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舱和头等舱的差距到底在哪里?

2018-02-28  本文已影响0人  Dr方木
头等舱环境

出差旅行,常常会选乘航班。飞机的机舱一般有三种:头等舱、商务舱和经济舱,其票价依次递减。

一直以来,我从未坐过头等舱或商务舱(即便是国内外的因公出差,自身的级别也还不够),甚至也没怎么想过。毕竟离驾驶室越近的座位,它的票价就越高,这会让很多普通人产生望而却步的“自觉”,包括我自己。

年后返京,第一次“被迫”乘坐了一回头等舱,起因是航班延误,改签时段的经济舱没有余票了。无奈之下,我只好以5000元的价格购买了当次最后一张从成都至北京的国航头等舱票。上机后才发现实乘的是商务舱(不知为何,头等舱没有乘客,全被安排到商务舱了),心想年后春运一票难求,且两舱价格相同、服务待遇无太大差异,便没有多问(后文仍以头等舱为叙)。

因私出行,买高价的机票到底值不值?自个儿掏腰包,确实有点心疼这小贵的票价。但是落地北京后,我立马不这么想了。因为这五千元的旅行体验,让我真切明白了一些不曾深思的事情。


1

乘坐经济舱,通常的旅行过程是这样的:

1、到达机场后,自行排队办理登机手续(自行办理值机或无需托运除外);

2、拿到登机牌后排队过安检,一般会因为人多耗时较长;

3、到达登机口的休息区候机,旁边设有公共座位、饮水处和卫生间;

4、依次排队检票,开始登机;

5、飞机航行期间,因经济舱空间较为狭窄,所以活动很受限。

6、正餐通常2种选择,饮料茶水多种供应,无自主调节的娱乐设备;

7、飞机安全落地后,依次排队下机;

8、陆续搭乘摆渡车离港,前往取行李区或转机。

头等/商务舱与经济舱的乘机体验差异较大,前者主要体现于:

1、安静雅致的柜台办理区。办理区域设有休息椅,单独设置在嘈杂机场的某个小区域。

2、快速便捷的安检通道。头等/商务舱走绿色通道,几乎不排队,非常省时间。

3、宽敞别致的候机区。休息区设在室内,含带早餐和电脑上网,像个咖啡厅。

4、登机不排队。头等舱乘客直接验票,走与经济舱不同的通道。

5、舒适贴心的飞行旅程。多种可口的饮食和甜点;提供电影/音乐/读书的休闲项目;自由调节并能全身躺下的舒适靠椅,大大减缓了飞机穿越湍流的颠簸感;还有美丽空姐一路的悉心照顾…

6、优先下机,优先离港。头等舱的乘客先下机,乘坐专用摆渡车最早离港。

记得在柜台办理头等舱手续时,我的托运行李上多了一张红色醒目的长条,上面印着一个英文单词:Priority(优先),直到最后取行李时我才觉察到。

显然,头等舱的乘客之所以能享有一系列的优先权,以及在饮食、休闲、舒适度、甚至安全等更加专业优良的空乘服务,是因为他们付出了相应的价格成本,购买了相应的旅行服务。

这次乘坐头等舱旅行,我的一个深刻体会是

头等舱和经济舱的最重要的体验差异在于——priority (优先权)。

2

飞机的头等舱、商务舱和经济舱,虽然是这种交通工具座次的简单划分,却是社会三六九等的真实现状下一个司空见惯的缩影。比如,贵族学校和普通学校之分,国际顶级医疗和县级医疗水准之分,别墅与商品/公租房之分,宝马车与自行车之分……

你的购买力决定了你乘坐舱位的级别,也决定了你所属的社会阶层。于是,头等舱成了达官权贵的专属区,商务舱成了社会精英的专属区,经济舱成了普通百姓的专属区,这仿佛是不言而喻的事实。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你脑子里可能突然闪现“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念头,因为你觉得这不公平、不合理,甚至不服气,你偏要花上几千上万元坐一回头等舱,跟那些富人们“平起平坐”,享受一次优先权。但问题是:你是否有足够能力做到每次出行都乘坐头等舱?反正我很清楚自己的答案——不能,至少现在还不能(尽管我从三等区"误闯"入过一等区,并感受了到巨大差异)。

