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莎士比亚得以垂史的六阶意向性
在写这篇文章时,我考虑到作为读者的你,以为我在这里想向你表达的是,我认为你可能感兴趣的内容。
你或许觉得这句话太过于绕口,但这却是作者在虚构故事、写作时,必须所要具备的条件。从“我知道你知道什么”,再到“我知道你知道我知道你知道我知道”,是一种认知能力的不断提升,也就是你能够正确地理解别人的意图,而这通常被称为“意向性”。
什么是意向性?
所谓意向性(intentionality),最早由德国哲学家布罗塔诺在1874年的《从经验的观点看心理学》一书中提出。当然,这也并非他首创的词汇,来自于更古老的亚里士多德及中世纪的经院哲学家。后来经由胡塞尔的现象学予以发扬光大。
但胡塞尔过于抽象的思辨哲学,被20世纪中期以来的实验心理学所抛弃。直到近年来,哲学家丹尼尔·丹尼特结合了人工智能、行为科学和心理学等最新的研究成果之后,再次提出了人生来就是具有“意向性立场”(intentional stance)的生物。
马修·利伯曼在《社交天性》一书中,如此解释“意向性”:
“我们会根据他人有意图的(意向性的)心理过程去窥视和理解他人,看到别人时的我们总想知道他们在思考什么以及他们是如何思考的。”
英国人类学家罗宾·邓巴进一步指出,人类认识上有五阶(或六阶)意向性,是我们大脑在社会化过程中的一个趋向。邓巴就是提出了大脑新皮层与社会群体规模大小之间存在一个“邓巴数”的人,对于人类群体而言,我们维持人际关系的上限就是150人。
即便是学界仍然对于“邓巴数”有大量争议,但我们这里关注的是邓巴所提出的人类认知的五阶意向性。邓巴认为,猴子只具备“一阶意向性”,而黑猩猩则可能达到了“二阶意向性”,但毫无疑问,人类大部分都能达到五阶的程度。而只有少数人,像是莎士比亚这样的文学巨匠,能够达到六阶意向性的能力。
接下来,我们逐一分析这六个阶段的意向性能力。读者可以自行对号入组,看你最多能够认识到几阶?我们先给出以下这个图表,然后再解释。
六阶意向性图表零阶意向性:无意识
零阶意向性是指拥有知识和行动能力,却并没有意识。计算机、人工智能都不具备意向性。也就是说,电脑可以存储任何信息,但没有人会认为电脑自主意识,或者感情偏好。
你在网上下载了一张图片,电脑只是存储下来,它并不会觉得你这张图片有问题,或者反对你存储,更不会恶意修改你的照片(除非中了毒)。《2001太空漫游》里的主机哈尔,日本动漫《攻壳机动队》里在电子信息海洋里诞生的拥有自主意识的程序“傀儡师”,《黑客帝国》里的维护矩阵的特工史密斯,这些都是科幻小说家的想象。人工智能要具备自我意识,还太遥远。
《攻壳机动队》电影封面在生物界,细菌等生物都处于这种“无意识”状态,它们进食、繁衍复制自己,并不是有意识的去进行,而是在DNA的指令下进行活动而已。植物也是如此,我们不会说一个植物想要去保护身边的小树苗。我们也不会说,一台会扫地的机器人知道家里哪里脏。
总之,人工智能、细菌都不知道自己在干什么,所以他们没有意向性,也就是零阶意向性。
一阶意向性:我知道
生命演化到了这个阶段,大部分脊柱动物就知道自己在干什么了,也知道自己知道些什么,知道自己不知道什么。哺乳动物基本上都具备了这一层次的意向性。它们有欲望,而不是像细菌那样“盲目”地进食和繁殖自己,而明白在哪里能够寻找到食物,怎么样才能够获得异性的青睐。
