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内设计专题大学生活体制内

在体制内学做人,在体制外学做事

2017-04-11  本文已影响626人  职场解忧铺何掌柜
终于有一天,我也可以自豪的说: 姐也是一名敢于放弃高薪职位,从体制内走出来的人啦~

春天果然是万物复苏的季节。

本以为跳槽季早该结束了,没想到金三银四的四月,还是有那么多人耐不住蠢蠢欲动的心。

我的上一家“体制内”设计院里,又走出来一个小妹。

但她似乎很不开心,前几日,约我喝了杯茶。哎……说实话,我还是比较喜欢喝咖啡。

一见面,本想祝她终于逃出魔爪的,她却哭了。

哭的很是悲情,莫不是我今日没化妆的模样,吓着她了?

等到她哭干眼泪的时候,才上气不接下气的问了我一句话:

离开体制,你后悔吗?

后悔?请问,“后悔”这两个字怎么写。

我疑惑的问她:我该后悔什么?或者说,你哭,是因为你后悔吗?

她说,她觉得X院,让她荒废了两年。

她现在还不如外面随随便便工作了两年的设计师。

方案也不会做,施工图也不会画。她很后悔,因为在体制内学不到东西。

谁说体制内学不到东西了?
体制内,学的的如何做人。

刚进X院的时候,我觉得自己还是可以的。

毕竟,也是在职场摸爬滚打过几年,至少我知道,见人是要微笑的。

于是每每在过道里,见到同事,我都表现出自以为很美的微笑。

然而回应我的,基本上是无视……

很长时间之后,有位实在看不下去的热心大姐跟我说:

你要咧开嘴笑,不然嘞?你以为你是院长吗?


当然我学会见人就咧嘴笑之后,我发现沟通专业的时候,光靠笑,是不够的。

见到同事,你得会叫哥哥姐姐。

遇到那些拖图的,你得会变着法的、哄着、劝着、甚至威胁着让他们交图。

碰见领导,搞不清楚职位的,一律叫某总,准没错。


是不是觉得特无耻?特恶心?

是的,我曾经也这么觉得。

老子做的是设计,却还要整天给你们这些孙子陪笑、陪聊、陪八卦,当老子三陪呢?

直到现在自己做项目了,我才发现,这跟人沟通,才是做事的第一步啊!

见人都不会说话,怎么拉到项目呢?

与人不会沟通,怎么把事情推进下去呢?

所以,我一点都不后悔自己在体制内的日子,要没有那些日子的熏(Jin)陶(Yin),我怎么可以出落的如此巧舌如簧。


那你为什么要选择离开体制?

因为我知道,在体制外,学的是做事。

以前,我不觉得自己这几年设计水平有所降低。

开玩笑,毕竟也是做过大项目得过奖的人。

你跟我说我设计能力变弱了,这是打我的脸呢,还是打我曾经所在的,这个体制内所谓大设计院的脸?

离开体制后,我遇到了很多优秀的小伙伴。他们当中的很多人,对待设计都特别的走心。

走心到什么程度呢?我给你讲个真实的故事。

有一项目,三线城市的,在滨江边规划了一个32米宽的车行道,计划修完后比现有场地高8米,而且需要破除现有的一大片茂密树林。

我那朋友一看,呵,好家伙,这不是破坏生态、增加工程量吗。

他自己嗷嗷的做了一套前期分析。非要拉着甲方、投资公司、规划、水利各部门,一起开会聊聊。

谈谈这样设计怎么不合理、怎么不生态,建议怎么怎么改,怎么怎么修。

要知道,这上位规划已经通过了,下游也已经开始做水利工程了。

你颠颠的跑来啪啪啪打人脸,你不怕被人轰出去吗?

会议结果是,规划和水利需要结合现场重新设计,我这朋友傲娇了。

我想到自己之前的工作,遇到这类问题,从来不过脑子。

上位规划这么做的,我就继续做。管你什么土地利用不利用,早点做完收钱分产值啊。

设计,设计是什么,就是忽悠好事妈一样的甲方啊。需要画什么图吗?不需要,忽悠到位就可以了。

所以,在一个处处讲究人际的地方,是没办法把技术提升上去的。因为你只要会说,基本上事情就可以进行下去了。

那如果我想提高自己的做事能力,怎么办?

去一个可以让你提高的地方。比如竞争激烈的体制外。


我们每个人都希望自己成为职场大牛。

我们羡慕那些光鲜亮丽的职场人物,觉得他们既能说会道,又技术强硬。

可这些都是时间的积累,都需要我们在工作中一点一点的学习、融汇并变成自己的本事。

哪有什么体制内就如何如何、体制外又怎样怎样的。

无非是每个环境对待工作的侧重点不一样。

我们没有必要站在体制内,想着别人私企怎么怎么有氛围;也没必要坐在体制外的办公室里,YY人家大院如何如何,不用努力、凭关系就可以上位。

我们需要找到自己,找到自己想得到的Something。

找到自己所在的公司,可以让自己学会的东西。

我们还那么年轻,都是一张白纸,学什么不是学呢?只要用心,在哪都可以学到本事,在哪都不会觉得后悔。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