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单读书

读《我们仨》有感

2018-01-15  本文已影响236人  不堪一击的洁白

  杨绛于1911年7月七日出生,本名杨季康,江苏无锡人,中国女作家、文学翻译家和外国文学研究家,钱钟书夫人,杨荫杭之女。1935年前往英国牛津大学求学,1949年后在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外国文学研究所工作。她通晓英语、法语、西班牙语,由她翻译的《唐·吉诃德》被公认为最优秀的翻译佳作,创作的剧本有《称心如意》、《弄假成真》、长篇小说有《洗澡》等。2004年出版散文随笔《我们仨》,再版达一百多万册;2013年以102岁的高龄出版250万字的《杨绛文集》八卷;2016年5月25日凌晨在北京病逝,享年105岁。

  “城外的人想进去,城中的人想出来”也许许多人都知道这句是围城的经典语录,都知道作者是我国大才子钱钟书,但我想说的是,那一次是我初知杨绛。初次接触杨绛先生,是在她为《围城》写的后记里,她用平淡而优美的笔调讲述钱钟书的一桩桩趣事,连钱钟书也觉得是“文笔之佳。对于杨绛之前我同许多人一样有着一大推疑问,她是男是女,如果她是女的,为什么世人要称她为先生,于是带着这疑问我走进来她的作品。2016年5月25日,网上铺天盖地的消息都在疯传“最贤的妻,最才的女”--杨绛先生。于是感觉这一刻杨绛成了最炙手可热的人物,从此作品被加印,阅读版权被商家买断,老师开始为学生们介绍何为先生,杨绛为什么被称作先生。那一刻也是我真真正正去开始从头了解一个被尊称为先生的作者。

  “人间也没有永远,我们一生坎坷,暮年才有了一个可以安顿的居住,但老病相催,我们在人生道路上已走到尽头了。”“一九九七年早春,阿瑗去世,一九九八年岁末,钟书去世。我们仨就再次失散,就这么失散了……现在,只剩下了我一个人,”于是就有了这本书,书名就叫做《我们仨》。

  《我们仨》是女儿钱媛生前起草未完的文章,杨绛在女儿、丈夫去世四年后写完出版的回忆录,也是完成了女儿一份未尽的夙愿。这是一本杨绛先生用来记录一家三口的经历,从幸福的一家三口到我开始一个人思恋最爱他们的故事,以简洁而沉重的语言,回忆了先后离她而去的女儿钱媛,丈夫钱钟书,回忆一家三口哪些快乐而艰难的时光,爱与痛的日子。故事真挚而感人,从字里行间都可以读出杨绛对丈夫,女儿满满的爱。都说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可是当时间不允许我们再互相陪伴时,也许回忆才会成为我活下去的勇气。莫言曾说过:“当笔尖下的文字释虐激扬时,我将用来记录永生”,我想这也是为什么,杨绛先生会在年过百岁之后继续写作的原因。

  《我们仨》是钱钟书夫人杨绛撰写的家庭生活回忆录。1998年,钱钟书逝世,而他和杨绛唯一的女儿钱瑗已于此前先他们而去。在人生伴侣离去的四年后,杨绛在92岁高龄的时候用心记述了他们这个特殊家庭63年的风风雨雨、点点滴滴,结成回忆录《我。们仨》。

《我们仨》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中,杨绛以其一贯的慧心、独特的笔法,用梦境的形式讲述了最后几年中一家三口相依为命的情感体验。第二部分,以平实感人的文字记录了自1935年伉俪二人赴英国留学,并在牛津喜得爱女,直至1998年钱先生逝世63年间这个家庭鲜为人知的坎坷历程。他们的足迹跨过半个地球,穿越风云多变的半个世纪:战火、疾病、政治风暴,生离死别……不论暴风骤雨,他们相濡以沫,美好的家庭已经成为这一家人最安全的庇护所。天上人间,阴阳殊途,却难断挚情。杨绛独伴青灯,用心灵向彼岸的亲人无声地倾诉着。作为老派知识分子,她的文字含蓄节制,那难以言表的亲情和忧伤弥漫在字里行间,令读者无不动容。生命的意义,不会因为躯体的生灭而有所改变,那安定于无常世事之上的温暖亲情已经把他们仨永远联结在一起,家的意义也在此书中得到了尽情的阐释。

