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想法

不容易,就慢慢的

2020-02-16  本文已影响0人  钱向雷

我们平常触手可及的温暖,却让一场疫情搅得人仰马翻。

心心念念的2020刚开局,就布了一张十面埋伏的魔幻大阵。

以武汉为圆心,震动了整个中国。

从中央到地方,步步为营防范一切可能。

事关你我,没有一个人可以置身事外。

2月10日,很多城市开始陆陆续续复工。

这一年终于艰难的重启了。

有人说:“以前,从来没发现大家如此热爱工作。”

无论是假期呆的足够长,还是生活所迫。

你还很幸运,可以戴着口罩呼吸着空气。

有些人,走了就再也没有回来,甚至没有留下只言片语。

等到家人手中只剩下冰冷的骨灰盒,每一个生动面孔的背后,都有一个家庭跟着支离破碎。

个中滋味,想起就悲伤逆流成河。

这是一个流行离开的世界,但是我们都不擅长告别。

相聚离开都有时候,没有什么永垂不朽。

他们有谁?我想你找到生命的意义。

              最不可能出现的可能

北京首例新冠状肺炎患者,50岁,一位坚持跑步,锻炼身体,热爱生活的人。

被感染的前一个星期,他还在各地出差:武汉、上海、郑州、北京。

2019年12月31日,他做了三言诗《致谢2019》:

听蝉叫,落日笑。尘寂寥,尚古道。

西风摇,寒未了。曲愁扰,鸿图耀。

北京今年的第一场雪后,他赋诗《桃花雪》:

平凡如初夜飘雪,酒色财气道守安。

桃花念欲坠青云,终将又爱济千帆。

1月27日中午,公司同事和他联系,他表示自己在康复,不久应该可以出院。

然而,就在当天晚上,他走了。

他坚持运动,心态乐观。这一些的前提,都有着极其优越的先天条件。

当命运之神到来,他却没撑过去。

他可以有更多的诗歌要写,更多的点赞等着他,就这样晚了。

来不及拥抱一下家人,来不及说一声抱歉。

                  何辉,何等光辉

2月3日下午,何辉去世了,因为新冠状病毒感染。

他是一名武汉志愿者,54岁。

除夕前几天,武汉征集志愿者车队,他自告奋勇、义无反顾的报名参加了。

他说:“我有一份力量,就要出一份力量。”

他被安排接送医护人员上下班。

忙活了一周多,大年初五,他感觉有点不舒服,咳嗽、发烧。

“我可能被感染了”他告诉家人。

他把自己隔离在家中的一个房间里,家人做好饭,给他送过去。

一边为他找医院,但每个定点医院就诊的人都很多。

等到他终于拍上胸片时,显示双肺发白。

很快,他被确诊了,双阳。

他住进了同济医院,插了氧气管,自己吸氧,能自己解决的不愿给医护人员找麻烦,坚持自己上厕所。

有很强的自我意识,要和病毒抗争到底!

只是,病情越来越重。

2月2日,医院安排何辉转院。

家人送他上了救护车。

谁也不知道,那是他们最后一面了。

文人墨客以身殉名,科学专家以身殉知,大丈夫以身殉功,凡夫以身殉家。

何辉从来没想过,他会半途而废,倒在半路。

他的热血还在继续,在每一位英雄身上奔腾不息。

                      最后的最后

前几天我在韩寒的《一个》APP上看到一句话:

时代的一粒灰,落到个人头上,就是一座山。

疫情的一粒灰,落到你的肩上,于是有了各种各样的离开。

我们再也叫不醒他们,只有诉说着部分人的英勇事迹。

1017牵扯着我们每个人的心,辗转反侧夜不能眠。

就是想和你说说,请牢记专家建议!

因为复工的你要知道:

你回到家,可能不仅仅是你,还有可怕的它。

所以身心健康,做好个人卫生至关重要。

当我一个人孤单的向前走,我看到一群人拿着火把向我走来,人民的战争就不再可怕。

我还是会相信,星星会说话,石头会开花,穿过夏天的栅栏和冬天的风雪过后,我们终会抵达。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