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常课十讲》读书笔记想法散文

家常课的“读”

2022-01-26  本文已影响0人  小木筑

课堂的读围绕课堂任务单,由浅入深,由易到难,设置每一步的阅读任务。

理念特点

一、课堂上的读以自由读、齐读为主

课堂的读着力确保每一个学生都有读的时间和读的权利。大多情况下,指名读成了少数朗读优等生的舞台;指名检查滥竽充数的学生,怀疑、不信任、揪小尾巴,把学生放在教学的对立面,假使学生读不好,当堂辅导在“洋相”的作怪下,奏效的可能性很小。之前认为只有指名读才能震慑学生,然而自己班学生日常的读书表现老师心里一清二楚,后进生早已百炼成钢,一次指名读能震慑到他们,也早不是后进生。课堂上,老师不是站在后进生的对立面去“逮住”他,而是管理他、激励他、鼓舞他

自由读的过程中,不要跟着学生读,主要精力在听、在看,关注重点,递上一个鼓励的眼神,说上一句指导的话。那是专属于这个学生的眼神,专属于这个学生的话,最有针对性的交流。蹲下来给一个大拇指,拍拍学生的肩膀,摸摸学生的脑袋,亲昵的举动传递一个信号:老师看到你读书了,老师认可你的努力了。努力没人看见,奋斗没人鼓励,动力就没了。

齐读后,指出哪里读的好,好在哪里?哪里读的不好,需要如何改进?评价——有方向——调整。

一篇课文两课时,80分钟,习课堂给学生30分钟自由读、齐读,老师关注后进生、管理后进生,反复练习,当堂读通、读流利没问题。

注意:“自由读几分钟”、“齐读几遍”,自由读读时间,齐读读遍数,可以保证时时、人人有事做。自由读属于练习性的读,齐读属于汇报性的读。一般先自由读,再齐读,读正确、流利多用自由读,齐读更能发现共性的优缺点。

二、重示范读

老师的朗读示范,胜过一切的朗读指导要领。朗读这事儿,说破嘴皮子,不如读出个样子。朗读示范、写字示范、写作示范、阅读示范是教师的本质属性。

语文老师的朗读示范要向体育老师学习,体育老师教广播体操,先示范第一节的1234,学生会了,再示范第一节的5678。学生会了,再示范第二节的2234……一小步一小步。会示范,知道哪里该示范,一小步一小步的示范,是习课堂的朗读教学要点

示范朗读要随时随地随机,一听到学生读的不太好,不到位,老师就要“听我读、跟我读”,这是习课堂最动听的声音。示范,最能用实力彰显老师的魅力,也能激动学生幼小的心灵。学生读过了再听范读,可以比较,便于吸收。

还可以请学生示范读,班级朗读小能手带着大家读,形式上看起来像指名读,本质上是小老师示范。四~六年级,哪怕老师的朗读能力很强,也要示弱,成立班级“朗读达人团”。学期末颁发小老师证书。

所有同学读正确、读流利是保底,每个学生都要做到。部分学生能读出感觉、感情更好。

三、师生默契配合读

一线带班好比夫妻过日子,要的是默契,默契了,效果好了,时间省了。中高年级主要读清楚课文层次、段落层次,老师要在明了课文、段落层次的基础上,引读段落中心句,男女生交叉读后面的内容。通过这样层次分明的读,明白文章段落间的关系。

但不急于训练默读,默读听不见、摸不着,不便管理,默读的主阵地不在课文,不在课堂,而在课外阅读。

总而言之,教师要管住嘴,话越少越好,教师的角色是报幕员(读词语,读句子,自由读课文,齐读课文),利用课堂管理口令玩出花样,以多种形式的读(打节拍读、加动作读、加表情读、加语气词读、小老师或大老师领读)达成当堂的学习任务。

关注细节

老师备课:老师提前读课文,备注读了多少时间,由此判断好中差学生读课文大概要多久,五分钟能读几遍。

学生预习:任务单可以当预习单用,预习只准看不准写,看到会的用铅笔打钩,看到不会的用铅笔打问号。

课堂:从“师生问好”等课堂管理口令练起,纠正拖调。

带着问号去读书,读完师说“考验你们读的是否认真,是否投入的时候到了,请完成下一个任务”。久而久之,学生知道读有多重要,读的动力就有了。

读课文才是主角,读讲义、读资料是配角。讲义和资料,只有一句话可以齐读,如果较长,先自由读一两分钟,再齐读关键词句。讲义和文章的内容要反复读、对应读、呼应读。

教学环节可以用简洁的评价语来过渡。

拓展阅读:阅读能力的差异,多读几遍的差异。阅读能力强的,读一两遍懂了;阅读能力弱的,老老实实读四五遍,四五遍还不行读五六遍。阅读理解重点要放在“阅读”上,“理解”是附带产品。任务单上的拓展阅读要有严格的时间安排,除去1分钟课堂组织,闹铃设置三次,第一次设置3分钟,完成一二题。第二次6分钟学生自由阅读选文。第三次设置2分钟答阅读理解的题。

课后:一个单元结束后,拿出一节课,组织一次朗读比赛。前20分钟各组练习朗读本单元的课文片段。后20分钟,一组一组展示,投票决定优胜小组,给予奖励。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