罚应得法
180211
开会迟到,是一个世界性难题,无数公司为此设立了奖惩制度,却始终无法有效地遏制。可是当一个新来的办公室主任把迟到的人的椅子搬走,让他们站着开会后,迟到的人数就迅速少了下来。
为什么这位办公室主任能迅速地解决开会迟到这一问题呢,因为他经过仔细观察,洞悉了迟到的职员的心理,找出了原来奖惩制度的缺陷,对症下药,最终解决这一难题。
对于原来迟到的人来讲,他们迟到会被降低年度评分,可能会被扣工资,更可能给老板带来不好的印象,从而失去升职的机会。这对那些富有上进心的职员来说是可怕的,但是对于那些迟到的人来讲,他们能做到开会迟到本身就意味着他们并不是那种想着进步的人,而是一群安逸懒散的“混子”。对于他们而言,这些惩罚并不能戳到他们的痛点。他们本来就不抱着进步的打算,迟到扣的奖金也不伤大雅。因此,开会迟到便成了“顽疾”。
可是办公室主任的新规定改变了这一切。原来对于迟到的职员来说,他们虽然迟到,但是迟到后却还可以安然坐在椅子上,和没有迟到的人享有相同的地位和权利。可是办公室主任悍然出手,毫不留情地剥夺了迟到的人的座位,让他们不得不站着开会。这等于赤裸裸地剥去了迟到的人掩盖自己的外衣,直白地告诉他们:你们不配享有这样的权利与地位,你们与未迟到的人不是同一种人。让他们站着开会不仅刺激了职员的自尊心,还让他们的懒散安逸屈辱地直接暴露在同事和他们自己的眼前。职员们可以不升职,可以被扣钱,但作为成年人,而且是有正当职业、与同事相处的人,自尊心是他们伤不起的。这一惩罚措施快、准、狠地戳到了他们最敏感的地方,于是他们终于记住了教训,他们的自尊外衣无法再掩盖他们的低能,开会迟到这一难题便迎刃而解了。
究其根本,无论是“奖”还是“罚”都是抓住人的心理,直击人内心的欲望,用欲望为动力驱使人做或者不做某事。既然要直击心灵,就要找准敏感点,果断出手,痛击人的内心,一击致命,才能更好地起到驱使他人的作用。这便是奖罚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