仅取决于人口自然增长率,也取决于人口基数的大小。如我国人口增长模式尽管已属现代型,人口自然增长率已降至10%以下,但每年人口净增数量依然庞大。
- 人口年轻化:少年儿童入口比重不断上升,而老年人口的少年 儿童人口比重不断下降,而老年比重不断下降。人口年轻化可导致人口增长过快。人口持续增长,最终会超出环境的供应和自净能力,进而引发各种资源问题、环境问题和社会问题。
- 人口老龄化:人口老龄化可造成劳动力短缺、国防兵源不足 、社会用于老年人的退休和养老,等费用的增加、老年人生活困难和孤单会问题。
人口的合理容量
- 资源是制约环境人口容量的主要因素。
- 发达国家和地区,人口增长缓慢,人均消费水平高,实际消耗的资源总量很大,索取资源和转嫁有害废弃物生产的地域远远超出本国范围。
- 随着社会历史发展,科技进步,环境人口容量不断增加。我国历史上很长时期内,人口总数不超过纪,而现今人口13亿多人。
第20讲 人口迁移
- 科技移民(高素质人才):由发展中国家流向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在人才和经济上蒙受双重损失。
- 劳务输出(外国廉价劳动力):发达国家和地区劳动力不足,寻找更多的就业机会。由发展中国家流向发达国家,由人口稠密国家流向人口稀疏国家,缓解发展中国家就业压力,赚取外汇。
- 战争难民、政治难民:流向和平国家、能给难民提供避难需要的国家。
- 推力:原定居地的不良环境,如气候恶劣,人口过多、食物短缺、居住条件差、就业困难、宗教迫害等。
- 拉力:吸引人们前往新定居地的因素,如适宜的气候、廉价的土地、较多的就业机会、较高的收入、良好的教育条件等。
第21讲 城市区位、空间结构和等级体系
城镇空间布局的特点
- 人口密集地区城镇数量较多,并在其人流、物流的集聚部位形成比较大的城市。
- 沿河、沿湖、沿海地区城镇较多,在两河交汇处或大的河流人海处形成比较大的城市。
- 在交通运输枢纽处形成比较大的城市。
- 在历史文化胜地、著名旅游地、大规模的商品集散地和边境口岸可能形成比较大的城市。
- 高级住宅区 房价较高,但是高级住宅区并不是布局在地租最高的城市中心区域,而是分布在环境优美、交通便捷的城市外围,与低级住宅区背向发展。
- 同心圆模式:在平原地形条件下,城市各功能区经过不断地侵入和迁移,呈同心圆状自核心向外扩展。
- 北京中心城区由于历史的原因形成行政区和文化游览区。上海浦东陆家嘴金融贸易区与传统的商业中心外滩相联结,形成现代化的中心商务区。
- 城市中心附近住宅区的衰落、城市内有污染的工厂外迁。城市中心形成商业区,商业区外围形成住宅区,城市外缘形成工业区。
- 高收入阶层集聚形成高级住宅区
- 欧美一些城市的唐人街、黑人居住区。种族歧视和偏见是黑人聚居区存在的根本原因。唐朝在中国历史上是 一个强盛的时代,在海外的华侨华人往往称自己是“唐人”他们聚居的地方便称为“唐人街”。
- 政府采取行政手段制定政策和城市规划,干预城市社会经济的自由发展,通过合理引导,明确划定不同职能区,如由政府规划建设的住宅区。
第22讲 城市化及其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 地形:容易造成水土流失、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
- 气候:形成城市风,将城市大气污染物带到郊区,也可把郊区工厂的废气带到城区
- 水文:容易使城市遭遇暴雨时排水不畅,造成城市内涝。残留河道也容易因富营养化而发黑发臭
- 生态:城市生态系统是一个脆弱的系统。城市是人类对自然环境影响和改变最深刻的地方
- 环境质量下降:大气污染、水污染、噪声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光污染、辐射污染。
- 城市交通问题:交通堵塞,特别是上下班高峰期。交通事故频繁。公共交通发展缓慢。停车场紧张。
- 城市住宅问题:居住环境差。住宅质量低劣、设备缺少、住房破损。房价昂贵、空房率上升,出现贫民窟。
