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的午饭
郑重声明:文章系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四年前,为了娃的上学问题,买了一套老房子。忙着装修,时不时要到房子里去看看工程进展。
一天中午,我和工人交接完后,正要出小区门,突然听到有人在大喊,但听不清到底在喊什么。我心里一怔,本能地往旁边的楼上看。
中午的阳光分外耀眼,猛一抬头一阵眩晕,定一定神,我终于看见三楼窗户探出一个白发苍苍的老奶奶的脸。老奶奶看到了定在那里的我,像是用完了平生力气,大喊,“小伙子,你上来,帮个忙。”
我用手指了指自己,老人拼命点头。于是我心生犹豫地开始爬楼梯,心里一阵嘀咕,帮什么忙?不会是家里有人生病了吧。
等我到了三楼,老奶奶已经颤颤巍巍地开了门,她手里拿了一个玻璃瓶带鱼罐头,对我说,这是她的午饭,但是她费了半天劲也打不开,刚才对着外面窗户喊了好半天也没人理她,楼上楼下都去上班了,也没人能帮忙。
我接过带鱼罐头,往屋子里看了一眼,屋内昏暗,家具摆设还是上世纪90年代的风格。很多纸盒,甚至是垃圾把屋子塞的满满当当。
我很轻松地就打开了带鱼罐头,递回老奶奶手中。老奶奶连忙称谢,并邀请我进屋坐坐。我说不用了,问她您的子女呢。老奶奶说,在北京呢,每周给她邮寄些吃的,她腿脚不行了,下不去楼。
这老奶奶看上去得有八十五六了,一个人独居,到了饭点居然连个热乎饭也吃不上,在这之前,我从未见识过这样的事情,我以为省会城市不会存在这样的现象。
后来住进小区之后,我才发现像上面这样的老人很多很多。
我们单元三楼独居的老太太也八十多了,已经有些老糊涂了。每次见面我和她打招呼,她总是非常客气的说,“你好,请问你是几楼的?”我每次都要重复一遍说了无数次的自我介绍。但是这老太太也很神奇,每次家里的电视、水龙头或者自己手机坏了,她就会在晚饭时间敲我家门,请我去修一下,这次就换成了,“你姓什么来着?”
这三楼的老太太腿脚还算利索,但我问她您吃饭了吗。她说买着吃了,自己已经不怎么开灶做饭了,做不了。然后她又每次诉苦,“两个儿子都在北京,养儿子有什么用呢。”我只能陪着笑笑。
一楼的老太太的遭遇则更绝,去年冬天的一个傍晚,我下班回家,刚进单元楼,就看见这位老太太开着个门缝,好像是在等人。没错,等的就是我。
她的燃气灶突然打不着火了,怎么鼓捣也不行,物业也下班了。我进了厨房,试了下燃气灶,火花都打不出来。我用打火机一试,能着,显然是燃气灶坏了。但她的燃气灶实在太老式,也没有找到装电池的小匣子。我说,火先开着,您先做饭,等明天找物业吧。老人只好说,那只能这样了。老人最后说了一句话,我现在都记得清清楚楚,“老了,能吃不能做,真麻烦。”
这位一楼的老太太,走路已经很费劲了,之前有好几次三两天不出门,邻居很受惊吓,一问才知道是在家摔跤了,鼻青脸肿的,不好意思出门。今年这位老太太被独生女儿接到北京去了,到现在没回来。我估计这位老太太可能再也回不来了。
我们小区是核工业研究所的家属院,居住的都是一些高级工程师,儿女们也都培养的很成功,大部分都定居去了北京、上海这样的大城市。但是这些拥有高学历、喜欢独立且相较老伴更为长寿的老太太的晚年境遇,多少有些凄惶。
直到今年,社区成立了日间照料中心,每日中午可以提供多种多样的饭菜,且可以由社区工作者送到行动不便的老人家中,这个问题才得到了解决。而据我所知,我们整个社区80岁以上的老人就有近600人。
一顿热乎的午饭,不光是一天的营养摄取所需,也是一种对人性尊严的维护。
相比于这些城里有退休金的老人,农村老人吃饭难的问题则可能更为突出。
每个村子里晒南墙根的那些老头老太太,究竟有几个回家能给自己熬上一锅玉米糊糊,热乎乎地吃上一顿,都很难说。
![](https://img.haomeiwen.com/i28573618/731553e6d4568ee9.jpg)
从家乡外出读书、工作已经十五年了,每年最多回家两次,每次见姥姥,她都是吃的很简单,有时候夏天就是一个糖拌西红柿,有时候冬天就是吃咸菜。近几年老人家身体渐渐不行了,每天吃上热乎饭可能也会渐渐变得不现实。
外出采访时,我见过的一些上年纪的老人,很多时候的午饭就是蒸红薯配咸菜,或者有老伴的能给煮上一锅土豆、白菜什么的。真的现实,并不都呈现在镜头里,真的现实,往往是被熟视无睹的。
我知道近几年河北各地都在兴建幸福院,能给老人提供免费午餐,但真正有几个能落实坚持下去的,不知道。
前一段时间,在老家村委会兼职的大哥发了一个幸福院的募捐链接,说村里要建幸福院,打算每天给村里上80岁以上的老人提供一顿免费午餐。我问村里80岁以上的老人有多少个,大哥说有将近八十个。这还真是一个不小的数字。
全体村民募捐,也寻求在外工作的人尽量转发募捐,我一些关系不错的朋友看到我发的链接后也纷纷慷慨解囊。不知道将来政府部门会不会有补助,全靠这种募捐的资金究竟能支持多久,也是个未知数。
不过好在已经有人在行动了,希望年底回家的时候,能看到老人们中午到点到幸福院吃饭的场景。
幸福院要解决的老人吃饭难的问题,一方面是解决那些子女不在身边的独居老人的生活问题,一方面是兜那些不孝顺的子女的底,所以希望能坚持多久就能坚持多久吧。
居家养老,并不容易,长寿可能并不尽是享福,有可能也是受罪。
“老了,能吃不能做,真麻烦。”希望再也不要听到这句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