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拼搏的战场

2024-03-05  本文已影响0人  鲁豫紫

郑重声明:文章系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本文参与星辰计划2024年第3期“搏”专题活动。

释义:对抗,拼搏,搏击。

如今距离大学毕业都将近十年了,但耳边依旧会想起一个声音,“你有没有为自己的梦想拼搏过?”

操场上的广播里又响起教导主任的训话,告诫高三的学习,在这个关键的时期,不能三心二意,即便有天大的事也要先把眼前的高考度过。对于青春懵懂的高三学子来说,他们对高考的认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身边成年人的反应。

记得高三那年,考试成了家常便饭,三天一小考,两天一大考,月考、段考等各类考试接踵而来,往往上一套试卷的错题还没有弄清楚,这一套试卷再次考了相同的知识点。每到课间,试卷就像是漫天飞舞的雪花,每个人坐在座位上迎接着属于自己的那一片,课间也不再活跃,整间教室充满着压抑的气息。

每次考完试,妈妈都会拿着全班成绩总表将我的各科成绩在班级里做一个排名,这样我每科的成绩便一目了然。综合来看,我的数理化每次都在中下游。那个时候,我觉得自己像一只逆水而行的鸭子,无论怎么扑腾,依旧无法改变成绩差的现实。

还记得第一次文理分科的时候,我选择了理科,在家长和老师眼里,选择文科意味着承认自己脑子不聪明,想起枯燥无味的政史地,我选择了理科,但事实证明,我属于脑子不聪明还死要面子的那种人。

一套试卷讲下来,老师几乎要写满整个黑板。我们则化身为一群‘抄男抄女’,会的同学不必抄,不会的同学即便抄下来也不会看,于是每次考完试后的进步微乎其微。

那时候为了提高学习成绩,班里讨论过这样的话题,回到家是先做自己擅长的还是不擅长的。对于我来说,讨论这个话题没有意义,我必须先做擅长的,对于不擅长的学科,我可以坐在书桌前整整一个小时,也写不出个所以然。

那个时候时间有限,上完晚自习回家都九点多了,每天作业做到十二点也是家常便饭,如果先做不擅长的,那么到最后擅长的也完不成了。我不属于’夜莺型‘的学生,晚上过了十二点,就瞌睡的不行,躺在沙发上睡一会就睡着了,睡觉的时候我告诉自己,明早再补作业吧。

每天背着沉重的书包来到学校,有时想想这样的努力到最后也许会一文不值,以我当时的成绩,也只能勉强上个二本,我知道如果考个三本对我来说以为着什么,意味着我要去读专科院校,甚至连读书的机会都没有。因为我的家庭条件不足以支撑三本的学费,或许妈妈会送我去二姨父家,在他们的门市部卖肉,每每想到这里,我心里就特别难受,一方面是违背了自己的意愿,另一方面是对不起爸妈的血汗钱。

世界上有一种奇迹叫做向死而生,或许正是因为我有了向死的无所畏惧,才有了置之死地而后生的力量。几次模拟考试后我的成绩不够理想,但我还是想努力一把,马上就要高考了,高考前的这段时间我除了再拼一把,又能做些什么呢?毕竟最终结果还没出来,不能这么早就放弃。想通这个道理后,我开始了心无杂念的学习,有时候我们害怕的不过是无法接受最终的结果,而我用了一个星期的时间劝自己接受了最坏的结果——高考不是唯一的出路。没想到峰回路转,高考成绩公布的当天,我查了自己的成绩,竟然还超出一本线几分,这一刻让我热泪盈眶,原来努力真的不会白费,我仔细看了每一科的成绩,除了数学一如既往的差之外,我的英语和理综成绩拿到了有史以来的最高分,生物不出意外应该是满分。

这次经历让我更加相信,拼搏到感动自己绝不是一句空话,很多时候,面对一些事情我们如果拿出了自己100%的努力,至于结果都不再重要,因为我们已经在拼搏的过程中成长了。很多时候,不是因为有了希望才去努力,而是努力过后,看到了希望。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