- 城市社会问题:就业困难、失业现象严重。贫困问题,特别是失业者、技术过时者和缺乏充分教育的群体增加。
- 城市热岛的原因: 人工热源影响。建筑物高大稠密、不利于散热。
- 水体富营养化:指的是水体中氮(N)、磷(P)等营养盐含量过多而引起的水质污染现象。
- 大气污染:城市居民燃烧和取暖排出的烟尘,工矿企业排放的烟气,汽车、飞机、火车等交通工具排放的尾气。
- 水污染:城市工业废水、生活污水污染城市水源,使江河湖海水质和地下水水质变坏,饮用水质量下降,危害人体健康和动植物的繁殖,所以需要实行污水达标排放,建立污水处理厂。
- 固体垃圾污染:工业生产发展、建设规模扩大、居民消费水平提高,产生大量垃圾,所以需要及时清理,实行垃圾分类回收和利用。
- 噪声污染:交通运输、工业生产、建筑施工妨碍人们休息、工作,所以需要噪声大的工厂远离城市,建立绿化隔离带。
第23讲 农业区位因素
- 第一产业:农、林、牧、渔。第二产业:采矿业、制造业、电力、然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建筑业。第三产业:除第一、第二产业以外的其他行业,如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金融虫业和信息业,房地产业、教育、卫生等。
- 我国海南地区光热水充足,水稻一年三熟。东北平原热量不足,水稻一年一熟。水源是干旱、半干旱地区发展农业生产的决定性因素。在年降水量少于250 mm的地区,农业布局在河湖水、地下水、冰雪融水丰富的地方。
- 方便快捷的交通对商品农业的影响显著:园艺业产品和牛奶、肉、蛋等易变质腐烂,要求有方便快捷的交通。荷兰的鲜花装点着世界许多城市。
- 国家政策以及政府干预手段:我国宏观调控下的农业结构调整及区域化农业基地的建设。退耕还林,农业地域类型的转变,对农产品进行补贴,促进农业发展,推进商品粮基地的建设。、
- 生产适销对路的农产品:我国南方和东南亚的居民喜食米饭,欧洲人爱吃牛羊肉和乳制品。
- 发达国家农业机械化水平高。
- 杂交水稻的培育和推广 ,温室农业,以色列的滴灌技术
第24讲 农业地域类
影响农业产品质量
- 气候:生长期长,光照强、昼夜温差大
- 土壤条件:如富含某微量元素
- 水源条件:如水质好、无污染
- 技术条件:优质品种、技术先进、经验丰富
- 其他条件:如病虫害少,化肥农药少然条件
- 热量:海南三季稻、天然橡胶、松嫩平原的甜菜、青藏高原的青稞。
- 水源:河西走廊的粮棉,南疆的棉花。
- 地形:横断山区、五台山的垂直农业。
- 市场:城郊的乳牛、花卉、蔬菜。
不合理的农业生产活动
- 过度放牧、滥垦滥挖草场退化、草场沙化、载畜力下降。
- 过度采伐森林,森林资源减少、森林生态保护功能减弱、河流下游涝灾频发。
- 滥捕滥杀、施用剧毒高残留农药导致鱼类资源大幅减少。
- 不合理使用化肥农药导致农产品产量与品质降低,危害人类健康。
- 大型畜禽养殖场的粪便、污水导致污染土壤与水体,危害人类健康。
- 境外物种的引进导致病源、 生态灾难。
- 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法国、阿根廷5国成为世界主要商品粮生产国。荷兰、丹麦、新西兰等成为世界主要的乳畜产品供应国。拉丁美洲非洲认及东南亚和南亚成为世界热带经济作物的生产基地。
四大牧区
- 内蒙古牧区:我国最大牧区,优良畜种有三河马、三河牛。
- 新疆牧区:优良畜种有新疆细毛羊、伊犁马等。
- 青海牧区:是牦牛的主要产区,还有驰名中外的河曲马。
- 西藏牧区:是牦牛的主要产区。
第25讲 工业区位因素
- 原料导向型:甜菜或甘蔗制糖厂、水产品加工厂、水果罐头厂。需要接近原料产地。
- 市场导向型:啤酒厂、家具厂、印向型刷厂、炼油厂,产品不便于长距离运输或运输成本较高,需要接近市场。
- 动力导向型:纺织、普通服装制造、电子装配、包带制造、制伞、制鞋。接近具有大量廉价劳动力的地方。
- 技术导机型:集成电路、卫星、飞机、精密仪表、激光、向型核电、高分子合成、高档服装,接近高等院校和科技发达地区。
