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格斗VS太极算什么?六十三年前的那场比武,开创了一个时代!

2017-05-03  本文已影响760人  周星猩

“格斗狂人”徐晓冬20秒KO太极雷公的事件,这几天是火爆网络。原本只属于治安处罚范畴的一次约架,因为带上了“传统武术”和“现代格斗”的标签,瞬间逼格提升为“比武”,而随着事态发展,各路武林高手纷纷冒出来向狂人徐某下战书,更让我们这些二十一世纪的吃瓜看客,不由得眼前刷刷闪亮:哇!原来武林还在!江湖还在!

沧海一声笑,滔滔两岸潮;

胜负何足道,江湖任逍遥。

江湖一直在,在每个人的心中。

这下子,人们心中的江湖情结都被激发出来。年轻时读过的武侠书看过的影视剧,那小李飞刀天外飞仙降龙十八掌乾坤大挪移五绝华山论剑六派围攻光明顶七剑下天山的人和事,真真儿都来到了眼前?有意思!没毛病!

这事儿正向更有意思的方向发展着,但发展到最后,会不会依然有意思,依然没毛病,现在谁也说不好。只有等它彻底翻了篇,成了历史,才适合去品评。

所以先把眼下的热闹放下别谈了。要谈,不如谈一段颇为相似的历史。

那是上世纪的1954年,在香港。当地武术界有两大门派,一是太极,一是白鹤。太极掌门吴公仪,五十三岁;白鹤掌门陈克夫,三十五岁。

两大门派都认为自家功夫好,对方算个球,一来二去就拌起了嘴。那时候没有微博微信公众号直播平台,但不妨碍他们在报纸上唇枪舌战,互相攻讦,到后来面子里子都无法想让,不打一架都不行了,于是年轻的陈克夫先登报声明,要求和吴公仪比武,如果吴公仪不答应,那就哪来的回哪去吧!(从上海来的)

这和徐晓冬跟雷公的约架过程也差不多,世上大多数约架(或比武)的起因都差不多,都是嘴炮先行,但真正出手的少。但这次吴公仪应战了,于是乎,双方签下一张“各安天命”的生死状,宣布比武打擂,一决雌雄!

时间定于元月十七日下午四时,因香港法例禁打擂台,地点便约在一水之隔的澳门。

消息传出,恰似平地一声响雷,致令港澳两地的居民奔走相告,群情鼎沸。对过腻了日复一日单调平淡生活的人们来说,这实在是一桩颇富刺激性的大事儿!据说比赛前一晚,香港到澳门的客船严重超载,挤满了前去观战的吃瓜群众,差点挤翻了船,澳门当地宾馆旅社也全都爆满,有人订不上房间,甚至露宿街头。

万众瞩目中,这一天终于来了。看吴公仪当时的照片,长袍大褂,还真是大家风范,陈克夫则是西装洋服,至少在公众形象上,徐晓冬和雷公是没法比。这两位只能让人想起灵智上人和沙通天。

闲言少叙,时辰一到,比武正式开始!然后——

然后——

然后,据史料记载:甫交手吴公仪即击中陈克夫鼻子。陈因流血过多,休息超时。他们二次再比,双方多用脚踢,因踢超过规定过膝的公约,公证人宣布停止比赛。

通俗点讲,就是太极老吴一上来就把白鹤小陈打了个鼻子出血,双方暂停休息,过了一会儿再打,可刚打没一会儿,裁判说停停停!规则规定脚踢不能过膝,你们都犯规好几次了,GAME OVER吧。

就这么完了。整个比武过程,也就几分钟。

时间短不要紧,高手对决,自然出手不凡,时间虽短,过程必定是精彩的!

过程?你自己看!有视频。真的,有——视——频!

