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感悟ABC》读书让生活美好读书笔记

读《闲暇处才是生活》有感

2018-12-30  本文已影响8人  米昆

快节奏的生活方式迫使我们整日奔波劳累,片刻不得安静。唯有寻得一本好书,踏下心来细细品读,方感身心得到宽慰,仿佛时间的脚步也慢了下来。

选《闲暇处才是生活》来读,纯属偶然,因为书名给人的安逸之感正是我苦苦寻觅的。而这的确也是一本书如其名的读物,读毕我也开始审视起自己的生活,与其抱怨、厌弃每日的劳顿,不如用心体会,享受劳顿,竟会发现自有乐趣在其中。于闲暇时慢慢培养起一种爱好,就像培育一株曼妙的植物,每日悉心浇灌、养护,然后静待花开。

作者梁实秋(1903~1987),原名梁治华,字实秋,浙江杭州人,是中国著名的现当代散文家、学者、文学批评家、翻译家,用38年的时间翻译了《莎士比亚全集》,是国内第一个研究莎士比亚的权威。1923年赴美留学,取得哈佛大学文学硕士学位,1926年回国后,先后任教于国立东南大学、国立青岛大学等学府。1949年到台湾定居,1987年病逝于台北,享年84岁。梁老先生的各项头衔中,以散文家最为突出。一生给中国文坛留下了两千多万字的著作,其散文集创造了中国现代散文著作出版的最高纪录,是一位多产而稳定的散文大家。

《闲暇处才是生活》是梁实秋经典散文名篇的精选,收录了豆瓣、人人、百度、新浪、网易、腾讯等亿万网友推荐最多的篇目。本书分为两大部分,前五辑作为第一部分,是37篇短篇散文的集合;第二部分,附录,则是其为悼念亡妻而著的长篇散文《槐园梦忆》。

这第一部分的三十多篇文章,有对生死的了悟,对性格的剖析,也有闲来无事时下棋、喝茶、饮酒、写字、读书、听戏等的细致入微的描写与玩味,还有对人生步入中老年后的一番感悟,无奈中透露着幽默,体现了作者达观的心态。

读梁老先生的散文,似乎并无醍醐灌顶式的大彻大悟,也不似很多作家的作品那样像一盏启明的灯塔那样照亮读者人生的前路。不,不是这样的。梁老先生的文章,慢慢地读,细细地品,仿佛把看似枯燥无味的生活掰开揉碎讲予你听,手把手地教你如何用心体味生活的一点一滴,如何过上心的生活。

当下的人们,为了逃避寂寞而不遗余力,有人选择投身于工作,称之为为梦想而奋斗,也有人选择追求感官上的刺激,使自己深陷魔兽的世界或者毒品的网络而不能自拔。而在梁老先生看来,寂寞却是一种唾手可得的“清福”。

“寂寥不一定要到深山大泽里去寻求,只要内心清净,随便在市廛里、陋巷里,都可以感觉到一种空灵悠逸的境界,所谓’心远地自偏’是也。在这种境界中,我们可以在想象中翱翔,跳出尘世的渣滓,与古人游。所以我说,寂寞是一种清福。”

如今的时代,是克隆人的时代,云闪付的时代,人们早已不是饱览古书的身份,也就不一定能够领略与古人同游的妙处。但对梁老先生的话语,我们完全可以取其精华而自用。特别是在现下这个浮夸、快速消费的时代,我们尤其需要一缕寂寞相随,它能静心,也能净心,它帮助我们审视生活,也审视自己,而不是让自己迷失在每日无谓的劳顿中,或是在疲累了一天以后问自己一句“到底是我在过生活,还是生活在过我?”

另外,作者对于悲观这一人的特质也有其独到的见解。通常情况下,提到“悲观”一词,我们首先想到的会是消极、失望、缺乏安全感、颓废、甚至绝望等负面词汇。这时,不得不提的一个人便是十九世纪德国著名哲学家、悲观主义代表人物叔本华。他认为:“我们自己先验的深信人生在整个根性上便已不可能有真正的幸福,人生在本质上就是一个形态繁多的痛苦,是一个一贯不幸的状态。”(《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这番言论,基本上从根源打消了人们追求幸福的可能,真是够悲观的了。

而梁老却不这么认为。对其而言,悲观主义者们的眼中时时看到的是事物的最坏结果,而为了避免这个最坏的结果,他们反而以最积极的姿态投入生活。相反地,希望有时反倒是虚幻的,不切实际的,所以悲观主义者们往往为了避免被这些虚幻的希望误导,而想方设法来“对付这丑恶的现实”。如此读来,真是要拍掌叫好了。

“所以乐观主义者天真可爱,而禁不住现实的接触,一接触就水泡一般地破灭。悲观者似乎未免自苦,而在现实中却能安身立命。所以自杀者是乐观的人,幸福者倒是悲观的人。”

这些精炼的小文,言语平实,娓娓道来,看似语不惊人,实则处处尽是对生活的哲思,且无处不是在告诉人们,无论你过的是何样的生活,只要有心,就能有闲暇,而闲暇处,才是生活

“人类最高理想应该是人人能有闲暇,于必须的工作之余还能有闲暇去做人,有闲暇去做人的工作,去享受人的生活。”

本书的第二部分,是作为附录的、梁老为悼念亡妻程季淑而写的《槐园梦忆》,这是一篇长篇散文,描写了作者本人与妻子的相识、相知、相恋、相守的一生。细细描写了无论是波澜不惊的生活,还是时局动荡的年代,二人如何在五十年之久的时间中伉俪情深,相濡以沫。语言朴素无华,叙事低调,但对妻子一路走来、跨越时代的爱恋,无时不跃然纸上,令人艳羡的同时,也提点着自己重新凝视生活。我们常常以忙碌为理由,为自己的情感做减法,很多情思被钝化,甚至被物欲替代。而如果我们也能活得像梁老那样细腻,那样深情,我们会不会对生活少一些抱怨,多一些柔情?

“死是寻常事,我知道,堕地之时,死案已立,只是修短的缓刑期间人各不同而已。但逝者已矣,生者不能无悲,我的泪流了不少,我想大概可以装满罗马人用以殉葬的那种’泪壶’。有人告诉我,时间可以冲淡哀思。如今几个月已经过去,我不再泪天泪地的哭,但是哀思却更深了一层,因为我不能不回想五十多年的往事,在回忆中好像把我如梦如幻的过去的生活又重新体验一次,季淑没有死,她仍然活在我的心中。”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