第26讲 工业地域的形成
- 工业分散一般把处于低附加值的生产环节进行转移,而把产品设计、研发、品牌等高附加值的生产环节保留在本地区。产业转入地应不断加大科技投入,增加产品竞争力,加强品效应。
- 美国硅谷——信息技术产品度。法国——高档化妆品。瑞士——名牌手表业。日本——数码电子产品。德国——高级轿车。
- 传统工业区的特点:一般在煤、铁资源丰富的地区。以纺织钢铁机械煤发、化工为主。生产规模大型化。工业分布高度集中,以降低运费和能耗。
- 新工业区中的工业可分为劳动力导向型和技术导向型劳动力导向型主要是轻工业,而技术导向型主要是指高新技术产业。
- 日本“硅岛”(九州岛)、科学城筑波(世界最大,设备最完善的科学城)。中国北京中关村、台湾新竹。美国“硅谷”圣弗朗西斯科(旧金山)。
- 优美安静的环境,宜人的气候,使人心情舒畅,有利于产品的技术创新。发达的科技,众多的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为高科技产品的开发提供了智力支持。临近航空港和便捷的高速公路运输,有利于新产品迅速占领国际市场。政府的大力支持,能为高科技产业的发展提供优惠的政策和完善的基础设施。
第27讲 交通运输方式与布局
自然因索对交通运输线布局的影响
- 平原:平原地区地形对线路的限制较少,选线时要尽量少占好地,处理好与农田水利建设、城镇发展的关系。
- 山区:线路尽量沿等高线修筑,尽量避开地形复杂的地区,在陡坡上修成“之”字形弯曲或开凿隧道。
- 水文:线路应避开沼泽,尽量避免跨越河流,以减少桥涵总长度。
- 地质:注意避开断层地带和滑坡、泥石流多发地区,特别是开凿隧道时尽量避开断层带,从背斜部位穿越。
- 气候:工程设计应特别注意沿线的暴雨、大风等出现的强度和频率,以及冻土、积雪的深度等,桥淮会径大小、路基高低都需要根据当地暴雨强度来设计。
第29讲 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与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
- 环境污染问题:大气污染、水体污染、土壤污染、生物污染等。
- 由环境污染演化而来的问题:酸雨、全球变暖、臭氧层破坏等。
- 生态破坏问题:水土流失、森林砍伐、土地荒漠化、生物多样性减少等。
- 自然资源衰竭问题:森林 、草原 、矿产等资源的减少和破坏。
- 环境自净能力:环境对人类生产、生活废弃物具有的容纳和清除能力。
- 环境问题的发生机制:一是人类生产和生活过程中排放的废弃和有害物质超过了环境的自净能力,造成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二是人类对资源的需求加大,造成资源匮乏。
- 目前环境问题已成为全人类共同关注的问题,其中全球变暖、臭氧层破坏、酸雨、土地沙漠化、水土流失等问题严重。
- 臭氧有“地球生命的保护伞”之称,对来自太空的紫外线有阻挡作用,氟氯烃能减少臭氧浓度,形成臭氧层空洞,使更多的紫外线到达地面,引起人类晒斑、雪盲症、视力损害、皮肤癌和皮肤老化病症。
- 臭氧层破坏:人类大量使用制冷剂、杀虫剂等,使空气中氟氯烃增多。
- 酸雨:燃烧煤和石油排放出大量的SO2、NO等
第30讲 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及协调人地关系的主要途径
- 不同地区和国家所处的经济和社会发展阶段不同,在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和承担的责任方面表现出明显的差异。发展中国家处在可持续发展的初级阶段,仍认经济发展为主要目标。发达国家处于可持续发展的高级阶段。在资源环境保护方面应承担更多的义务与责任。
- 海洋是“天然的蛋白质仓库”“乌金的储存库”“能量的源泉”“盐类的故乡”,海洋与人类生存和发民的关系极为密切。
- 节约资源,减少污染,对废品进行回收利用,节约用水、用纸绿色,选购环保产品珍爱生灵,万物共存!