感谢当时的影视工作前辈,竟然现场录像,用古老的设备把两人比赛的视频留了下来。虽然不是多机位多角度1080p,但足够看清楚人物的动作了。

看吧————


据传 这段视频拍摄于1954年的澳门 太极拳高手吴公仪大战白鹤拳高手陈克夫。感受一下绝世神功的震撼。​​​​_腾讯视频

看完了吧?很多人看完后,都震惊了——尼玛,这也叫高手对决?!

那抡胳膊踢腿迈步,和我们街口的俩赖汉打架一个样啊?想象中的辗转腾挪上下翻飞拳拳到肉脚脚生 风神采奕奕威风凛凛,全都木有!这还是高手?掌门?宗师?

所以看了这段视频的人们,评价就成了这个样:“吴公仪陈克夫笑死人”“吴公仪陈克夫比赛真丑”“吴公仪陈克夫王八拳”......这场比武,也因为这段有影有真相的视频,从原本传说中的佳话,变成了笑话。

于是有人说,这俩人根本不是什么高手,就是江湖骗子,甚至传统武术都是忽悠人的,那些表演或影视剧中的对战都是套路花架子;也有人说,真实的武术对决就是这样,实战很难看,只有内行才能看出里头的真功夫。

论过程,确实观赏性奇差,让观者失望;但论结果,却并未让当事双方形象受损,甚至吴公仪还因此战而名声大噪,从此广收门徒,桃李满天下。这场被渲染得无比刺激精彩的比武就是这样,没那么好,也没那么差。热潮过后,也就被当时的人们淡忘了。

但还是那句话:任何事情,得等它翻了篇成了历史,回头再看,才能评价其意义。

就像这场比武,虽然本身没多少看头,却一不小心,开创了一个时代。

话再说回比武之前,那时候没有所谓的自媒体,最主流的还是报纸,这场比武之所以广受关注成为爆款话题,主要还是因为报纸的疯狂炒作,推波助澜。连篇累牍地专题、专栏、背景、分析,把这事炒成了超级热点,报纸发行量自然也节节高升。

当时香港有家《新晚报》,该报总编辑罗孚是个很有新闻敏感性和炒作手段的牛人,不但组织采编力量对这场比武进行全方位报道,还一拍脑门,想出一个小主意。他把一个干不了记者主编,只会写写副刊小文章的编辑陈文统叫过来说:“你不是爱写吗?不是爱谈那些奇侠异士刀光剑影的故事吗?那就借这次比武热潮,炮制一部武侠小说在咱们报纸连载吧,说不定真有人看呢?”

陈文统当时不到三十岁,一听之下,觉得这个活儿好啊,文章能连载,那就不愁发稿量,更不愁拿奖金了,写就写!不就是编故事嘛!这老兄稍加构思,坐到那里刷刷刷就动起了笔。比武之后第三天,小说连载就在《新晚报》上开始了。

小说名叫《龙虎斗京华》;陈文统因为崇拜老武侠作家宫白羽,给自己起了个笔名:梁羽生

小说连载后竟然很受欢迎,陈文统一下子成了报社的重点培养对象青年突击能手,引来众多同事眼红。他的一个姓查的同事看了那小说后,却呵呵呵呵几声,心说:“就这个?就这个?我也能写啊!”

不久之后,这位查姓同事的武侠处女作也开始连载了,名曰《书剑恩仇录》,笔名:金庸

就这样,一个时代开始了。

就这样,小李飞刀天外飞仙降龙十八掌乾坤大挪移五绝华山论剑六大派围攻光明顶七剑下天山的江湖,闯入到这个现实中的世界,融进每个人的心里。

就这样,一场被误以为传奇实际上却像个笑话的比武,却真的造就了一个传奇。

这才真是——有意思!

再看看眼下这场热闹的约架,在当代传播手段和商业思维的裹挟下,估计正在往更热闹的方向奔去。各路高手低手在忙,后面的商业运作团队更在忙,下一场对战似乎指日可待。

它能不能也成为传奇,甚至也开启一个时代呢?还是等这事儿成了历史以后再看吧,但希望恐怕不大。

因为就算江湖真的还在,也根本不是你心中的那个了。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