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饮食史中品读人类的兽性和善良

2020-12-09  本文已影响0人  曲润链

题目: 《在饮食史中品读人类的兽性和善良》

作者:曲润琏

时间:20201206

围绕人类的饮食,进行的科学和文化研究,妙趣横生。

原始人类和古时各国人类,如何以植物和动物为食,如何发展农业,进一步农业和土地和粮食如何构成经济基础,再进一步影响到社会阶层、政治结构、军事力量、文化差异,整个过程,是人类进化史、人类社会发展史的重要组成部分。

饮食科学,混有太多文化要素,和风俗色彩。而且,这门科学仍在不断发展中。今天被认为属于饮食科学的个别内容,很可能,100年后会被认为是错误的。风物长宜放眼量,对当前的科学界的暂时结论,不要盲目相信。

透过人类饮食史,可以清晰看到,人类身上,充满了兽性。从含毛茹血的远古,直到今天,仍未大变。人类对自然界,对其他生灵,很残忍。对同类,也很少手软。这是主流。

据说梁漱溟九十多的时候,有一天喝菜汤时,礼貌地请保姆帮忙倒水,一次又一次。后来保姆终于恍然大悟,原来菜汤太咸了,需要一次又一次加水冲淡它。

为什么人类要强调善良的重要性呢?因为缺善良啊!善良就是水,而我们的兽性就是盐。林则徐把“制怒”二字挂在墙上,恰说明他仍经常发怒。如果他已经不会怒了,或许应该改挂“男儿贵能为国怒”,来鼓励自己啦。

兽性与善良,是阴阳的两面,缺一不可,平衡和谐为要。这本身也像饮食科学中蕴含着的道理,偏食,是不得健康的。

其实,善良,同样藏在人性深处。即使对动物的善良,有时也会温暖人心:英国历史学者菲利普-费尔南多-阿梅斯托的一个朋友,小时候养了只袋鼠当宠物,袋鼠被放归野外后还时常回来看他,它会爬上屋子的阶梯,敲他的房门。

【部分内容和故事,参考了几本书。推荐两本:《食物如何改变我们人类和全球历史》(英国,菲利普 费尔南多 阿梅斯托 著),和《世界历史上的农业》(美国,马克 B 陶格 著)。相比之下,《撼动世界史的植物》(日本,稻垣荣洋 著),就一般了,不看也行】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