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文化的人,从不喧哗
文/北崖
1
互联网时代,文化成了一个大众欢迎的标签,有人喜欢晒品味,有人喜欢晒读书,甚至有朋友开玩笑说“书非晒不能读也”。
但沉浸于文化熏陶和单纯为了文化人设而晒读书,大不一样。
前一阵,马思纯在微博上发表了一段张爱玲早期小说《第一炉香》的读后感,因误写张爱玲名言被网络嘲讽,登上热搜,瞬间“文艺”、“读书”人设崩塌。
而歌手李健也经常在微博上推荐书,网友却一边倒地称赞。
他推荐朱伟老师的书,不矫情,不夸大其词,宛如一位可亲的兄长娓娓道来,细细述说自己的阅读感想和心得。
他说,“一本好书的确会在你不经意间悄无声息地影响和改变你的生活,正如我接下来要重新阅读某些作品一样,它需要你真金白银的拿出时间,取缔那些无聊的时刻,重拾遗漏的只言片语如同物归原主般喜悦,重新体会那些情节和情感,其中大部分可能是新生的感受,甚至开始更新你的某些看法,等等,等等。”
网友态度泾渭分明,原因非常简单,李健是真爱读书,不是为了装样子,不是摆拍。
作家余华曾说:“阅读对李健来说,我觉得就是他的土壤。”
他参加第一期《我是歌手》录制时,在节目上推荐了莱昂纳德·科恩的传记《我是你的男人》和塞尔维亚作家米洛拉德·帕维奇的《哈扎尔辞典》。
媒体发现,他书架上很少有通俗读物,大多是哲学、诗歌、俄罗斯文学、博尔赫斯文集之类。
由书可以观人,深入的阅读使李健拥有极高的文化素养,但他安安静静,就像他非常喜欢的《聂鲁达诗集》里一句“我欢喜你是寂静的,仿佛你消失了一样”。
李健自己也说:“一个原创歌手,你看看他听什么唱片,读什么书,基本就能了解这个人。”
没有文化的人,才喜欢给自己贴上文化的标签。有文化的人,人品和作品,处处都是文化。
2
余秋雨说:"文化有一个明显的外部标志,那就是不表演文化,不扮演文化。一个真正武术高强的人,走在大街上,是不会表演武术的。”
要说有文化,陈寅恪先生是一位公认有文化的大家。
历史学家傅斯年评价:“陈先生的学问,近三百年来一人而已。”
吴宓认为他“最为学博识精”, 为全中国最博学之人。 胡适在日记中称他是:“最渊博、最有识见、最能用材料的人。”
他12岁就到日本学习,此后游历欧美名校,国外留学23达年,是罕见的天才。
35岁时,陈寅恪被聘为清华大学国学院导师,人称“公子的公子,教授之教授”。
陈寅恪只有高中学历,但学问大得吓人,通晓外国语言达二三十种之多。
俄国学者曾在蒙古发掘出三件突厥碑文,各国学者如观天书,没有人能看懂。
有人找到陈寅恪,他以突厥文解释碑文,各国学者叹服不已,惊为天人。
抗战胜利后,英国牛津大学聘请陈寅恪担任汉学教授,这是牛津近800年历史上首次聘任中国人为教授,并授予他为英国皇家学会研究员职位。
当时欧洲有些学者纷纷跑到牛津,以听他演讲为幸事,但能听懂的寥寥无几。
就是这样一个真正的文化人,极为谦虚谨慎,从不把自己的学识炫耀于人。
北大教授王永兴回忆,有几次朋友拜访陈老,请教有关梵文、藏文以及佛典诸问题,陈老总是说,已将梵文等放下多年,不敢再谈论这方面的问题了。
王永兴说,“侍读先生之侧这三年以及我从先生受业多年之中,从未听先生自己说过他通晓多种文字。我体会,对他来说,通晓多种文字是一件平常事,是应有之事,不需要也不应该特意去说。先生的身教使我懂得一个读书治学的人应该具有谦谦君子的精神。”
其侄孙陈贻竹接受采访时说,叔公很决绝,他不做文化偶像,只愿在复杂的利益格局变化中独善其身,安心治学。
真正有文化的人,以文化安身立命,他们从不喧哗。
3
荣格说:“一切文化最后都沉淀为人格。”
有文化不一定非得成为学贯中西的大师,学术精英有文化,普通百姓也有文化。
有一次,龙应台在一个特殊的场合接受质询,被追问什么是文化?她回答:
“文化?它是随便一个人迎面走来,他的举手投足,他的一颦一笑,他的整体气质。他走过一棵树,树枝低垂,他是随手把枝折断丢弃,还是弯身而过?一只满身是癣的流浪狗走近他,他是怜悯地避开,还是一脚踢过去?电梯门打开,他是谦虚地让人,还是霸道地把别人挤开?”
“文化其实体现在一个人如何对待他人、对待自己、如何对待自己所处的自然环境。在一个文化厚实深沉的社会里,人懂得尊重自己——他不苟且,因为不苟且所以有品位;人懂得尊重别人——他不霸道,因为不霸道所以有道德;人懂得尊重自然——他不掠夺,因为不掠夺所以有永续的智能。”
龙应台说,提问者事后告诉她,以为她会谈音乐厅和美术馆,会拿出艰深的学术定义。
龙应台说:“我当然没有,因为我实在觉得,文化不过是代代累积沉淀的习惯和信念,渗透在生活的实践中。”
北京东四附近,有一家张广义修笔店,这位老人快90岁了,一辈子只干一件事:修钢笔。
张大爷修好过50万多支钢笔,几块钱的英雄,到上万的万宝龙,都在他手里活了过来。
他对钢笔有一种情结,对买钢笔和修钢笔的人有着深厚的感情,匠人匠心,一生痴心不改。
有一次,我去找张大爷修一只钢笔,看他带上老花镜,在台灯下一丝不苟检查,特别庄重。
然后,他把笔尖放到温水里慢慢清洗,告诉我笔没什么问题,时常清洗一下就行。
他还说:“小伙子钢笔爱惜点用哈,这么好的笔磕着碰着都让人心疼。”
我问他多少钱,他坚持不收。无奈之下,我买了3瓶墨水,8元一瓶,共计24元,我随手递给他30元,说大爷别找了。
张大爷神情严肃,让我等一下,双手递给我6元零钱,站起身送我出门。
那一刻,我非常羞愧,无地自容,感觉礼仪都自己不如小学生。
张大爷对自己的手艺郑重对待,对我的无礼也宽容有爱。如果说有文化,我觉得这就是骨子里浸透的文化。
文化让人懂得如何与自己相处,如何与世界相看,一个人自己,就是他全部的文化。
4
说到关于文化的追求,我常常想起一幅照片,三个英国绅士在伦敦荷兰屋图书馆的废墟里安静地读书。
那是1940年10月22日,就在前一天,伦敦刚刚下过雨,德国空军在伦敦西部发动了骚扰性的空袭。
这张照片展示了一种安静和强大的力量,它让我深深感到,文化是根植于内心的追求和信仰,是内心的丰富和从容。
让自己成为一个有文化的人,也许就应该像照片中绅士那样,即使身处废墟,也安之若素,始终不改精神家园的追求,努力完善自我的人格。
读书也好,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修行也罢;富贵也好,普通也罢,只要以一颗善良的心看我、看人、看世界,持续得到成长,就能变得更有文化。
它无需喧哗,却能给养一生。
注:1.本文部分内容首发于“有书”平台。2.文中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告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