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 | 正面管教的一点小思考
场景一
周六晚上,又到了头疼的时间点,要给小朋友洗澡洗头了,洗澡没问题,洗头一直是心头的一块大石头,因为不管什么姿势给他洗,都是哭闹。
看着他蹲在浴盆旁边在玩水,跟他说:“来,低下头,妈妈给你洗头……”
“不要嘛,我不洗头”
我直接稍微让他的头往浴盆倾斜,然后开始把水往他头上淋,接着就是哭声大作,
“我不要洗,我不要洗,水进眼睛了……”
“你不往下低,水怎么会不进眼睛?低下去!”
猛地,小朋友用力站了起来,然后全身也都湿漉漉的,脸上泪水夹杂洗头发的水,哭地也越来越大声。
“你蹲下,低下头啊,不然这样怎么洗?”
“妈妈,我害怕,我害怕……”
“怕啥?蹲下,老实蹲着就不会这样!”
然后爸爸进来了,一直安慰他,我也当甩手掌柜,离开了浴房。
事后想起来,可能他真的很怕,好像腿都抖了。
场景二
周六晚上睡前看到他小时候玩的费雪小海马
“我想要海马……”
“可是我们要睡觉了,海马也要睡觉。”
“我想要玩了再睡觉,”
“妈妈知道你很想跟它玩,你很爱它对吧?”
“嗯,爱海马,”
“然后呢?”
“然后一起睡觉!”
“妈妈知道你很爱海马,但是小海马晚上要跟它妈妈一起睡觉,对不对?就像你要跟妈妈一起睡觉一样,离开了妈妈,你很难过,它离开妈妈也难过,对吧?”
“嗯,那让它跟他妈妈一起睡觉,我也跟妈妈睡觉。”
然后平静地去睡觉了,不哭也不闹。
感恩睡前抽空看了下《如何说,孩子才会听》这本书,里面讲到的“共情”。
分析同一个晚上发生的这两件事,挺惭愧,强迫他洗头发的时候,自己情绪的点没控制好,与其说孩子不配合,不如说自己没有处理好自己的内心,特别惶恐给他洗头,导致他稍微一不配合,我这颗“炸弹”就要炸了。再回到自己的童年,我想起来,以前母亲帮我洗头的时候,我也非常害怕,因为不知道闭上眼睛后,会发生什么,还要接受突然来到头上的水,没搞好的话,眼睛和耳朵都要进水,那种感觉,记忆犹新。可是在我给孩子洗头发的时候,我怎么忘记了自己当时的感受?我怎么只知道自己必须给他洗头发这事,而忘记了他的恐惧和害怕,只一味地理解成他的不配合,直到看到他似乎怕的发抖了,才停止,诚然,我需要给孩子道歉,不管他懂不懂。
而睡前的海马事件,假如换做平时,估计又要训斥他不好好睡觉,但是其实孩子的需求没有好坏之分,他的出发点都很单纯,喜欢就要,不喜欢不要,并不是不想去睡觉而故意要海马。因为看了书,再一次牢记了“共情”这个点,所以睡前只是共情了一下他的情绪,一切都很平静地度过了。
晚上我写下这些话:
我想,当我的孩子有我认为的“不配合”行为时,我应该再回到童年看看那时候的自己。
“穿越”后,我应该更容易共情他的情绪,他不过就是童年的我而已。
做父母,是一场修行。
孩子,对不起,我没能理解你的恐惧和害怕,只是一味的指责和批评。
孩子,感谢你选择了我,让我有机会不断修炼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