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莲的心思
一直踌躇着如何写《乘风破浪的姐姐》征文,然而怎样的人生才算作“乘风破浪”?面对命题,我竟一时陷入茫然。
看过了太多的人间悲喜剧,见证了无数的励志人生,对于乘风破浪的人生姿态,我希望自己的认知,更加富含平民的烟火气。
于是我想起了她,一位同村的邻家小妹。同时浮现在脑海里的,是贝多芬的那句名言:
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它将无法使我完全屈服。席慕容:我已婷婷,不忧也不惧
1.快乐的小保姆
上世纪七十年代初,我离开生活了六年的故乡,重新回到城市,身份也由学生转换为代课教师。
从严格意义上来讲,我并不属于回乡知z青,而是在那个特殊的时期,辗转至祖藉地,完成了初高中的学业而已。
后来,随着生存的艰辛与忙碌,有关家乡的各种消息,渐渐被忽略了,比如凤莲的相关信息。
这样一晃过了约20年。大约是在上世纪90年代初,在工作中,结识了一位企业技校的老师,闲聊起彼此的老家,他说,我有一个中专时的女同学,也是你们村的。
叫什么名字?我问。
黄小林。
我想了想,没听说有叫这个名字的呀。
那个年代,从农村考出的大中专学生属凤毛麟角,如果有的话,应该会听说的。
这位老师说,黄小林家在村子的最东头,父亲是生产队队长,我们上学时去过她家的。
对照这些信息,应该是凤莲无疑。可是,凤莲什么时候考上的师范学校呢?当年我离开村子的时候,她可连小学还没有上呢,看当时的情景,家里也没有让她上学的意思啊!
那一段时间里,刚好有一张题目为《我要读书》的摄影作品正在风靡全国。那位大眼睛的女孩苏明娟,一时成为网红,女孩子的受教育问题,也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
凤莲,这个在七十年代初,比苏明娟还要大几岁的女孩,莫非也是因为受到了命运的某种眷顾,才重新走进校园,开始她新的人生之路?
这不禁引起了我的关心与好奇,对凤莲的许多印象点滴,也从记忆的深处泛出,渐渐地,连成一片。
在回乡的大约第三个年头上,我的住处从村中搬到村东,恰好与凤莲家隔路相望。
那时的凤莲,大约只有七八岁,却是全村有名的小保姆。她的一个弟弟和两个妹妹,都是由她背大的。每次凤莲出现的众人面前的时候,身后总是背着弟弟或者妹妹,又总是兴高采烈的,是个快乐的小保姆。
凤莲的父亲忠泉叔是村里的生产队长,为人忠厚公道。凤莲的母亲,我称她二婶儿,是一个特别能干的女人,一年365天,很少有见她闲下来的时候。农忙时干生产队里的活,农闲或雨天,就在家里编苇蓆,织稻草袋,用来换取零花钱。即便是大年初一,二婶儿也不肯闲着,早上吃完了饺子,与村里的女人们结伴挨家拜年,下午,就又坐在蓆子上忙活开了。
她对人说,没办法,一闲下来就浑身的关节酸痛,一干活,就啥事没有。
村里的人笑话她,你就是个穷命人,没办法。
可就这样,一家六口人,还有爷爷奶奶需要跟叔叔们分担赡养,日子也总是过得紧紧巴巴的。
在农村里,摊上个能干活的娘,孩子们多半是要吃苦的。因为,干起活来不要命的二婶儿 ,根本没工夫管孩子。这就更苦了大女儿凤莲,从四五岁起,她就开始带弟弟,带妹妹,稍大一点后,学会了做饭洗衣干家务,真正成了妈妈的得力帮手。
因为每天都要背着弟弟妹妹满村子里跑,凤莲竟成了村里街面上,出镜率最高的人之一。
上世纪70年代的农村,精神生活匮乏,村子里的红白喜事,邻里纠纷,婆媳吵架,往往成为轰动的事件,被村民们围观。而在围观的人群中,背着弟妹的凤莲是铁定的打卡人。我们搬到村东头后,凤莲又成了我们家的常客,常常站在门前,看我读书,写字,一呆就是半天。
那时的凤莲性格活泼开朗,爱说爱笑,不怕人,不怯场,虽没上过学,但记忆力超好,听到说书唱戏的,很快就能记住,还会编顺口溜,一说一大套,常常惹得在场的村民们开怀大笑。
弟妹们跟着姐姐,一会换一个地方,又都是热闹的场合,所以也都不哭不闹,非常乖。
我离开老家的时候,凤莲已经十一二岁了,弟弟和大妹已经上学,她又在带小妹。家里的状况没有太大的改变,父亲继续忙生产队的事,母亲继续忙着挣工分搞副业,似乎从没有人意识到,快乐的小保姆凤莲,早已过了上学的年龄。
打那以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我没有再见到过凤莲。
不管前方的路有多苦,只要走的方向正确,就是幸福的2.我要读书
猜测最终得到了证实。不久听老家的人说,那个叫黄小林的,就是我的邻家小妹,凤莲。
凤莲的求学之路是异常艰辛的。随着年岁的一天天增大,凤莲也渐渐有了自己的心思。她看着与自己同龄的小伙伴们,都要升初中了,而自己还是个大字不识的睁眼瞎,一向争强好胜的她,终于向父母表明了自己要读书的愿望。
父亲很心疼凤莲,觉得这个家对大女儿亏欠太多,有意成全她的心愿,但母亲却很为难。
一大家子人,就这么拼死拼活的干,日子还这么紧巴呢,你要再去上学,没人看妹妹,我就得少干活,少换钱,那日子怎么过呢?
