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友广场想法

家庭

2021-09-25  本文已影响0人  年轻的老严

家是一个微小的群体化单位,说微小是因为他只能盛得下几个人,自己成家之后,父母某种意义上讲,可能也已经不再是家人,说这个话不是忤逆,是建立在我们对家的认知上。

最狭义的家,应该是婚姻与未成年的子女。按现在二胎标准,鼓励三胎的政策,这个小家可以最多有五口人,所有的责任、义务都应该是无条件地为这个狭义的家付出,人类是向下看的,或者说所有的生命都是往下看的,对下的义务要远高于对上的责任。

这一点如果把家稍放大一些,把父母一辈乃至还健在的祖辈,都包含进来,这是最富有温情也是最符合中国情理之中理解的家的概念,但这个家里责任和义务就明显没那么无条件了。对未成年子女的付出是不需要什么前提的,但年老的父母面对已经成家的子女,就不需要有太多的牵绊了,连尽其全力这个想法都最好不应该有,尽其情理差不多。有些不必要做的,或者可做可不做的,那就看人了。与孩子的界限感,以及与孩子的孩子的界限感,是要有的。界限感在这个维度的家庭概念里,是清晰存在的,相反,在狭义的家庭里,这个界限虽有,但不必那么清晰。

再说广义的家,那就是家族,三姑六婆,叔伯姨舅,这些都可以认为是家人,这里差不多是最广义的家的概念了,这是家这个概念所能触及的最大化边缘,但正是这个边缘能带来最富温情的感受。这样的大的家庭的概念的构建,可以理解为血缘相亲的一种共性基因保存的纽带,也可以理解为是在面对不确定的世界下,抱团对抗风险的最大化紧密团队。这样的大家庭里,一方出现危机,成员之间的帮助无论是反应速度还是投入能量,都是外界不能比的。

同时,还有一个非常关键的问题,广义的家庭的存在,不但是维系个体的安全感,同时更是维系自体的个体感受的更多方面,简单梳理一下大概可以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1、家族认知度,把这个放在最前面,想说的是个体由于血脉、亲情、以及认知的惯性,对家族成员之间的关注是明显高于外在个体的,那么在家族成员身上所发生的事,自然其感同身受的一面是高于外在的。所以无论是好事还是坏事,诸如家族成员的患病或是有了什么的成就,这些都会成员家族成员能够密切感知的重要信息,那么无论是警示还是激励,这些都会明显高于外在的影响。

2、家族使命感,面对家族自身的血脉基因和文化基因,如果家族的族谱化建设更好的话,这种感觉会更强烈。这种使命感,可以支持个体在自己的位置上更大的投入,进而产生更多的成果。退一步讲,就算成果并不那么明显,但家族的自身约束,对自己的行为还是有一定的规范作用的。

3、家族荣耀感,这个荣耀可以分大小,分层次,姓氏是一个代号,但姓氏背后同样是存在文化基因的,一旦从家族的概念移焦到姓氏上,这种荣耀感是个体行为约束的更大的力量,也是支持其更大投入的动力源。

所以这样看来,狭义的小家的建设,是本能,稍大的一点大家庭的建设,是理性与感性交织下的责任。而那么更大的家族化的维护,则是影响更大,可能成效更多的缩小了的带有社会性的组织。所以,无论是个体还是群体,对这三者的关注,清晰地落实到策略上,为更加良性地构建和谐健康的社会是很有建设性的。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