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旅途心情随笔简友广场

【创作谈】道阻且长,行则将至

2022-06-13  本文已影响0人  大侠如风

        ——在散文集《风中旅途》创作分享会上的发言

        尊敬的省作协创研室正明主任、市作协潘鸣主席、区委宣传部、区文联吴倩部长,以及今天到场各位作家朋友老师们,大家上午好!

        感谢大家在这炙热的炎夏、百忙之中抽出宝贵的时间来到罗江这片热土,来为一名文学新人和一本新书捧场。虽然我的年龄已不年轻,但在文学的道路上,我一直是蹒跚学步,走走停停。慵懒妖魔与励志大神一直进行着胶着的斗争,一次次走下牌桌来到书房,拿起书本心又飞向远方,可以说我是一名不折不扣的文学新人。至于今天这个作品分享会,其实是我们区作协想邀约新朋老友来罗江一聚,找一个冠冕堂皇的理由。

        散文集《风中旅途》的出版,对我来说,是一个勇敢者的游戏。在人生的长河中我时常鼓励自己要勇敢,但在这次文稿的整理过程中,我却有过不少纠结与徘徊。我知道,文集中的那些文章,文笔还很稚嫩,站位也不高远,情绪也很低沉,甚而还有一些难堪的往事。把它们结集出版,让广大读者来品头论足,我只有脸红的份。好在身边的文学前辈老师们和文学兄弟朋友们不断的鼓励和打气,终成了今天展示在大家面前的这册薄薄书页。

        我最初学习写作是写诗歌的,这些年来,写作和发表诗歌的数量要多一些。写散文是我感觉寥寥几行诗句不足以表达内心深处的真实,才会在情感汹涌彭勃而出时认真地把文字拉长,然后武断地把它们归结散文一类。也有一些文字是我在长时间的停笔之后,对着电脑和手机在《简书》写作平台的练笔,时不时地记录一些那时心情,涂鸦一些只有自己看得懂的天书文字。这些文字在当时并不是文章,但慢慢堆积却成了我散文创作的素材,在某一个时间点与灵感碰撞,就成了现在文集里的短章长句。

        山水小城、调元故里罗江,是一片文学的热土,这里的调元文化、三国文化博大精深。这里还有一大批优秀的作家、诗人,他们的故事励志而感人,他们的文章精粹而富有生活气息。我是2007年来到罗江工作的,在与罗纹山水的交流中,我为鹡鸰寺调元读书台感动、为白马关庞统祠感伤、为旧城之南双江书院感叹、为国立六中四分校的校刊《锻冶厂》感怀。还有,罗江每两年举办一届的诗歌节,藏在略坪镇隐逸山上不为人知的中国诗歌博物馆,传承了近百年的鄢家岭云峰诗社,暮鼓晨钟气势恢弘的东山调元文化纪念馆。这些零散的片段,织成一张文学的大网,鞭策我这个曾经的文学爱好者,牵引我回到蓬勃的文字世界中来。

        我用纯情的文字来记述我眼中的罗江,用内心的真诚抒写我感恩的情怀,也许是浮光掠影,或者是走马观花,都是我对罗江最真实的感受。我把描写罗江的文字放在散文集的第一辑,一是表达我对罗江山水的热爱,二是表达我对罗江人民的感激。

        我的故乡在千里之外的大山深处,说起故乡,自从户口本上只有籍贯一栏代表故乡时,故乡就成了我们内心最温柔的牵挂。那山、那水、那人,总是在梦境里一遍遍的复制和上映,又一次次在梦醒之后油然而生浓重的失落。随着年龄的增长,孩提时候的欢乐日子,变得越来越清晰,思乡情绪浓烈时,需要一些文字来记述和排解,也对故乡方方面面的人和事做个交代。

        我的文学路上有很多引路人,有在我就读警校时期学习写作的启蒙老师沈前祥先生,有一直鼓励我写作的原市作协主席詹仕华先生,有帮我修改润色发表文章的德阳日报原副刊编辑蓝幽先生。特别是最近的几年,德阳日报的编辑钟正林先生和刘春梅女士,对我的文学创作是厚爱有加,大力扶掖。

        遥望未来的文学之路,这样一句话能代表我此时的心境,“道阻且长,行则将至,行而不辍,未来可期”。

        感谢各位文朋诗友的在场,感谢罗江区文联、作协的盛意安排,感谢2022夏天的美好时光。

        谢谢大家!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