母亲一边说,一边用衣袖擦拭着眼泪。
凤莲更伤心。她心疼母亲,也心疼自己,更心疼妹妹。于是,在残酷的现实面前,她那颗渴望读书的心,被生生给打压了下去。
渐渐的,凤莲不再串门子,也不在村子里瞎晃悠,而是背着妹妹每天按时去村小学校当旁听生。
从此,村小学校也多了这样一道风景。
背着妹妹的凤莲站在教室的窗外,老师教一句,她就跟着学一句。许多的时候,屋子里的学生还没有学会呢,窗外的凤莲却已经背熟了。
一天一天的,老师们受到了感动。他们看出凤莲是个读书的好苗子,不能因为带妹妹把孩子的一生给耽误了。
老师们大都是本乡人士,乡里乡亲的,自然更多了一层关心,便多次去找凤莲父母沟通,试图说服他们同意让女儿入学。
身为生产队长的宗泉叔,在村里也算是见多识广的人了,自然是希望女儿能读上书,接受教育,但二婶依然是考虑家里的状况,不肯答应。
经过了一段时间的旁听,这时的凤莲,已经对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也隐隐觉出,只有上学,才能改变自己的命运。她哭着对母亲说,如果答应我上学,我就去跟老师说,让学校同意我带着妹妹上课,不会耽误家里的活儿的。
母亲也是心疼女儿的,这不都是被一个穷字给闹的吗?不愁吃不愁喝的,谁不希望自己的子女多读书,有前程呢。
凤莲终于入学了。当时已经十一二岁的她,与七八岁的弟弟妹妹们同堂听讲,来自各方的叽讽和嘲笑是免不了的。但是对于渴求知识的凤莲来说,只要能让她读书学习,其他的一切,都可以忽略不计。
凤莲自然没有忘记对母亲的承诺。她每天背着妹妹去上学,而妹妹也特别的乖巧懂事,看着姐姐在读书写字,总是一声不吭。
后来,最小的妹妹也长大了,凤莲又经老师允许,每天带一捆稻草去上课,一边听讲,一边在桌子底下搓稻草绳。母亲编织稻草袋用的稻草绳,都是凤莲利用上课或下课的时间完成的。
凤莲学习异常的刻苦,她深知自己在年龄上的劣势,不肯浪费一分一秒的时间,她要争分夺秒,尽量多学,学好,超过所有的同学。
据说当时的凤莲最担心两件事,一是怕母亲突然变卦,二是怕学校不让她带稻草搓绳。
老天终不负有心人,五年的小学,凤莲只用了三年半就完成了。
初中毕业后,凤莲报考了当时十分难考的初中中专,并有幸被本市的师范学校录取,毕业后,被分配到县城的一所小学教书。多年来的努力拼搏,经历了千辛万苦,凤莲终于为自己迎来了人生路上的第一缕明媚阳光。
阳光总在风雨后3.春晖寸草心
刚当上教师的那几年,凤莲的生活是轻松而幸福的。工作,结婚,生子,节假期照顾两边家庭,突然有了一种轻松愉悦的感觉。活到这么大,生活一直处于高强度,快节奏的状态,甚至从来没有舒心的喘口气,知识对凤莲来说,真得是改变了命运,让她可以衣食无忧的生活工作。
她很知足。这对于一个从小就在生存线上煎熬的农村女孩子来说,这样的生活状况,已经是福报了。
然而,这种相对和谐平衡的生活并没有持续太久,母亲突然病了。这个勤劳了一辈子,亏待了自己,也亏待了女儿的二婶儿,患了脑血栓,生活从此不能自理。
开始的几年里,多由父亲照顾母亲,凤莲每周末去家里,帮着洗洗涮涮,每次都要忙活满满的一天。