  相儒以沫的爱情,一同携手走过人生的66载风雨。于爱情观,我想到了曾经有一位主持人采访杨绛时,问她对于现代青年人有没有什么提醒的,她只是淡淡的说了一句“只是物质至上的时代潮流下,想提醒年轻的朋友,男女结合最最重要的是感情,双方互相理解的程度,理解深才能互相欣赏、吸引、支持、和鼓励、两情相悦;门当户对及其他,并不重要。”回看杨绛钟书的一生不正是如此吗?钟书于清华园初见杨绛时曾说:“在遇到你之前我从未想过结婚,但在遇到你之后我没想过同谁结婚”,于是杨绛为了钟书《围城》的顺利出版从一位手握笔墨的文人成为一个拿的起菜刀的女人。现在许多的人都在问爱情的保鲜在于什么,我想不过正如杨绛先生那言,有一个让你时刻牵挂的人,但却又没有丝毫怨言全心全意想为他付出一切,慢慢的时间久了我们也就成了世上最彼此相伴的人了。上苍不会让所有幸福集中到某个人身上,得到了爱情未必拥有金钱;拥有金钱,未必得到快乐;得到快乐未必拥有健康;拥有健康未必一切都会如愿以偿,保持知足常乐的心态才是淬炼心智、精华心灵的最佳途径。一切快乐的享受都属于精神,这种快乐把忍受变为享受,是精神对物质的胜利,这便是人生哲学。这是一个年过百岁的老人对于我们青年人的谆谆教诲。

  杨绛以母性的慈爱诉说一生对女儿的牵挂,向读者展示了一家三口真诚、平和、乐观、向上的家庭氛围,文字皆从肺腑流出,行文用笔皆由情牵挂,读到感人之处,不无热泪盈眶使我们看到生命的可贵,亲情的相惜与呵护,全篇充满人性美的光辉。首先,从杨绛的人生观来看,勤奋与乐观是他们生活的基调,杨绛先生相信命理,但是更注重个人的努力,她说:“我们不论在多么艰苦的环境中,从不停顿的是读书和工作,因为这是我们的乐趣”年轻时在英国,她和钱钟书勤奋读书,比赛谁读的书多,图书馆是他们经常去的地方,探索知识,格物致知,追求知识成了生活习惯,勇于探索新的知识领域,包括在生活细节上,比如:探路、学习、做饭、 散步游玩等都充满乐趣,杨绛在书中说:“我们与世无争,与人无争,只求相聚在一起,相守在一起。碰到困难,钟书和我一起承担,困难就不复困难,还有个阿媛相伴相助,不论什么苦涩艰辛的事,都变得甜润,我们稍有一点快乐,就会变得非常快乐,所以,我们是不寻常的遇合”,他们相处,既有各不相扰的专心读书,又有融洽愉悦、妙趣横生的生活游戏,一家三口经历坎坷与磨难,却因为一起的彼此安慰、共同承担从而创造乐趣与甜润。由此可以看出,杨绛先生的一家三口的相知、相契、相亲、相爱是多么的令人敬重与羡慕。

而杨绛的价值观,也反映到作品中,字里行间,无不看出他们淡泊名利的性情也实为古今少有,让人肃然起敬。杨绛十分钟爱英国诗人蓝德的一句诗:“我和谁都不争,和谁争我都不屑。”前半句说的是淡然的心境,后半句则描摹出那份文人的傲骨,恰恰是先生自己的写照。杨绛在书中写道:“嘤其鸣兮,求其友声,友声可远在千里之外,可远在数百年之后,钟书先生是坐冷板凳的,他的学问也是冷门,他曾和我说'有名气就是多些不相知的人,我们希望多几个知己,不求有名声。’”

