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晨三点的上海大学
想要成长,至少得要主动。
成长
再有两个月就是来上海两周年了,技术没有感觉出很大的进步,但对工作认识,好比从0到1的改变。相比传统的大企业某星,大部分员工按部就班的做着没有什么难度,一个人的工作内容几乎在入职那天起就基本上确定下来,做的都是从上而下的任务安排,没有想过为什么会有这些任务,为什么要这么设计,为什么...
就目前为止,创业型公司带让我感触最多的体会就是主动。
主动帮助理顺清晰思维。主动和产品争论PRD设计是否合理。个人一般会这么思考,如果产品为达到目标提出了方案A, 而我一般会直接对方案A去思考下一步如何实现,从来没有认真思考过方案A是否有问题,是否合理,是否存在其他更优的方案。如果我提出了方案B,我一般也不会去跟产品去争论。但是现在经常看到同事跟产品去争论,甚至是直接提出这样做是不合理的。我觉的有争论,表明对一个事物首先是经过思考,主动的深入思维,并且对于自己认为好的方案要主动的提出来,且对于自认为不好的方案A进行主动的反驳。其实在争论之前,方案A和方案B都可能不是最好的,但争论的意义就在于争论时大脑是主动思维过程,会进一步把理清思路,发现自己没有考虑到的角度。对于一个点,想尽各种办法来发散思维,找到角度。当然争论是要注意方式方法。
在靠颜值打天下的央视主持界,白岩松犀利的找到录播和直播的差异:直播更靠实力。提前磨练自己的基本新闻素养,在香港回归的直播中一举成名,奠定直播界一哥的位置,成就了当时无可替代的地位:央视所有直播都由老白来主持。主动思考自己擅长的领域,然后默默耕耘,等风来。
主动帮助构建更高格局。工作中当自己的任务完成之后,要主动的去了解其他人在干嘛,其他人做了什么,其他人遇到的什么问题,又是怎么去解决的,他人的思路是什么;如果还有精力,主动的了解下一个团队中其他组在做什么,怎么做的,思路是什么,如果让自己做,能做吗。当主动去思考这些事情的时候,并尝试去行动的时候,才可能一点一点的去看清整个团队是在做什么,方向是啥,自己在这其中扮演的角色是什么,逐渐的把自己的格局,从把自己分内的事情做好提高到,思考所做的事情在整个团队中的意义的层面上来。然后能清晰的看到整个项目任务的一步步推进,是怎么做到稳步的推进,以及站在整个团队的角度要思考哪些问题。这样,自己的职业道路才能看的清,走的远。
凌晨3点的上海大学主动帮助发现不同世界。主动,让我发现了凌晨3点的上海大学是什么样的。2018年12月15,周五下班后,走进一间自习室,瞬间心情舒畅,世界和平宁静,发现周围坐满了在准备考研的同学。说时迟,那时快,一个不走寻常路的想法冒了出来:今晚我要成为最晚离开这间教室的人。接着打开心爱的一本书xx,等这本书看完的时候,发现已经是凌晨两点半了。竟然发现右面还有一个同学,一身黑衣,头发精神的直立着,心无旁骛的学习着,看来我要再看会了。很快,半个小时过去了,已经是凌晨3点了,这时一件超乎想象的事情发生了,在寒冷冬日的凌晨,旁边的这位考研同学谈下睡着了。我表示放弃那个不走寻常路的想法,起身朝着教室外走去。我以为其他教室应该都走完了吧,教室外的走廊也应该不会有背记东西的同学了吧。然后另个一个差异接着一个差异的发现,虽然人很少,但总有一些教室还有同学,走廊上总有同学,在学习着。然后我下了楼梯往西门的方向走去,到图书馆前的时候,发现还有人在谈情说爱,快到西门的时候,还有一些买醉的同学踉踉跄跄的往男生寝室楼的方向去...是我按部就班的工作做的太久,还是这个世界原本就是这样精彩,而我从不曾发现。
主动的思维,让你在面对众多贩卖焦虑的自媒体文章面前不再陷入沉闷,注重自己的当下。 让你思考问题时更有格局,让你在这浮躁喧嚣的世界找到稀有的宁静。
2019-01-05 于上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