后来,父亲也渐渐年事已高,还有七八亩的责任田需要耕种,弟弟妹妹们都在农村,为了更有利于母亲病情的恢复,凤莲便把母亲接到了县城自己的家里。
穷人的孩子早当家。从小养形成的家庭观念和责任担当,让凤莲觉得,家里所有的事情,都应该由她这个大姐来承担。
都说百病床前无孝子,但凤莲几年如一日,再忙再累,也总要把母亲收拾得干干净净,舒舒坦坦。
在这段与母亲相濡以沫的生活中,凤莲更加谅解了母亲,包容了在那个时代,农村妇女的无奈与局限。
比起母亲,我是幸运的,凤莲常常这样想。
母亲走了,走的很安详。
在她被病魔折磨的最后的日子里,看着女儿忙里忙外的身影,常常老泪纵横。她早已经没有清晰表达语言的能力,但在那含混不清的咿呀中 ,也许会无数次的,向女儿表达着内心的愧疚。如果不是她终于同意让女儿上学 ,不光是女儿的前程,就连她自己的养老,都会出现难以想象的惨状。
知识改变的,往往不只是一个人的命运,而是一家人,甚至是一个家族的命运。
在芬芳的笑靥之後 谁人知我莲的心事4.我是大姐
再次看到凤莲,是在去年的秋天。四十五六年的光景,已在我们姐妹之间倏忽不见,凤莲也是早已过了知天命之年的人了。
相对而坐,我不禁细细的观察着她。只见她小时候的模样大致还在,只是性情和气质都有了大的变化,文静,深沉,满满的大姐范儿,当年那个背着弟妹满街巷子里跑,还顺口溜不离嘴的小疯丫头的形象,竟一丝也寻不见了。
姐姐,你没离开咱们村的时候,我总是喜欢去你那里玩儿,看你常捧着一本书读,心里既好奇又羡慕,心想,书里究竟有什么好东西,让姐姐这么入迷!
回忆起往事,凤莲的语气里仍有些激动。
两人叙了半天旧,我才想起问她家的近况。
凤莲说,母亲走后没两年,她的弟妹年纪轻轻地得了绝症,四处求医问药,没有结果,终在差不多把家里的积蓄掏空后,撒手人寰。
弟弟为此受到了刺激,整天郁郁寡欢,健康也被敲响了警钟。
家里所有的状况,凤莲都不可能袖手旁观,她是大姐,更是全家唯一拿工资的人。
幸好凤莲的父亲忠泉叔,既是一位智慧的老人,也是一位种庄稼的老把式。就这样,父女俩相互扶持着,把这个家引出了困境,走出了泥潭。
去年侄子结婚了,弟弟一家的生活也走上了正常轨道,凤莲终于可以松口气了。
最近她又给弟弟买了健康保险,希望弟弟的晚年能够平安度过。
我是大姐。也许这一理念,从小到大,早已植根于凤莲的骨子里了。
眼下,凤莲的孩子已经工作,老父亲的身体还很硬朗,自己也已接近退休年龄,生活开始进入了慢车道。除了一周去家里看一看,送点东西,也没有太让她再操心的事情了。她参加了县里的太极拳表演队,还常常去外地演出比赛,业余生活很丰富。
凤莲说,她觉得很知足,很幸福。虽然大半生都在为家人操心,付出,但有亲情在,也就会更有被需求感,更会突现出自己的价值所在。老父亲以自己为骄傲,弟妹们以自己为依靠,自己的努力,得到了实实在在的体现,难道不是人生的莫大幸事吗?
望着凤莲依然秀美并有些兴奋的脸庞,让我不由再一次想起了动画电影《千与千寻》里的一句话:不管前方的路有多苦,只要走的方向正确,就是幸福的。
本次征文链接:【故事优选】征文‖你比乘风破浪的姐姐更出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