第32讲 地理信息技术在区域地理环境研究中的应用
- 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NSS)主要包括:美国全球定位系统(GPS)、俄罗斯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LONASS)、欧盟的GALL EO系统中国北斗卫星导航广域增强系统(BDS)。
- 时间同步:卫星上的时钟与用户设备内的时钟是精确同步的。
- 单程测距:是指从导航卫星上发出的无线电测距电信号在传播到用户设备的这一单向行程中,就可以把它们之间的距离测量出来。
第33讲 荒漠化防治与水土流失的治理
荒漠化的表象
- 沙丘活化,沙尘暴频率增加。
- 植被覆盖率下降,主要植物物种丧失,生物生产力下降。
- 土壤有机质减少,土壤硬度增加,土壤盐碱度升高。
- 主要动物物种丧失,牲畜数量和品质下降。
水土流失
- 黄土土质疏松,降水集中在夏季且多暴雨,滑坡、泥石流、塌陷等地质灾害频繁。
- 植被覆盖率越低,削减降雨和径流的能力就越低,水土流失越严重。
- 过度开垦:为解决粮食问题而陡坡开荒,使地表变得疏松,增加水土流失的物源。
- 过度放牧:破坏草场资源,使地表失去保护,易遭侵蚀。
- 过度樵采:破坏植被,使地表缺少植被的保护。
- 露天开矿:开矿时,破坏了植被,使矿区土壤抗蚀能力成倍下降,并形成水土流失的新的物源和触发机制。
- 战争和营造宫殿:大量植被被烧毁或砍伐作为建筑材料。
- 使耕地土层变薄,土壤养分流失,耕地质量下降,导致农作物单位面积产量降低。
- 使大量泥沙汇人黄河,黄河泥沙含量剧增。大量泥沙淤积在下游河床,使下游河床抬升,成为“地上悬河”,严重威胁着两岸地区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 水土流失是黄河流域的头号生态环境问题。
第34讲 森林和湿地的开发与保护
- 湿润地区:涵养水源、保持水土、减少水土流失。
- 干旱、半干旱地区:防风固沙、保护农田。
- 沿海地区:防止海风、海浪侵袭。
- 城市:净化空气、美化环境、吸烟除尘等。
- 雨林的生态优越性:光合作用强烈,生物循环旺盛,生物生长迅速。
- 森林面积减少->大气中CO2含量增加→全球气候变暖→两极冰川融化十海平面上升->淹没沿海低地
- 森林的美誉:人类文化的摇篮、大自然的装饰美化师、生命的资源、野生动植物的栖息地、绿色宝库、天然氧气制造厂、绿色银行、天然的调节器、煤炭的鼻祖、天然的储水池、防风的长城、天然的吸尘机、城市的肺脏、天然的监测仪、自然界的防疫员、天然的隔音墙、天然蓄水库、地球之肺、天然空调。
- 热带雨林的生态环境效应最突出的是“地球之肺”功能。
- 具有促进全球水循环、调节全球水平衡的作用。
- 热带用林是世界生物基因宝库。
- 机质分解和养分再循环旺盛,长期高温多雨的淋洗作用,土壤很贫瘠。
- 雨林生长所需要的养分几乎全部储存在地上的植物体内,地上植被最容易遭到破坏。
- 雨林植被一旦被毁,养分遭受强烈淋洗而很快丧失,雨林生态系统则很难恢复。
- 影响全球水循环和水平衡,引起地表水减少,水汽蒸发、蒸腾作用减弱,空气干燥,从而引起降水减少,气候开异常,全球旱涝失衡的频度和强度将加大,全球自然灾害频发。
- 导致雨林物种的大量灭绝,使生物多样性和生物遗传基因锐减。
- 湿地:水位经常接近地表或为浅水覆盖的土地。“天然的空调机” “鸟类的乐园”
- 天然湿地:沼泽低潮时水深不超过6米的浅海区、河流、湖泊等。
- 人工湿地:水库、稻田等。
- 湿地具有提供水源、调节气候、涵养水源、调蓄洪水、美化环境、净化水体、保护生物多样性等多种重要作用。
