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灵魂的洗礼
昨天,雪漠老师在上海图书馆东馆有讲座,作为忠实读者的我,自然早早就到了会场,坐在正中间的位置。我到的比较早,但是比我更早的读者也不少。我旁坐的阿姨有些惊讶,她是上图东的会员,经常来听讲座。她说她没从未见过会场有那么多人。
我笑了笑,向她介绍了雪师的一些作品以及为什么读者热爱他的理由。当代人,特别是我们年轻人在快节奏的生活中,被压得透不过气来,我们需要智者的清凉,需要有人帮助我们走出生活的困境。
阿姨在和我聊天的过程中,对雪师产生了好奇。她说,我感觉你很淡定从容,和你聊天很舒服。我笑笑,最近确实有进步,没有以前那样急躁了,整个人也开始舒缓起来了。
两点钟,雪师入场了,本就非常安静的会场更加寂静了。这是我第一次见到雪师,他的个子并不高,穿着我们熟悉的红上衣和黑裤子,背着一个很普通的书包。落座后,他把书包往身后一塞,就开始演讲了。
还是那熟悉的声音,“今天我原以为是对话,结果是讲座。那么,我就和大家聊聊天。”很是温馨的开场白。雪师从不当自己是成就者,总是那么谦和,低调,质朴。
雪漠老师但雪师随后的内容却一下子击中了我。他从《凉州词》谈起,这本书我没有看过,但我知道是讲拳师,讲武林的风云。我当时想,武侠小说的内容可以先往后排,不着急。
但没想到,雪师讲到了两个字“武魂”。他谈到八国联军入侵后,他们的火器打败了冷兵器,也打碎了中国人心中的武魂。他谈到了老舍的那篇《断魂枪》,为什么沙子龙不传?因为他知道没有用。但是真的没有用吗?有用!
雪师说,虽然拼不过武器,但是我们的血性还在,我们的武魂还在!他还谈到,在部队中,敢于练习拼刺刀的队伍是最优秀的队伍。因为当一把明晃晃的刺刀向你杀来时,你首先要战胜的,就是内心的恐惧。两军交战,勇者胜,这点已在我们人民志愿军援助CX时充分证明了,此次不再赘述。(主要怕锁)
接着,谈到了《羌村》,那是一个西部村寨的故事,里面有个血性的汉子,有两个争夺草场的寨子。这本书里,血性满满。雪师说,一个民族不能没有血性,但也不能太有血性。我的理解是,没有血性未免过于软弱,任人欺凌。太过于血性,那就充满了争斗和仇恨。
那么,怎么解决仇恨呢?用爱。怎么爱?母亲怎么爱你,你就怎么爱别人,爱其他民族,爱其他国家,用母性的力量来解决问题。说到这里,不得不提后续答疑部分的那个提问,有位读者问,“现在上海那么卷,作为母亲觉得焦虑又无奈,又不得不化身为虎妈。请问,雪师有什么好建议吗?”
雪师很幽默,他说,“因为上海的母亲都异化为父亲了。我们应该去爱孩子,全力辅助孩子实现他的梦想,而不是实现自己没有完成的梦想。不要被流行的价值观裹挟,让孩子成为他想成为的人。”
这段话当真醍醐灌顶,我们不就是想让孩子成为社会所认可的那种人吗。如果孩子的梦想和当下主流不冲突还好,如果冲突呢,我们能一如既往地支持孩子吗?说实话,这个问题,我也不敢确定地回答。所以,对于爱孩子这块,我发现我也不能做到全然地,毫无条件地去爱。
后续的内容还有许多,雪师谈了儒释道的内容,讲了中华民族的奋斗精神等等,都非常精彩。最后雪师说,活着、健康就是最大的快乐!这句话,我也送给所有有缘见到本文的朋友们,希望大家都能健康快乐的生活。
讲座结束后,是签售活动。雪师坐在那里,队伍排得长长的,移动地很慢。但每个人都安静耐心地等候着,没有人催促,没有人不耐烦。直到快轮到我时,我才明白为什么那么慢,因为雪师和每个读者都会交流几句话,在书的扉页签字题词。
我原本打算只要雪师签名就好了,让老师早点回去休息。可当他慈祥地向我望来,温和地问我,“您怎么称呼?”时,我不由自主地说出了自己的名字。雪师一边签我的名字,一边指指他的二维码,“你可以加我微信,有需要可以联系。”
“我有您的联系方式,我是亦新老师的学生。”我低声回答。
雪师的笔停住了,他亲切地问我,“我是不是转发过你的文章?”
“是的。”我没想到雪师记性那么好,居然记得我。
“你写得很好。”雪师鼓励我。
我当时一阵惊喜,可能是过于激动了吧,大脑一片空白。直到从会场出来,坐到阅读区,那种兴奋还持续地发酵着。待到心情略略平复些,我翻开了陈彦瑾老师的《雪漠密码》,开篇的文字便打动了我。
相遇是生命的彼此进入。你进入他的生命,他进入你的生命。他不再是你世界之外无关痛痒的人,他的作品也不仅仅是一部部书,而是一个个活泼泼的生命。就这样,你一部一部阅读,一次一次听讲,一步步走近雪漠,走入他的文学世界,走进他的生命世界。你的生命因此发生变化。这是超越时空的相遇,这是终极的相遇,这是你我他的相遇,这是生命的相遇,这是真正的人与人、心与心、灵魂与灵魂、生命与生命的相遇。
我静静地坐在窗前,仔细品读。窗外,一轮红日悬挂在湛蓝的天空,耀眼的光芒穿过云,穿过风,穿过一切的一切,照了进来。照进了宽敞明亮的图书馆,也照进了我的生命……
窗外的晚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