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食光散文想法

最惦记的味道

2021-04-03  本文已影响0人  一座小山文集

曾有人说过:味觉在人的感官记忆中留存最久。只因那些无法复刻的美味最让人回味,烹饪的人总带着温情去做每一道菜。

我最惦记的是外婆的味道。孩童时我住在外婆家,非常挑食,外婆照顾一个“这也不吃,那也不吃”的小家伙,可谓费尽心思。

看来,挑食的小孩还真幸福。

记忆里,外婆的味道最淳朴,烹饪中带着智慧。

有一次,我感冒发烧,什么都不想吃。小时候的医生总爱说:发烧不要吃饭,吃面或米粉,容易消化。外婆用她累积多年的烹调经验和结合我的饮食喜好独创了一道肉末紫菜粉丝煲。她用一个小小的砂煲仔(刚好适合我一个人的份量)来煮,端上时煲里的汤还微微翻滚着,热气腾腾,顿时食欲大开。紫菜的咸鲜、肉碎的鲜甜,完美地融合,而晶莹剔透的粉丝充分吸收了汤汁,非常鲜味。牛腩面、猪手面也要先让路。从此,每当我生病时,外婆总会给我做肉末紫菜粉丝煲,百吃不厌。

在外婆家的日子,我最爱喝她做的陈皮炖水鸭。宰好的一整只水鸭(切记砍掉臀部)两面煎至微微金黄从而去掉鸭腥和鸭皮下的厚脂肪,放在一个小炖盅里,加水,放入小许姜片、冬菇、果皮。炖好后撒些盐花,精华全浓缩在澄清的炖汤里,鸭肉的惹味和果皮特有的香味简直绝配。炖过的鸭肉分外嫩、鲜,多嚼几下带着甘香。

记得有一天,外婆特意为我这个小馋鬼做了炖水鸭,她没有吃,全程看着我吃,我一个人不亦乐乎地吃完了一整只水鸭,可最后撑腻了。自从这次后,有一段时间我看到炖水鸭还真有点怕。这事已变成一个想起来都噗嗤笑出声的话题,偶尔拿出来说下:还记得小时候外婆炖了一只水鸭,我一个人把它吃完了,自此见到炖水鸭都怕了。

说起来,这个 “错误的示范” 可跟女儿 “分享” 下,让她懂得:独吃易撑、美味需分享。

外婆家还有一个“原著居民”——表哥。那时他最爱吃排骨,我倒不怎么感冒。不过,外婆特制的鼓油排骨(这道菜不知道她是怎么制作的)真的很下饭。每块排骨都包裹着一层明亮的焦糖色的酱油汁,微焦的肉香和鼓香,齿颊留香,连骨头也得多啃吸几下舍不得放下,捞排骨汁也可干掉几碗饭。

外婆还有一道自制叉烧,使不爱吃猪肉的我也要馋嘴。那年代,烤箱、微波炉在一般百姓家不会出现,外婆用她多年的调味经验腌制猪肉(记忆中味道里带有鼓油、盐、糖等调料),然后整块猪肉放入锅里慢煎,煎的火候、时间特讲究,煎久了肉柴,火猛了外焦里面的肉不熟。煎好后再切小片块。这个叉烧的味道与现在香煎的猪扒差不多,香口肉爽。

以前做菜并不像现在可通过网络搜索、学习烹调方法,有顺手拿来的配方可用。外婆这一代人靠着传承,日积月累的沉淀,还有自己独到的方法来做菜,给我们带来暖滋滋的味觉享受。

如今外婆年事已高,不再方便下厨,我开始尝试做一些外婆当年做过的菜肴,好让先生、女儿感受一下我童年的味道,但始终无法做出当年的味道。

因为记忆中的味道最美。

PS:图片来源于网络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