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当下,回归现实
我们总是去相信未来会越来越好。当一天24小时怀揣着呱呱啼哭的婴儿,感到烦躁难忍时,心里总想着等他长大两岁就好了;两岁时小家伙以每天尿湿五条裤子的频率挑战我的极限时,心里总想着等他长到三岁就好了;三岁时当那个倔强的小孩因为想喝一瓶饮料撕心裂肺的大哭两小时不止时,心里想着这是他这个年龄特有的叛逆和倔强,等他再长大一些就能听懂道理了……好像问题永无止境,上一个问题还没有完全解决,下一个阶段,下一个问题又接踵而至,而且问题越来越复杂,越来越棘手,直至把人逼到崩溃的边缘。
除了孩子的问题,自己又何尝不是,当有了孩子,想着做全职妈妈多好,孩子可以获得高质量的陪伴,自己也可以和孩子一起成长;当孩子两三岁时,满地鸡毛的生活和自我价值的否定让我终于忍无可忍,心里想着我必须去工作,一切就都好了;当好不容易有了一份安稳的工作,又发现自己好像对这一切并不满意,我应该去更好的平台,需要更好的发展空间……对现状永远不满意,最好的好像总是在遥不可及的未来向我招手。
这一切的根源在哪里?我对此常常深入剖析自己,到底问题出在哪里?为何当曾经期待的那些时光到来,我做着那些曾经期待的事情时,我仍然不觉得开心,总是会有更多新的问题出现,更复杂更棘手的问题源源不断而来。或许么当问题出现的时候,我并没有真正关注当下的问题,把精力和心力投入到这个问题上,而是希冀着更好的事情出现来取代当下糟糕的局面。我害怕,逃避,幻想,不知不觉就忘了问题本身,随着时间的流逝,问题表面上没有了,但是那些积累的情绪仍然堆在心里,得不到释放,所以终有爆发的一天。
之前看岸健一郎的《被讨厌的勇气 》,对于活在当下的描述给了我内心巨大的冲击,打破了我一直以来沉浸的无数美梦。我接受回归当下,关注现实。但是时有反复,尤其是当遇到困境时,除了编织不属于现实的未来去逃避,我好像想不出更好的办法来。只是最近在一些细节的事情上,好像有些微变化,小墨总是在早上的时候不愿意起床,哭闹不止,之前用手机方音乐,用ipad放动画,好像起了一点点作用,但是没有管几天就行不通了,因为他不再被诱惑了,仍然赖在床上不起来。我通常就是烦躁、嘴里一边催促着他一遍各种抱怨,最后不仅仅迟到,而且大家都非常不愉快,彼此心情都不好。显然问题没有解决,我的需求没有得到满足,孩子想要再睡的需求也没有得到满足。我关注到了问题的发生,而且很严重,我也在想办法,于是今天早上直接给他穿衣服,任他各种挣扎哭闹,我温和而坚定,不生气也不抱怨,只是做着,然后把他抱到客厅吃早餐。当然为了满足他的睡眠充足,我晚上特意提前入睡了,尽管他因为生物钟在关灯之后再床上翻来覆去一番才入睡,但是比前几天提前了将近一小时,这算是一个很大的进步了。结果就是他很安静地坐在椅子上吃了胡萝卜和玉米,还边吃边说我很喜欢吃这个大大的胡萝卜。其实当时听出乎意料的,我没有想到他的坏情绪竟然全部消失了,好像前一分钟那个大哭着不起床的孩子是另外一个人。由此我也受到了很大的启发,关注自己的需求,关注问题本身,总是能理性的想到合理的办法,当然温和而坚定,是我的法宝。
关注当下的自己,当下的情绪,当下自己正做着的事情并享受正在做着的每一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