大部分有点智慧的动物,例如猴子,只知道自己要干什么,偶尔能够猜测别人在干什么,但进一步就无法知道自己知道的,别人知不知道。4岁以前的孩子并不知道好歹,他可能会把所有东西往嘴里填,也无法理解母亲为何生气,更不知道拉到裤子上是会被家长责骂的。他只知道饿了要吃,困了要睡。
我们把具备自我意识,但只知道自己要干什么,称为一阶意向性。简单来说,就是我知道事情是这样的。
二阶意向性:我知道你不知道
在前面的文章《孩子不会说谎,父母才该担心了》中,我大致说了什么是二阶意向性,也就是能够猜测别人心里活动能力的“心智理论”。
当然,心智理论不仅仅是关于撒谎的问题,它是测量灵长类动物是否具备自我认识的主要根据。研究者给黑猩猩照镜子,他们经过一会就能辨识镜中是自己,哪怕以后研究人员给它脸上抹了颜色,它也知道用手去触摸自己的脸,而不是认为镜子中是另一只黑猩猩。
还有一个例子是,黑猩猩的二把手能够知道老大看不到的地方,所以会在躲在这些地方“偷吃”,包括与老大的“后宫”们交配,和偷吃食物。
4岁的孩子和黑猩猩都表现出了二阶意向性的心智理论。因此,这个时候,也就是撒谎产生的时间段。他们开始去误导别人,使得事情往他们有利的方向进行。
三阶意向性:我知道你不知道我知道
到第三个阶段,就只有人类才具备了。我们已经认识到别人与自己的看法不一样,或者别人并不总是相信你所相信的东西。你会倾向于说服对方,将自己的信仰、愿望等传达给对方,我们会去引导别人去相信一种信念。
但这个时候,欺骗倒不是主要的,而是要有共识。假如我相信太阳早上离地球远一些,因为比较凉快,但你认为太阳早上大,所以离地球近一些。我们这样争辩是没有任何意义的,我知道你说的是什么,我也知道你理解我的说法,但我们却无法达成共识。
没有共识,并不会促进我们之间知识的增长,只会增加无谓的辩论,也并不能促进群体的演化。正如库恩所说的科学“范式”,科学家们必须在一定阶段,有一个共识,否则你在“日心说”的基础上研究,我在“地心说”的基础上演算,就会乱成一团。
邓巴认为,这个阶段的孩子已经学会了熟练地使用符号化的媒介来沟通并促成共识:语言。如果说在二阶意向性下,黑猩猩们的群体是用梳毛来维持一对一的关系,而人类就可以使用语言进行一对多的活动。例如,在别人背后说闲话,这和黑猩猩的梳毛是一个效果。
因此,三阶意向性是一种社交意图,是为了沟通和合作而生的。8岁的儿童开始会使用语言试图与别人达成共识。如果达不成共识,我们就需要一种外在力量进行干涉,无论是孩子祈求成人或大一点的孩子进行裁决也好,或是我们使用一种民法强制执行一种规范也罢。
四阶意向性:我不知道你知道我不知道你不知道
这个阶段就到达了能够叙事和虚构故事了。知道如何与人相处,并不代表你就知道了交际的意义所在。一般来说,11岁的儿童才具备能够听懂故事并讲故事的能力,也就是具备了四阶意向性。
11岁以前的孩子,听妈妈讲了一则故事,他知道故事的内容,但妈妈问他故事讲的什么道理,妈妈期望你能够从中学到什么?孩子往往就答不上来。
我给你讲一个孟母三迁的故事,说是孟母期望孟子能够学好,搬了三次家。你可能理解故事的意思,就是古代有一个叫做孟母的人为孩子买了学区房,但你要是能够理解我讲这个故事的寓意所在,你才能真正明白故事的含义,并知道我想要表达的内容。
11岁的孩子开始学会讲故事,但他们的故事都比较单一,是非分明,缺乏层次感和丰富的内涵。要想提高一个层次,必须得进入到五阶意向性。
五阶意向性:我知道你知道我知道你知道我知道
