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产品想法理科生的果壳

社交密集恐惧症

2014-01-12  本文已影响752人  LostAbaddon

  有很多次,我朋友问我,这么多社交产品,你怎么用得过来?

  因为我用新浪微博,腾讯微博,网易微博,推特,人人,开心,Facebook,G+,豆瓣,知乎,简书,而且都有一个大号和至少一个小号。

  在他们眼里,我就是精分的代表。

  PS:这另一方面是因为我曾经在QQ上一人分演两人在群里和大家开玩笑糊弄人,而且这两个“人”的性格差异略大。

  其实,站在正常人的角度来说,同质化产品如此之多,社交需求的强大但真正的社交动力却不足,这导致了一种反而更加孤单的社交密集恐惧症。


  在说到同质化产品很多的时候,可能有人会想到选择障碍症,但其实这和社交密集恐惧症是不一样的。

  如果我是在思考到底是用新浪微博还是腾讯微博,犹豫不定,那这是选择障碍症。但如果我所考虑的是诸如圈子A用的是新浪微博圈子B用的是腾讯微博但我这两个圈子都不想退出所以我不得不用这两个怎么看都一样的产品这样的问题,那这就是社交密集恐惧症。

  本质说来,选择障碍恐惧症是当一个人面对大量选择的时候,发现自己无从选择。

  而社交密集恐惧症,则是当一个人面对大量选择,且不得不每个都选的时候,才会引起的。

  比如说,老一辈人的家里会有很多年轻人看起来是垃圾的东西,但他们就是不肯扔,这就是一种相同类型的心理毛病——留着总会有用的嘛。

  当然,面对海量不得不选的选择,这也只是社交密集恐惧症的一个起因,更深层次的原因是这样的——

  我们面对大量社交类产品,还不得不参与其中,到最后我们却发现我们其实完全和这些社交产品是分离的,产品自己构成了一个生命体,而我们却只是一个看客,于是在洪水猛兽的社交互动面前,我们形单影只,倍感孤单。

  这就好比广场恐惧症,在人口密集或者地广人稀的地方都会让你感到恐惧。

  我们有很强的社交诉求,也有很多可以满足这种诉求的途径,但由于途径太多又不得不都选,反而造成了社交动力不足——分得太散,于是每一样都无法专精。

  从这点来看,大量同质化的社交产品就好比大禹治水的水路,把我们的社交动力都分化,然后各个击破。我们并没有因为有了大量社交产品而更加感觉自己和他人更近,反而因为工具太多而使得自己的社交动力分化瓦解,最后不但没能实现和别人更亲近的目的,反而实现了和他人更遥远的噩梦。

  我们抱着相望于江湖的目标而来,最后走进相忘于江湖的囧境。

  这倒不能说是科技的冷酷无情,真要说,只能说是科技被滥用的下场。

  我们的每一款同类型产品都没能在真正意义上增进人们的交互,其本质只是让人们面对更多一项选择。而如果这款产品还通过各种营销手段来吸引某些圈子在其中成立,那么人们就逐渐从选择障碍的笼炉跳进社交密集的地狱。

  但人们又是一种具有很强群体归属欲的生物。当你离开群里一阵子后,自然会希望重归群体——除非真的是足够久,久到你已经真正习惯了一个人,那就另当别论了。但相对于后一种的隐士,前一种的普通人毕竟更多一点。

  于是当我们看到又一款新产品出现,上面还有一个希望加入的圈子,这样的境遇的时候,我们就会被这款新登场的产品所吸引,于是进一步加剧社交密集恐惧症。


  社交密集恐惧症的后果,就是你在现实生活中会让别人在社交产品里找你,比如在QQ上找你。而当你坐在电脑前或者拿起手机,则会厌倦所有这些社交产品上传来的消息,也会懒得去参与那如水流一般不熄的TimeLine。

  光是浏览TL就花费了你大量的时间,于是你的社交将只剩下浏览大量无意义的内容,而对于真正需要社交来完成的人际交互,则会懒得去进行。

  一方面我们被社交产品带来的海量信息所淹没,另一方面我们却其实什么信息都没有得到。

  更不要说人际交互了。

  社交变得只是纯粹地在TimeLine里游泳。


  当然,这倒不是说这就是什么大问题。

  除非是重度社交产品依赖的患者,否则你大可只专注一款社交产品,只是用一个号。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