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第一次发表
前些日子,我们读写团队的廖校发来一条微信问我:“你在报纸上公开发表的文章有几篇?你写一下题目和发表时间”。看到消息的时候已经是过了十二点了,我赶忙翻找起手机里保存的信息。可惜图片都保存在另一个手机里,于是我试着在百度上搜索了一下,没想到一下就找到了我发表的文章。搜索栏上清楚地显示着文章题目《今天,你又迟到了》,发表在《中国教师报》,后面是我的署名。看到这篇文章出现在网络上,我的心里非常震撼。我立马回想起这是我发表的第一篇文章,这篇文章发表时间是2021年,已经过去三年了,可不知为何我还清楚地记得写下这篇文章的场景。
那时我刚加入树人有约读写团队,不过从来没有想过要发表文章,进团队的初衷也只是想跟着前辈们一起读书,一起学习写作。那时的我对于发表文章还抱着一种望尘莫及的心态,一直认为能发表的文章都是非常厉害的老师们,我没个十年八年的功夫是不可能实现的愿望。我们的团长廖校长就是我崇拜的对象,她不仅做教育研究很厉害,而且经常发表文章,还有自己的个人写作公众号,每篇文章的阅读量都特别多。有时候,我也想着有没有一天,我也能发表一篇文章。带着这样默默的愿望,我跟着团队一起开始写作,坚持每周更新一篇文章。慢慢地找到了写作的乐趣,发现每天和学生呆在一起有写不完的话题,我觉得写作也不是那么困难的事情。而且在书写学生故事的时候,我也开始去思考一些问题,为什么学生会出现这样的情况,为什么这件事情要这么处理,就这样一天天写着,一天天思考着。
直到有一天,读写团队里发了集体投稿的公告,内容是对于迟到的问题怎么看?前段时间,班上有个小女孩三番两次迟到,正好我处理了这件事情。于是我想,我能不能把这件事情写一写呢?哪怕不能发表,也是一次反思的机会呀!我在心里暗暗地给自己鼓劲,试一次吧,有这样的机会不尝试一次太可惜了。当天下班后要回家去,只是把这件事记在了心里,没有落实下去。
到了第二天一早,我睡醒之后立马拿过手机把昨晚思考的故事写了下来。我还记得当时的我尤为兴奋,脑子里的文字像电波一样争先恐后地跑出来,手指头在键盘上打得飞快。我一边回忆着我和小沈的交流,和她妈妈的谈话,一边组织着语言,将我的思考变成文字。等我写完这篇文章时已经过去两个小时了,我抬起头脖子都僵了,手指头也又麻又酸,看了一下字数是2000多字。我感到特别惊讶,平时的文字一般都在600-1000字左右,没想到这一次能超过2000字,还有种意犹未尽的感觉。我活动了一下,又重新修改整理了一遍,检查了错别字、标点符号,还有部分表达语句,最后删减了还有1500多字。我怀着忐忑的心情把文章发到邮箱了,不知道能不能选上。
从文章发过去,我天天盼着好运降临到我头上,可是一直没有消息,我想这次是没有机会了。我安慰着自己,想要发表没那么容易,心里有些失望,但还是想着下一次再继续努力,因为这一次尝试把我写作热情又激励起来了。没想到过了几天,廖校给我发微信,恭喜我第一次投稿就中稿了。我被突如其来的惊喜射中,整个人美得不行,跟家里到处打电话说,我的文章要发表了,那真是有种中大奖的感觉。不过,这份惊喜还是在我拿到报纸的那一天才真正踏实下来,这不是梦,是真的。
有了第一次中稿的经历,我的热情又高涨了。说实话,我的第一篇文章现在看来还很稚嫩,有些问题思考的深度,表达的方式远不及现在的我,可能内容选题符合投稿的要求才有幸被编辑选中。但就是这样的一次机会,让我爱上了写作。那段时间,有种和写作谈恋爱的感觉,天天都在学校找素材写作,每一次投稿我都积极参加,盼望着能够再次发表。没过多久,我的文章就频繁地被选中,经常公开发表,我感觉我被老天爷眷顾了,每次中稿的心情就像中大奖一样,太美好了。
我的第一次发表文章就像一把钥匙,打开了我的心门,让我不再害怕写作,让我敢于去写,敢于去思考,并且持续不断地坚持创作。思考也让我的工作更有效率,更愿意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而不是逃避问题。
后来我发现,第一次发表成功的奖励远不及如此。期末评分时,我公开发表文章一项就有8分,远远的和其他老师拉开了差距;年终登记学分时,这一篇发表也算了不少分数;而且在个人总结的时候,这也成为了我个人成长方面加分的一项。更有分量的是,因为这次发表之后积蓄的勇气,我向学校申请了教师成长课题,组建了一个教师团队开展研究,对学生专注、有序方面进行问题探索和实践探究,一年之后顺利结题。我想,如果没有那一次发表,我不会从一个生涩稚嫩的新老师向前走得那么远,进步那么快。
三年了,我深深地领悟到第一次发表带给我最大的奖赏是敢于尝试突破的勇气。很多人都像我一样,甚至比我更优秀,我比他们多的可能就是先踏出一步的勇气。很多事情并没有我们想像的那么难,是我们始终不敢踏出心里的那一步才成为我们成功最大的阻碍。有时候只是一个小小的契机,只要我们主动伸出手去握住了,就把成长的机会抓住了。我希望所有犹豫不决的老师们都能勇敢地踏出第一步,第一次没那么简单,或许也没想象中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