挑战600天
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转眼间,第三期300天的“一起写吧”写作挑战就在前天截止了,我一看我的小打卡天数是299天,又一次与“榜上有名”失之交臂,不免有些遗憾。
坚持就是最大的成功!最近600天内,真正没有日更的就一天,那一天在忙着做课题的资料,我允许自己空了一天。其余都是因为在简书上日更了,但在微信小打卡上或忘记更新了,或因网络问题来不及粘贴了。就这样,两年的挑战都因这样的问题而挑战失败了。
但是,在这599天中,每一天都在简书上留下了自己活动的印迹。虽没有什么惊天动地的创举,但是认真审视自己的每一天。课上的语言,课下的交流,生活中的点滴,因为有了书写,多了一份不随意,犹如女人因为爱美,让自己的生活精致起来。
写作,现在已成为一种习惯,就像吃饭睡觉一样自然,哪一天不写会浑身不自在,所以,多晚都要在电脑旁敲完这些字才舒坦。现在的坚持已没有“辛苦”之说。甚至还可以说是充满了乐趣的。对,是一种乐趣了。
写作,让我在总结与反思中成长。每一次学校的活动、班级的活动,我都一定会把活动的过程诉诸笔端,并总结哪些环节让自己怦然心动,哪些环节让学生收获满满,为什么会有好的结果?哪些环节是多余的,是没有教育意义的,下一次可以怎样改进。来一次复盘,让自己更清晰活动的意义,更理性地对待每一个活动的设计。
写作,记录生活的美好与感动。春天,我喜欢记录下草长莺飞的生机;夏天,我喜欢记录下清水芙蓉的清凉;看到孩子们的进步与可爱,我会忍不住写下来;看到老师们的努力与进取,我更会把这份感动写进一个个文字里……这样,我的生活都被美好与感动包围了,过后翻看这些文字时,又会再一次被美好点燃。
写作,更是与自己的对话。每当遇到不开心的事,一一用文字书写下来,就是一次最好的倾诉。写完,把心中的垃圾倒干净,全身轻松,心灵像清泉一样纯净。不管多大的坎,似乎也可以轻轻跳过。内心有了空间,也就接纳了自己的坏情绪,宽容了别人的不足,天空自然变得晴朗了起来。
写作,学习的整理与备忘录。我们大多数人外出培训学习时,激情澎湃,想立刻马上大干一场,可是回来几天后,忘得一干二净,带回来的笔记更是不会去瞄两眼。当哪一天想用时,却再也找不到那凌乱的笔记了。有了写作的习惯后,我会把每一次的培训学习按自己的思路整理出来,再写上当时最真实的感想,分门别类发表在简书上。当哪一天要找时,好不费力地又可以重新学一遍。
我们看书也是这样,刚看完时是最有感觉的,就应该把这种感觉及时记录下来。这本书的主要内容梳理一下,书中印象最深的人评论一下,对自己的启发也不要忘了写下来。记录的过程也是梳理深化的过程,边整理边理清了自己的想法,也对这本书有了更深刻的理解,自然对看过的书有了更丰富的收获。有时间时翻看一下,原来这本书如此精彩,当时还有这样独特的理解,为自己的那份真实感动。
600天,如何坚持下来的?
可能很多人,最想问的就是这样一句话。说毫无困难,那是假话。困难肯定是有的,并且还不小。最主要的是在前期,还没有养成习惯的时候。会有一种负担,天啊,上班这么累了,还要完成日更?特别是碰上自己有很多任务要完成的时候,比如学校或县里安排了公开课、讲座时,有时还有其他自己选修的课程作业要完成,真想有三头六臂。但是,没有三头六臂,也得一件一件做,所以,我经常会在晚上零点到来的前一分钟完成提交。
还会遇到的困难是不知道写什么,在前期确实是会有这样的困难。自己的生活也就学校、家里,除了写学生,就是写女儿,还有什么可以写得呢?其实还有很多可写的,只要你会去思考。学校就有写不完的事,课堂、作业、学生,还有各种活动……而每一个话题又有写不完的内容,比如学生,班上有50多个学生,每一个人认真观察都会有故事,有启发;一天有好几节课,每一节课都是不一样的,都进行记录和反思,几千字也是写不完的。所以,“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不是没有写作的内容,而是看自己是否足够用心去观察与思考。
还有一个困难,就是处理家务、带娃与写作的矛盾。其实这是一个时间管理的问题。培根说:“合理支配时间,就等于节省时间。”比如,我知道我晚上要写作,那么中午我会把家里的衣服洗干净及其他家务提前做好,下班后全身心陪娃玩,定好时间给孩子洗澡、读故事,基本上10点前可以把这些搞定,剩下也就专心自己的日更了。
所以,在日更的前期,肯定要靠一种信念来支撑。“我可以的!”“咬咬牙就过去了!”不断给自己正能量暗示,慢慢地,自己还真是挺过来了。
日更600天带来了哪些变化?
写作水平提高了吗?我感觉没有,并且对把自己写的东西公之与众有一种恐惧,已没有初写时的无知者无畏,害怕自己写不好,也真实地感觉自己写不好。觉得自己读得书少了,语言中没有文化的含量,没有思考得深度。我想这也可能是好事,因为有了芥蒂,才会更慎真地写下每一个字,会把更多的时间与精力放在阅读与实践上。“做的精彩才能写得精彩。”朱老师的这句话永远都是真理,我们只有真心为学生着想,想得够深、够真,才能有汩汩的文字流淌出来,去滋润与丰厚每一个读者的心。
写作,已成为我生活的一部分,我要用心经营好这份热爱,让其成为更美好自己的一个助推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