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底捞“报复性涨价”后又发道歉信,背后或许有深意

2020-04-10  本文已影响0人  在人间_混日子

新冠疫情把大家憋疯了,也馋坏了,闷在家里时日已久的吃货们,本想着一解除限制就去吃个够,玩个嗨,可是,随着美食美饮一复工,却发现画风不太对。

大家一猛子扎到门店,发现喜欢的美食涨价了,喜欢的饮品涨价了!说好的报复性消费呢?怎么成了报复性涨价?

(一)没迎来报复性消费,却迎来了报复性涨价。

据悉,随着复工复产,部分知名餐饮品牌出现了复业后涨价现象,被称为报复性涨价。

比如,先有餐饮界知名的火锅大哥海底捞,开业即涨价。

根据搜狐财经实地探访北京门店的视频,海底捞一复工价格就上涨了6%,人均220+,米饭7块钱一碗,半份土豆片14块,合一片1块5。网友直呼“能把人气死,偷偷摸摸涨价”。

后有追随者,饮品涨价,奶茶迈入“30元时代”。

根据北京商报的视频显示,该报的记者实际走访发现,喜茶不少单品在2019年价位的基础上涨了2块。另一知名品牌“奈雪的茶”也对个别产品价格上调了1元。其他品牌暂时没发现涨价,但是随着“带头者“的涨价,一杯奶茶的价格正在迈向“30元时代”。

真的是没等来报复性消费,先迎来了报复性涨价。

这不禁令人好奇,为何涨价?

据悉,早先海底捞的相关负责人回应的理由是:涨价是受疫情及成本上涨影响。这怎么理解呢?我觉得应该分两个部分,一个是疫情影响,一个是成本影响。

一、 成本上涨,笔者理解那就是食材价格上涨吧。

这点可以从最新的CPI数据得到印证,的确3月份食品价格涨幅不小。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最新数据,3月份食品价格上涨18.3%,确实涨价了。

二、 受疫情影响,该怎么理解呢?

众所周知,疫情对经济的打击是实实在在的打击,拳拳到肉,尤其对餐饮打击甚大。莫非海底捞是打算疫情期间的损失通过涨价找补回来?

(二)峰回路转,海底捞发道歉信并回调价格。

令人意外的是,4月10日下午,海底捞居然因为涨价道歉了,还专门在微博发了一份道歉信,表示将回调至1月26日涨价前的价格。

并且微博配文非常直接:海底捞门店此次涨价是公司管理层的错误决策。

原文如下:“海底捞门店此次涨价是公司管理层的错误决策,伤害了海底捞顾客的利益。对此我们深感抱歉。自即时起,中国内地门店菜品价格恢复到今年1月26日门店停业前标准。 ”

海底捞的道歉信

对于这一“惊天逆转”,多数网友表示理解,并且声称爱了爱了、一如既往的支持、周末接着吃等等。

但也有网友从别的角度对海底捞的价格回调表达了质疑,比如,有一位微博网友就表示:关键是被曝光“国内涨价,新加坡门店保持原价”的新闻,导致舆论极速下跌,这么做是必须的,不然会被骂死。

还有一位网友也表示:“被网友扒皮新加坡打折降价,中国却涨价,真的当中国人钱好抢哦!”表达了对海底捞的不满。

但无论如何,海底捞确实是把价格又降回来了。从3月下旬价格“偷偷上调”,到4月上旬的末尾,突然来个官宣道歉,再把价格调回来。

(三)海底捞一前一后的骚操作到底为了哪般?难道背后有什么隐藏技能?

操作背后可能的真实原因分析,笔者认为有三种可能的情况。

一种是略显阴暗的角度,如上述网友的说法,海底捞悄悄涨价后,被曝光“国内涨价、新加坡门店保持原价”的新闻,带来的公关危机,伤害品牌,舆论极速下跌,需要及时止损。

一种是出于市场数据的反应,海底捞涨价后,消费者客流下降,实际测算后涨价不划算,及时止损。

最后一种就厉害了,这有可能是一场经过策划的“事件营销”,这个角度也说得过去。毕竟,新冠疫情对餐饮打击是致命的,餐饮企业需要快速恢复和加大客流量,快速弥补损失。而通过涨价引起舆论热度之后,在十几天的时间里,及时将价格回调,达到短时间大量曝光品牌的目的,从而实现“免费”的流量引入。

倘若真的是一场营销事件,那海底捞还真实挺厉害。这点,从海底捞发布的道歉信里可以看到端倪。明眼人已经注意到,在道歉信的后半部分,海底捞写的是自己的优惠政策,还有服务品质的提升的内容。

不得不感叹,这很像是一段高级的软广告输出,试想一下,平时发一份优惠政策能触达的人群有多少,而趁热度,将营销信息植入道歉信,所能触达的人数可就完全不是一个量级了。

营销目的“悄悄的”就实现了。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