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写作吧!(张淼)春梅书房琴谱

由douze notations谈二十世纪作曲技术(日更二十11

2018-11-13  本文已影响89人  ff2f03dc388d

布列兹的十二音创作非常有其个人特点:

1.总的来说,他的十二音运用十分自由;

2.十二音音列的呈现常与固定织体进行结合;

3.他所截取的动机通常是有意向的。

就《douze notations》来说,用同一套十二音音列写出12首短作品,每首都用不同的发展手法、不同的织体,展现不同的情绪效果,是非常见功力的创作方式,作曲界的炫技方法之一就是这种——用尽可能少的材料发展出尽可能多的内容。

在这些方法中,布列兹展现了他非凡的想象力:

“连横为纵”

douze notations-1 节选

滑奏与音块:反正都是十二个音,索性一起弹下去

douze notations-2 节选

固定低音

douze notations-4

卡农

douze notations-6 节选

甚至在十二音作品中出现了“和声”现象:如果说第三首可被称作十二音作品中的“帕萨卡利亚”,第六首可以被称作是十二音作品中的“二部创意曲”,那么第八首就可以被称作十二音作品中的“和声前奏曲”。

douze notations-8 节选

装饰音的运用:

douze notations-11 节选

这套作品一共十二首,在布局上也有一定安排。速度上,快慢穿插安排;情绪上,抒情性曲目和节奏性曲目穿插安排;织体上,“和声性”技术和“复调性”技术穿插安排。十分合理。

该如何看待十二音技术等二十世纪作曲技术呢?

首先没有任何一种技术可以被标榜“好听”“难听”,技术就是技术,它不具有情感色彩。

那么,技术展现出来到底是什么形态,关键就在于“怎么用”。

技术的用法,在最初还是技术层面的问题,当底层的技术到达一定程度,实际就上升到观念/美学层面的问题了。而当观念太远地偏离自己所掌握的技术,那么技术又阻碍了表达,需要做出调整甚至革新。

此所谓江湖流传的“眼高才能手高”。这里我们不谈观念的“高低”,只说技术与观念需要相适应。当我们的观念还没有触及到“逻辑”“形式”这些领域,那自然欣赏不来这个领域的作品(这里的欣赏不止是听),比如韦伯恩的大部分作品。

那么,抛开“逻辑”“形式”领域,只在“可听性”的领域里,二十世纪作曲技术依然有其用武之地。技术从来不是阻挡听众的“孤芳自赏”的大门,观念才是。观念在哪,技术就在哪。

不要拒绝任何一种技术,收下更多的技术“小弟”,让观念“大哥”的队伍更加壮大。观念带领技术,感性牵着理性,音乐会越来越丰满,越来越有路可走。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