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道难倒了清华学子的难题,你解开了吗?
前几天重看奇葩说,在海选时看到这样一个“别人家的孩子”----梁植,他拥有法律、金融、新闻传播三项清华学历,是高晓松口下“目前清华最优秀的在校生之一”。
以为可以听到什么高谈阔论、或是什么奇葩的言论,结果却是说自己现在为毕业做什么而苦恼,希望三位导师支招。
梁植在视频中说道:“本科学法律,是想学习形式辩护的技能,但后来一位好友的话提醒了我。他说你学法就好比是一名篮球赛的裁判,可你都没有打过篮球,有什么资格去当裁判?于是,我就开始学习经济学,想对国际贸易这块有更深的了解。当时硕士快毕业了,也面试了,不过参加了一个中央台的主持人比赛,又发现自己可能会在这项领域有更深入的尝试。于是博士读了新闻传播……
“有趣的灵魂”高晓松并没有帮他解惑,而是说:名校是国之重器,名校毕业是用来干什么的,不是用来找工作的。名校培养你,是为了让国家相信真理,这才是一个名校生的风范。一个名校生来到这里,一没有胸怀天下,二没有改造国家的欲望,在这儿问我们你该找个什么工作,你觉得你愧不愧对清华十多年的教育。
应秉承着坚定的信念,这样不管你从事什么职业,在什么行业都可以去改变世界,高晓松看上去没有给梁植答案,但其实给出了最好的答案。
去年大热电影《无问西东》里陈楚生饰演的吴岭澜,清华学子。在成绩出榜看到自己依旧理科不及格之后他终日躲在大学宿舍里,鲜与同学们沟通交流,一个人思考人生的意义。他在困惑中迷失,十年苦读,竟不知为何求学。
当时国情他深信实业兴国理论,认为文不如理,咬牙硬啃物理课本,可是他的天赋在文科。
时任清华校长的梅贻琦告诉他:“人把自己置身于忙碌当中,有一种麻木的踏实,但丧失了真实,你的青春也不过只有这些日子。”
泰戈尔访华,吴岭澜匆匆赶到现场,当他看到站在泰戈尔身边的,是那个时代中国最优秀的一群人,徐志摩、林徽因、梁思成……他们自由、坚定,生命是沉甸甸的。他顿悟洒脱地放下完全不适合自己的理科,听从自己的内心转而学文。
“为什么而活着,将来的路要怎么走”这道难倒清华学子的难题难倒着芸芸众生,有人最后顿悟然后洒脱的面对真实的自我,然而大多数人却可能一直困在其中。
大学毕业后我在一个外资酒店的财务部上班,每天都过得很忙碌,办公室里的同事大多资历比我老,学历也比我高。当时朋友问我要不要考职称,我说自己工作挺好的,办公室里同事学历都比我好,不还是照样工作,况且他们都没有考职称,我就也不要考了。
在酒店工作差不多2年的时候,包括我在内的负责收入的三个人员,其他2个先后离职,再加上一些其他问题,我也离开了酒店。
休息一段时间以后,我开始找工作。一找工作才发现工作并不好找,自己只有一张从业资格证,加上之前酒店的财务工作与其他行业的并不相同,想找财务工作并不好找。
于是我开始找人事的相关工作,差不多一周后,我找到了份人事兼出纳的工作。
工作稳定后立马报名了会计职称考试,后来想着,自己的学历不好,又报名了自学考试。
我想着反正又不冲突就想报了人力资源师的考试,后来觉得精力不够,就放弃了。
我始终有一颗想从事文艺方面的工作的心,在一次阅读简书里的一篇文章时我对作者所描述的平面设计师产生了兴趣,于是立马联系我的课程老师,把原来报名的人力资源课程换成了平面设计师的课程。
我原本只是想学习相关的软件操作,后来在课程老师的 介绍下报了从软件到绘画再到广告行业营销的全面课程。
最近我发现自己开始变得迷茫,我不知道我自己到底要做什么 ,我不知道我是应该先去学什么,等我考证考完,我又要从事什么职业。
在人生这条道路上,我们其实是在不断的认识自己,遇自己沟通,不停地肯定与否定自己,学习什么学科从事什么样的工作,要过什么样的生活,我们都可以尝试一边,然后在一边探索学习,一边认识自己的过程中,听从内心,去做那个重要的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