  钱钟书个性鲜明,他不见蒋介石,不参加国宴,不当文学顾问,不当社会科学院的副院长,这些都是世人梦寐以求而不可得的光环与荣耀,先生却唯恐避之而不及,这是何等的心胸,其卓尔不群之状怎能不令人折服。同时,他们又是爱国的知识分子,建国之后经历多次政治运动,从不后悔,钱媛出生在英国,天然拥有英国国籍,他们都放弃了,并说:“我们是文化人,爱祖国的文化,爱祖国的语言,一句话,我们是倔强的老百姓,不愿做外国人”,他们始终不忘自己的乡土情怀和坚守无怨无悔的爱国情操。就是如此相知相爱相契的一家人。

  “我曾经做了一个梦,梦到钟书他们正在离我远去,我恳求他们慢点,我想陪伴他们多一点,但是无论我怎样努力他们还是不管我的喊叫,继续向前,我害怕有一天这个梦会变成现实,钟书总是安慰我那只是一个梦,但没想到梦来的那么早”。在1997年钱媛病逝,1998年钱钟书病逝,杨绛女士已经是83岁的老人,受到了何等的打击,非常人所能承受,杨绛在描述爱女病重去世时自己悲痛欲绝的心情时:“我觉得我的心给捅了一下,绽出一个血泡,像一只饱含热泪的眼睛。”“我的心上盖满了一只一只饱含热泪的眼睛,这时,泪一起流下来”“胸中的热泪直往上涌,直涌到喉头。我使劲咽住,但是我使的劲儿太大,满腔热泪把胸口挣裂了,只听得噼嗒一声,地下石片上掉落下一堆血肉模糊的东西,迎面的寒风,直往我胸口的窟窿里灌,我痛不可忍,”那是描述怎样的一颗母亲的心呀,心碎了,掉在地上,又加上寒风,直往胸口里灌,谁能忍受这般的痛彻心扉,读到这些充满悲情的文字,给我以强大的震撼,情不自禁的抚摸着自己的胸口,泪水如泉水一样盈眶而出,心绪久久不能平静。可想而知这是一位多伟大的母亲和妻子。

    还有杨绛与钱钟书的伉俪深情,更是永恒深挚,初读这回忆录时,其中有很多东西不太明白,为了读懂《我们仨》——古驿道上相聚,我查阅了不少资料。现在摘录徐艳玲写的学术文章《万里长梦话凄凉》中这样写道:1994年7月30日,钱钟书住院到1998年12月19日去世,爱女钱媛是1996年1月18日住院到1997年3月4日去世,这一过程中发生的事情,而《我们仨》中的钱钟书被一辆黑车接走是去北京医院,开会,实际是住院,船,是钱钟书在北京医院住院的病房,号头311,是病房的房间号。客栈是指三里河寓所,在船上一天天漂移,是指钱钟书病情很重,一天天走向人生终点,探视时,太阳照在前舱就得离开,其实是作者每天上午探视,下午回家做彼此的食粮,作者每晚在客栈做梦的内容,是钱媛每晚和她通电话讲述的实际情况,“万里长梦”是指钱钟书住院共计1600天,杨绛说“我做了一个小梦,怪他一声不响地忽然走了,他现在故意慢慢儿走,让我一程一程送,尽量多聚聚,把一个小梦拉成一个万里长梦。”

  钱钟书这个学贯中西,饱经磨难、被人称为二三百年才能出现的天才,正当争分夺秒工作的时候,却住进来医院,一住就是四年多,而那时候,杨绛已是83岁的老人了,钱钟书卧病时,杨绛为他整理了《石语》,1996年2月由社会科学院出版社出版,为《钱钟书集》代序;帮助抄写《槐聚诗存》等,钱钟书感激地说:“你是最贤的妻,最才的女。”

  杨绛每天上午去探视,以前两人见面总说说话,后来钟书无力说话,就捏捏杨绛的手,再后来只能用眼神来交流了,充满情意的对视,与彼此也是莫大的安慰,在钱钟书无力说话时,一天,突然握着杨绛的手说:“绛,好好过。”

