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散文美食

清明味道

2017-06-22  本文已影响0人  阿一89

细雨蒙蒙时,清明节气到。

说来也巧,每年清明节都会遇上雨天,或倾盆大雨或牛毛小雨,颇有几分烘托“欲断魂”氛围的奇异色彩,小时候只会抱怨遇到下雨天去扫墓爬山涉水特别麻烦,到现在,只觉得心里一阵苍凉,那些静谧的祖宗的灵魂,竟然已在苍茫的山野里休眠了千百年。变化的是流逝的时光,变化的是成长中的我们,而不变的,仿佛只有那些在节气里跳跃在舌尖上的味道。

我家每年清明节扛上山祭祖的标配之一,就是一头份量十足的烧猪。说是烧猪,其实就是烤猪,选一头自小食稻糠薯叶长大的乳猪,约二三十斤重,剃毛去脏器,细细清理干净,放入加了食盐、白酒、酱油、豆腐乳、五香粉、蒜泥、姜丝、麦芽糖等配料的酱汁里浸泡一晚,而后找干净的毛竹杆四仰八叉地把它撑起来,放入特制的“烧猪窑”慢慢焖熟,等到皮脆肉香,厨子大叔随手再给乳猪刷上一层明晃晃的蜂蜜、撒上一把熟芝麻,这就算完工。刚出“窑子”的烧猪红彤彤、香喷喷,油汪汪,连它身上掉下来的芝麻粒儿都让孩子们忍不住捡起来往嘴巴里面送!

常听别人说,吃了艾粑粑,才叫过清明,然而,在我们家,清明时节常见的吃食不是“艾粑粑”,而是一种叫做“鸡番粿”的食品。这粿,形如一个个巨大的饺子,雪白的皮儿,背脊上一溜烟儿起伏的花纹,像那威风凛凛的雄鸡鸡冠,所以得名“鸡番”粿。这种粿的奥妙在于皮子,雪白绵软、微微弹牙,食之唇齿间品出一股大米的清香,把一个粿拿在手中,在光照之下竟透明到看得清里面包裹的是何等美味。据说这别致的粿皮是由面粉和晒干的米饭磨粉按一定比例调配而成的,而且要用开水趁热和面,分成一个个面皮剂子,然后把冬笋、粉丝、香菇、木耳、香干、萝卜、猪肉末等混合馅料炒香、调味,慢慢地填进皮子里,包好,压花,然后上锅蒸熟即可。和面的比例和馅料的滋味全靠厨子的经验,稍有差池,味道可就逊色不少。

在家族里,只有年纪较大的叔公叔婆那辈才有资格亲自操刀做烧猪、包鸡番粿,我们这些小的们只能帮忙抬水洗碗、刷锅打打下手。清明节气家族集体上山扫墓期间,我们这些小辈总是特别勤快,任由长辈差遣干活,就算平时再懒散,这个时候的我们总是判若两人,因为我们折服于味蕾上的“福气”,我们敬重老一辈人做出的美味。将这些美食摆放到祖宗坟前拜祭的时候,老老少少的神情都非常认真,我们总相信,老祖宗看到这些好东西就会显灵庇护子孙后代。

清明节,祭祖祈福,一扫心中烦思杂念,愿逝者安眠,活着的生灵继续如愿走好生命中的每一天。清明节饮食的味道,鲜美、别致,舌尖上依稀品尝出的是老一辈们的辛劳汗水,而他们这份对生活的热爱、对未来的乐观也将由我们年轻一代传承下去。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