具备四阶意向性已经是很了不起的能力了,但是邓巴认为,这还缺乏一种共识,也就是当你认为大家应该都相信某种事物,为了所有人好,必须有一种强制性的外在力量,保证共识的实现。这就是他所说的宗教层面。
邓巴认为,如果只是具备二阶意向性的心智理论,并不能构成一种群体宗教的基础。例如,“我认为神希望……”,这只是个人的看法,并不会成为一种被大家所认可的宗教。再往上走一个层次:“我认为神希望我们行事时心存正义”,这是一个典型的三阶意向性,但也只能构成个人信仰的基础。
而要让其他人相信并说服对方,你必须上升到四阶意向性,“我希望你相信神,祂希望我们行事时心存正义”,这时候一种社会性的宗教就产生了。
但宗教还不止如此,即便对方相信你所说的话,但并没有给出任何承诺,你必须还要加入五阶意向性,那就是:我希望你知道我们彼此都相信神,希望我们行事时心存正义。如此一来,一种启动了精神共同体的集体宗教才有了坚实的基础。
摘自邓巴《你需要多少朋友》邓巴如此总结到,或许并非真有哪个神在某一刻降临人间,而是人类20万年前的那个时候,刚好进化出来了能够支持宗教的认知能力,也就是五阶意向性。而一旦诞生了宗教,就会要求社会成员以一定的仪式化,进行参与其中。缺乏了集体仪式的宗教,只能说是个人信仰。
其实不光是宗教,每个群体所共享的文化,就是一种让群体进行身份认同的标志。
六阶意向性:我知道你知道我知道你知道我知道你知道……
普通成年人,对于五阶的意向性理解,都没有什么问题,而作为故事写作者,必须具备第六阶的能力。只有为数不多优秀的作家,例如莎士比亚这样的人,才具备了六阶意向性,把故事讲得非常出彩。
邓巴以莎士比亚的《奥赛罗》为例,剧中有这几个人物:奥赛罗、伊阿古和苔丝狄蒙娜,以及凯西奥。而莎士比亚必须有六阶意向性才能使得写作成为可能,那就是:他希望(一阶)观众相信(二阶)伊阿古企图(三阶)让奥赛罗相信(四阶)苔丝狄蒙娜正爱着(五阶)凯西奥,而凯西奥也爱着她(六阶)。
国外网友画出来的《奥赛罗》人物关系没有这样的六阶意向性,邓巴认为,莎士比亚才不会成为如此成功的剧作家:
更重要的是,要想真正挑战和激发观众的兴趣,伟大的故事讲述者必须能够将观众推向其意向能力的极限,即五阶意向性。但那就意味着讲故事的人必须能够至少在更高一级水平上进行创作,即达到六阶意向性。那可超过了3/4的人口所能达到的极限。莎士比亚真是个天才。——出自邓巴《你需要多少朋友》
但并不是所有观众都能达到五阶的认知能力极限,我们经常在看电视电影的时候,常常以“上帝的视角”看到了主角不知道的事情,所以我们会为主角们陷入了反派所设置的陷阱里而担心,或者为某个角色愚蠢的行为而咒骂。这个时候应该想一想,你自己是不是还停留在第二阶的心智理论水平呢?
总结
从一阶到五阶的意向性我们可以用这句话表示:
我想(一阶)你一定认为(二阶)我希望(三阶)你觉得(四阶)我想要(五阶)你能明白(六阶)。
试试挑战自己的认知极限,特别是对于写作者来说。
参考文献:
- 罗宾·邓巴:《你需要多少朋友》,中信出版社,2011.
- 罗宾·邓巴:The Social Brain Hypothesis and its Relevance to Social Psychology.
- 罗宾·邓巴:The social brain hypothesis,1998.
- Intentionality: order, order!
- 马修·利伯曼:《社交天性》,浙大出版社,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