  钱媛,这个杨绛的“生平杰作”,爷爷眼中的“读书种子”,爸爸眼中的“可造之材”“她刚正,像外公,爱教书,像爷爷”,她从小聪慧过人,过目不忘,懂事听话,乃至长大,才华出众,能力非凡,可是她命运多舛,风华正茂时赶上文化大革命,年轻的丈夫被逼自杀,历经磨难,却始终是“发了一点芽的种子”,正当年事业蒸蒸日上之时,,却被无情的病魔击倒,最惨痛的是在老父亲生命垂危,老母亲身心交瘁最需要她照顾时先于二老而去,怎样一个噩梦。怎样一个撕心裂胆的痛楚,媛媛去世和火化,杨绛先生均没有到场。她说:“我还得到医院去看钟书,也不想面对那令人不忍的场面。”等到媛媛去世百日后,她来到北京师范大学埋有媛媛骨灰的雪松下坐坐,她套用东坡悼亡词:“从此老母断肠处,明月下,常青树。”

  当钱钟书确悉女儿已去,病情急剧恶化,于1998年12月19日凌晨去世,钱钟书去世后,杨绛先生说:“钟书在病中,我只求比他多活一年,照顾人,男不如女,我尽力保养自己,争求'夫在前,妻在后,’错了次序就糟糕了”,她做到了。

处理完钟书的后事,杨绛就忙着整理钟书留下的笔记,回忆自己生活的点滴,写书出版,最亲近人的相继离去并没有击垮这个满头白发的老人,但回看我们的现实生活却有一大堆人整天为这为哪要死要活的,我想在杨绛的书中我们不仅能看出她的为人处事,更多的是我们能读出更多对于生活、爱情、人生的态度。除了转载收藏以外,总感到自己有种意犹未尽不吐不快之感,作者的人生观、价值观深深地教育着我们,杨绛对家人深厚的情感更深深地感染着我。

    媛媛与钱钟书的离去,对杨绛来说,不止是人天两隔的永别,而是失去了自己生命的一部分,在《我们仨》一文中,她用梦的构图,独特的行文手法,描写了在古驿道上,我们仨失散了,实在是不忍实录那不堪回首的时光,而是用经历了大悲大喜后的冷静向读者淡淡的叙说着。

  古驿道上,杨绛饱含深情的叙述,是指从三里河寓所到北京医院的道路,关于为什么叫“古驿道”,笔者分析是取古代传递信息之意,作者往返于三里河寓所和北京医院之间,传递媛媛和钱钟书俩人的信息,作者每天晚上和媛媛通电话,了解她的病情,并把爸爸的情况告知她,每天上午去医院探视爸爸,再把媛媛的情况跟爸爸说说,作者可不就是个信使嘛,难怪这条路叫古驿道。

  “……我清醒地看到以前当作‘我们家’的寓所,只是旅途上的客栈而已。家在哪里,我不知道,我还在寻觅归途。”

在英国求学时,爱女钱媛的出生,那一刻我们仨相伴了,于杨绛而言媛媛就是上帝给他们最好的礼物。

  我们俩老了。简短的文字,仅仅讲述一个关于梦的故事,但依旧能够感受到两位老人的真情。梦里,她寻找忽然不见了的他,是那样的急切,如现实一般。而他安慰她说:那是老人的梦,他也常做。她说,“好像只要找到他,就能一同回家。”平淡朴素的文字中透露着无言的感动。

我们仨失散了。一个梦境如真的“万里长梦”。踏上古驿道,梦就开始了。钟书被一辆大黑汽车接走了,从这里,老人开始了漫长又焦急的等待。幸好,她还有女儿阿媛。“阿媛一再对我说: ‘娘,不要愁,有我呢。咱们明天就能见爸爸了。’”读到这里,我想,这就是亲情。不用做太多太多的事,只需要亲人的一句安慰,一句“有我呢”,足矣。