- 我国东南沿海红树林作用:①防止海浪侵蚀海岸。②防御台风、风暴潮。③是天然的海防林。
第35讲 能源和矿产资源的开发
- 可再生能源:太阳能、水能、风能、生物能、地热能、潮汐能
- 非可再生能源:煤、石油、天然气
- 国内石油资源不足,供需矛盾突出
- 国际石油价格波动的影响越来越大,抵御风险的能力差
- 国际石油资源竞争激烈,进口来源单一,过分依赖中东和非洲
- 缺乏石油战略储备。
- 调整能源结构,实现能源生产和消费的多元化战略,以煤炭为主、电力为中心,油气和新能源全面发展
- 提高石油利用率,节约使用,加强石油的勘探开发,加强石油替代资源的开发利用
- 建立石油战略储备体系,降低石油供应突然中断的风险,规避油价的严重影响。
- 积极拓展石油的国际市场,保证石油来源的多元化和石油运输(运输线路和运输方式)的多元化。
第36讲 流域的综合开发
- 人类文明发源地:尼罗河文明、两河文明(幼发拉底河、底格里斯河)、黄河——长江文明、印度河——恒河文明
- 河流的梯级开发是一种常见的河流水力资源开发方式,通常运用于河流落差大的地区,水电站一个接着一个,像梯子一样一级一级开发。
河流特征
- 流向:由地势决定
- 河网密度:与降水多少有关
- 流量:与降水地形和流域面积有关
- 结冰期:时间长短与有无由气温决定
- 含沙量:与植被覆盖情况,河流补给条件,流成内的人类活动有关
- 水能蕴藏量:取决于流量和地势落差两方面
第37讲 区域农业发展
- 黑土主要是在半湿润地区草原化草甸植被下发育的,具有深厚的腐殖质积累和淋溶过程的土壤,厚度一般为30~70厘米,疏松多孔土壤肥沃,是世界上最好的土攘之一。
美国农业的特征
- 农业产值居世界首位
- 生产规模大,机械化效率高,劳动力生产率高,商品率高
- 地区专业化
- 家庭经营
- “石油”农业
第39讲 资源的跨区域调配
- 区域自然资源等赋存量与需求量的差异,以及发展水平的差异,共同决定了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必要性。
- 西部地区天然气储量巨大,而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天然气消费量小,天然气资源得不到充分开发利用,资源优势难以转化为经济优势,发展水平提高较慢。
- 东部地区天然气储量小,经济发达,能源消费量大,而其他能源生产无法满足发展需要,制约经济发展。同时以煤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造成严重环境问题。
- 利用京杭运河进行南水北调
- 西电东送给沿海地区提供充足电力
第40讲 产业转移
- 国内因素:劳动力价格高,国内市场饱和,土地价格上涨,环境恶化。
- 国外因素(发展中国家):劳动力价格低,市场需求量大,土地价格低,避开贸易壁垒。
- 促进区域产业结构调整:发达国家使原主导产业向外转移,使国内生产要素集中到新的主导产业,为产业结构顺利调整创造条件。发展中国家接受产业转移,可以加快本国或地区的经济绪构调整,缩短产业升级的时间,从而加快工业化的进程。
- 促进区域产业分工与合作:国际产业转移使各国可以根据自己的优势条件发展相应的产业,从而促进国际产业分工和合作,推动区域经济的一体化。
- 改变了区域地理环境:产业转移改变了区域的地理景观,产业转移伴随着环境污染的转移和扩散。
- 改变劳动力就业的空间分布:产业大量向国外转移,减少国内的就业机会,常常引起失业人口的增加,而接收地有助于缓解就业压力。
第41讲 一个大洲和五个地区
亚洲
- 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中部高,四周低。
- 气候:复杂多样,季风气候显著,大陆性气候分布广。
