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效能感。

2022-07-01  本文已影响0人  喜洋洋和汉文帝

社会学习理论的创始人阿尔伯特.班杜拉( Albert Bandura) 从社会学习的观点出发,在1982年 提出了自我效能理论,用以解释在特殊情景下动机产生的原因。具体来说,自我效能感指个体对自己是否有能力完成某一行为所进行的推测与判断。班杜拉对自我效能感的定义是“人们对自身能否利用所拥有的技能去完成某项工作行为的自信程度”。

自我效能对行为的调控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影响人们对行为的选择与行为坚持性。自我效能感高的人,常常倾向于选择适合于自己能力水平又富有挑战性的任务,而自我效能感低的人却恰恰相反。

2.影响人们的努力程度和对困难的态度。态度是人们对事物所持的一种肯定或否定的心理倾向。作为实施行为的心理准备状态,它支配着人们在实施行为过程中的记忆、判断、思考与选择。具有高度自我效能感的人,多富有自信,勇于面对困难和挑战,相信自己可以通过努力克服困难,因此,会竭力去追寻和实现自己的目标。

3.影响人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效率。研究发现,自我效能感水平高的人能把注意力集中在积极分析问题和解决困难上,知难而上、执着追求,在困难而前常常使得自己的思考与解决问题能力得以超常发挥,表现出优质的行为能力和行为效率。

4.影响人们的归因方式。归因是个体解释和预测他人和自己行为结果的原因。据美国心理学家韦纳的研究,人们通常把成败结果归因于努力、能力、运气和任务难度四大因素。自我效能感高的人,常常把失败归因于自己努力不够;而自我效能感低的人,却往往将失败归因于自己能力不足、天资不够。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