我一个人思恋我们仨。她说“我们这个家,很朴素;我们三个人,很单纯。我们与世无求,与人无争,只求相聚在一起,各自做力所能及的事。

    从“我们仨相伴”到“我们俩老了”最后到“我们仨失散了”,再到“我一个人思念我们仨”,在杨先生一贯平实而温婉的文字中,“我们仨”一生相依相守的苦难和美丽都静静道来。漂泊、战争、分离、贫穷、动乱,如此纷难的人生里,一家人互为依靠,在历史车轮无情而又苦难的倾轧下,依然保持着对生活的乐观。他们并不是在宽容苦难,而根本上就是淡漠着苦难,所以他们如此幸福地相守,在杨先生清新隽雅的笔下,生活里的幽默和生气如此自然地跃然纸上,让人读来时而颦眉时而微笑时而沉思时而向往。

有人说,在平凡的日常生活中,你已经习惯了和你所爱的人的相处,仿佛日子会这样无限的延续下去。忽然有一天,你心头一惊想,想起时光在飞快流逝,正无可挽回的把你、你所爱的人以及你们共同拥有的一切带走。于是,你心中升起一种柔情,想要保护你的爱人免遭时光的劫掠。你还深刻感到,平凡生活中这些最简单的幸福也是多么宝贵,有着稍纵即逝的惊人的美……也有人曾说:“当习惯了和自己最亲近的人相伴时,当有一天最亲近的都离去,这对于生者来说该是多么大的打击,”我认为看来杨绛先生并没有被一切的事击垮,反而在我看来反而杨绛更加坚强了,因为她明白如果我也倒下了,那么钟书留下的就真正的变为了一堆废纸了,我不仅要活下去,我更要为了钟书他们而活下去,于是我们看到了《我们仨》、《走在人生边上》等优秀作品的相继出版。

  “我们仨”其实是最平凡不过的。”仅仅三个字,质朴的语言,平实的文字,正是老人对一家三口这些年相知相伴最真实感情。朴实的文字,讲述了“我们仨”最真实最平凡的生活,而现在留在先生心里的一定是那些年“我们仨”在一起度过的美好时光,有苦有甜有笑有泪,平凡的小家,因为有“我们仨”,幸福快乐。

  杨先生的确以“我们仨”自豪:“我们仨是不寻常的遇合”,“我们仨都没有虚度此生,因为是我们仨。”这话绝不是寻常家庭关系的人能够说出,这话也绝不是寻常生命态度的人能够说出。读整本书时,我听到的始终是这一声仿佛轻声自语的叹息:”我们仨失散了,失散了,就这么轻易地失散了……从此以后我们彼此之间在也没有了所谓的分离了,留下的都只有死别。这是一位百岁老人在接受采访是慢慢到来的话语。面对死亡,她只是淡淡的说:“最爱的人相继离去,只留下我一个人独自在世生停留了那么久,我也渴望有一天我会去陪伴他们父女俩,我想他们也一定还在路上等着我,如今的好像离那一天也不远了”,而在《我一个人思念我们仨》里话语虽然一如她平时文章里的温和,却也时常露出一种辛酸和落寞,杨绛说“剩下我一个,又是老人,就好比日暮穷途的羁旅倦客,顾望徘徊,能不感叹‘人生如梦’‘。5月25号凌晨这位中国历史上伟大的文学家,翻译家,安然的离开了人世。大多数也许也是哪一天才了解到一位被尊称为先生的女文学家,那一天也掀起了都杨绛热,我不认为这是一种好的潮流,对于经典的作品,我们青年人要做的是去了解,而不是等待被人提醒。

  杨先生对生死有极为深入的思考,也有极为深刻的了悟。她的晚年著作《走到人生的边上》,所谓“边上”,都是对人生的通透的了悟性。杨先生告诉我们生命还有许多值得悲悯的未知,杨先生关于人生的思考,其实是很能打动我们的心怀的。可以说,杨先生是中国现代女性中不多见的把传统和现代融合得格外自然的人物。杨先生一生并不戏剧化,但她的人生和著作都是现代中国人精神世界的独特一脉。于亲情、友情,我只愿变成一块石头,守望着我已经看不见的小船。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