- 河流:多发源于中部山地、高原,呈放射状流向周边海洋,水能资源丰富。
- 位置:地跨热带、北温带和北寒带,是跨纬度最广,东西距离最大的大洲。
- 人口稠密:有7个国家人口(中国、印度、印度尼西亚、巴基斯坦孟加拉国、日本、菲律宾)超过1亿。
- 多样的地域文化:不同地区的不同民族,创造了各自的文化,如黄河——长江中下游地区——华夏文化。印度河流域——印度河文化。美索不达米亚平原——阿拉伯文化。
- 经济发展差异:大部分属于发展中国家。其中东亚、东南亚的一些国家,如新加坡,经济发展较快。西亚的一些国家因大量出口石油成为比较富裕的国家。
- 亚洲缺少温带海洋性气候和热带草原气候,分布最广的是温带大陆性气候。
- 东亚多岛山屿、半岛的原因:东亚地处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交界处,两板块不碰撞时,大洋板块因位置较低,俯冲到大陆板块之下,大陆板块受挤压上拱,隆起形成岛弧链。
- 马六甲海山峡是西亚、非洲石油运输到东亚的重要通道。
- 泰国、缅甸、越南是世界上重要的稻米生产国。
- 泰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橡胶生产国
- 菲律宾是世界上最大的蕉麻生产国和椰子出口国
中东
- 阿拉伯人喜爱白色(建筑服装)是因当地气温高,太阳辐射强,白色服饰对太阳辐射的反射作用强吸热较少。
- 两洋(印度洋和大西洋)、三洲(亚、欧、非)、五海(阿拉伯海、红海、地中海、黑海、里海)。
- 以热带沙漠气候为主,地中海沿岸小范围是地中海气候。
- 河流稀少,主要河流有幼发拉底河、底格里斯河、尼罗河。
- 世界石油储量最大、产量和出口量最多的地区
- 主要是阿拉伯人,为白种人。
- 伊斯兰教、基督教、犹太教的发源地。耶路撒冷是圣城。
欧洲
- 阿尔电斯山脉,冰川地貌广布,海岸线曲折,多优良港湾。
- 北部为寒带气候,中部沿海和平原为温带海洋性气候(最典型),内陆是温带大陆性气候,南部是地中海气候
- 莱茵河航运繁忙,多瑙河流经国家最多
- 畜牧业发达,温带海洋性气候,适合牧草生长
- 白种人为主,人口稠密,自然增长率低,多信仰基督教
第42讲 六个国家地理特征
俄罗斯
- 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也是唯一地跨两大洲和东西半球的国家。
- 向东依次是西西伯利亚平原、中西伯利亚高原和东西伯利亚山地。
- 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冬季漫长而寒冷,夏季短促而温暖。
- 伏尔加河:俄罗斯的“母亲河”,欧洲最长河,航运价值大。
- 贝加尔湖:世界上最深的湖泊,世界上淡水最多的湖泊。
- 淡水:河川径流总量居世界第二位。
- 森林:分布有世界上面积最大的亚寒带针叶林。
- 西部受北大西洋心暖流影响明显,东部沿海受千岛寒流及山地影响,温带季风气候范围较小。北部地区北冰洋沿岸是常年寒冷的极地苔原气候。南部深入内陆,水汽难以到达,气候的大陆性最典型。
美国
- 本土有48个州和1个特区。两个海外州:阿拉斯加州、夏威夷州。
- 东临大西洋,西靠太平洋,北临加拿大,南临墨西哥。
- 密西西比河水量丰富,航运发达,长度居世界第四。
- 五大湖是世界上最大的淡水湖群
第43讲 中国区域地理
- 南方地区与北方地区的分界线大致以秦岭——淮河为界,其主导因素是气候(气温和降水)。
- 青藏地区与其他地区的分界线大致是地势第一级阶梯和第二级阶梯的界线,其主导因素是地势高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