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书作家文学梦

读《庄子·天道》想到的

2020-06-11  本文已影响0人  鸿蒙沐阳

桓公读书于堂上。轮扁斫轮于堂下,释椎凿而上,问桓公曰:"敢问,公之所读者何言邪?"公曰:"圣人之言也。"曰:"圣人在乎?"公曰:"已死矣。"曰:"然则君之所读者,古人之糟魄已夫!"桓公曰:"寡人读书,轮人安得议乎!有说则可,无说则死。"轮扁曰:"臣也以臣之事观之。斲轮,徐则甘而不可,疾则苦而不入。不徐不疾,得之于手而应于心,口不能言,有数存焉于其间。臣不能以喻臣之子,臣之子亦不能受之于臣,是以行年七十而老斲轮。古之人与其不可传也死矣,然则君之所读者,古人之糟魄已夫!"

齐桓公在堂上读书,轮扁在堂下砍削车轮,他放下椎子和凿子走上朝堂,问齐桓公说:“冒昧地请问,您所读的书说的是些什么呢?”齐桓公说:“是圣人的话语。”

轮扁说:“圣人还在世吗?”齐桓公说:“已经死了。”轮扁说:“这样,那么国君所读的书,全是古人的糟粕啊!”齐桓公说:“寡人读书,制作车轮的人怎么敢妄加评议呢!有什么道理说出来那还可以原谅,没有道理可说那就得处死。”

轮扁说:“我用我所从事的工作观察到这个道理。砍削车轮,动作慢了松缓而不坚固,动作快了涩滞而不入木。

不慢不快,手上顺利而且应合于心,口里虽然不能言说,却有技巧存在其间。

我不能用来使我的儿子明白其中的奥妙,我的儿子也不能从我这儿接受这一奥妙的技巧,所以我活了七十岁如今老了还在砍削车轮。古时候的人跟他们不可言传的道理一块儿死亡了,那么国君所读的书,正是古人的糟粕啊!”

从中我们不难看出,文章表达的意思是阐释出世间的有些真理只可意会意不可言传。庄子借轮扁之口道出这样的基本事实:

即通过自身实践所领会掌握的事物的本质,是很难用表面化的语言文字表述出来的。那些已经不在人世问的古人所留下的字句。

肯定没有完全反映出他们当时的实践心理感受和对事物本质规律的认知。

因此圣人所留的书籍文字不过是糟粕而已,并描述通过自己安装车轮的得出的真正关键认识的实践感受。

庄子寓言中这种可以形诸于外、传诸别人后世的语言文字和书籍理论等正是理论智慧的体现,如同轮扁那样在通过自己做车轮的实践操作中领悟到的、却不能用言语表述出来的“得之于手而应于心”的诀窍关键,正是实践智慧的体现。

轮扁斫轮的寓言和它紧承的那段文字相与为一,前者在于世俗所珍贵的他不认为珍贵,原因是所珍贵的对象不是真正珍贵的。

从人自身来说,知者不言,言者不知,而意不可言传;那么,世俗珍贵的所谓表意的书不就是非珍贵的吗?

后者在于思想的精华得心应手,口不能言,既然如此,能言而行于文字的书不就是糟粕吗?

二者以“书”为关锁,以抽象议论和形象的寓言相互照应,标举意不可言传。

但二者不是绝对同一,所谓“知者不言”与“口不能言”显然具有不同的内涵。

这里,庄子言意说的理论根据都不是终极性的。

后者经验性的比况因其片面而显得力度不足。而前者停留在主观判断上,所谓“为其贵非其贵也”是世俗与他之间的认识差异,其中无疑存在认识标准的问题,庄子以“知者不言,言者不知”为认识标准,把二者对立起来,认定的是知道者不言,对言道者持批评的态度,无形中把世俗的认识标准确定在语言表象上。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