曾有人写文章说:相比经济舱的普通乘客,头等舱的人们总是着装精致、谈吐优雅谦逊、安静地休息或者读书。越是成功的人士,越是喜欢抽时间读书与思考,即便是短暂的飞行,这是两种舱位的乘客最大的区别,长此以往也决定了二者舱位的所属区。我旁边的乘客就是一位衣着绅士、面相和善的中年男子,带着一副文绉绉的眼镜,他似乎很疲倦,除了吃饭一直在闭目休息,本打算和他聊聊天,怕打扰就放弃了。

其实我也很不甘于被归为经济舱区,但是我不得不接受这背后的实事。或许我们应该大胆问一句:TMD我想要“换个社会阶层”,该怎么办?

查理芒格回答了这个问题,他在《穷查理宝典》书里一针见血地指出:“如果你想拥有一样东西,最好的办法就是努力让自己配得上它!”

由此,我的第二个感悟是:

头等舱和经济舱之不同选择,不仅是旅行的优先权问题,还能明显折射出个人地位和社会阶层的差异性。

3

不过,我最想问的问题是:为什么那些人会被归为头等舱的专属区,到底是什么决定了他们的社会优先权。

是因为他们特有的优秀品质吗?是因为他们的社会财富?还是因为他们的社会权位?

NO!这都是结果或者表象。我认为归根结底是——因为他们创造的社会价值!

行业没有贵贱之分,在细分的现代社会,干一行爱一行的人群是必需的、也是值得尊重的。但是我们也不得不承认,不同行业所创造的社会价值是有差异的,有的甚至是巨大的。

举个例子,没有善良勤劳的清洁工,就没有城市街道的整洁干净;没有术业专攻的科学家/工程师,就没有推动社会进步的科技和产品;没有敢闯敢干的创业者/CEO,就没有社会财富的积累、工作岗位和政府财税的增加。

可是,清洁工、科学家、创业者和管理精英,他们的行业虽无贵贱之分,但是其创造的价值大小是很不同的。这种创造价值的判断标准,从可替代性、可持续性、影响力度与广度(为他人/行业提供助力)、社会财富规模(GDP)等方面能够给出明显的答案的。

回到刚才的问题,头等舱里的乘客大多是社会精英(成功)人士,比如一个公司的老总或CEO。在他带领下公司产生的社会财富(如解决就业、缴纳税收、提供社会必需品等),比一位勤劳善良的清洁工所创造的社会财富(如街道清洁、睦邻友好)要多得多,因为前者具有不可替代性、影响范围更广更深。

如果我们仍不接受头等舱乘客因为多付了些钱,而享受某些社会优先权的话,不妨试着这样想:我们正在使用的机场场地、飞机设备、航线地勤等所有基础设施,那些乘客可能就因为比我们多纳税而多贡献了几分,他们也因自己的正当劳动得到相应报酬,于是具备了长期乘坐头等舱的能力。对于那些真正创造社会财富的人,我们应该少一些仇富心思,多一些自省和向对方学习的心态。

社会的平等性与公平性

从这个角度看,我突然明白:社会的三六九等的划分,果然有其存在的积极意义,即表面看似不公平的公平性。如果你能理解“世界上最确定的事情,就是它的不确定性”,那你或许也能够理解“社会的公平性,恰恰体现在它的不公平性”。

因为贵族教育、顶级医疗、别墅豪车、声誉与影响力……还有航班的头等舱,这是客观存在的事物,人人都有机会拥有,为何上帝偏偏让他们获得呢?答案是凭自身实力,如果你创造的社会财富/价值越大,你就越有机会享有那些“优先权”和“特殊权”,这是再公平不过的事情了!就如同在中国,优秀杰出的科学家会拥有所谓的“政府特殊津贴”一样。

于是,这次旅行给我的第三个感悟便是:

头等舱的优先权、社会阶层/地位的自然划分,很大程度上是由个人创造的社会价值的大小决定的。

用财富大小和贡献价值来确定一个人的社会阶层,也许是最合适的、最公平的事情,因为它不是不劳而获的象征。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