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不去的家乡,我无处安放的乡愁
昨夜又是一个失眠的夜晚。我辗转反侧,无比的思念家乡,想念妈妈做的美食,那是家乡的味道。
今年因为疫情的关系,我没有回老家探亲,可是对故乡的怀念,对亲人的思念,无时无刻不让我魂牵梦绕。
我老家是在安徽的一个小乡村(下文以CT代替),是个很小很小的自然村落。我们村目前常住人口只有16户人家,平均每家5个人。
我从1998年离开村庄去县城读书以来,除了寒暑假外,都没有在家,尤其是结婚生子,参加工作后就更少机会回家了,只是过年回来走亲访友三五天,很难对家乡近几年发生的事情有更多的观察和了解。2019年的暑假,我带着孩子回到家乡小住了半个月,让我真真切切感受到家乡近些年的变化。
(一)村庄养老出现分化,老人的生活境况大不相同
CT自然村目前居住的主要是老人和小孩,年轻人基本去外面打工去了。记得小时候我们这个村虽然也很小,但那时也有二、三十户人家,每家都有三四个小孩,只有一两家家里有人外出务工的,村里逢年过节都很热闹。
而现在暑假,村中除了一两家有年轻人在家,都是老人和孩子。而留守的老人生活状况也令人堪忧,很多七十来岁的老人,即使身体不好,也需要去田间劳作。有些老人对家里的电器不懂如何使用,也无人能够帮助。
我在村里的那几天,天气炎热,我邻居家的大爷,七十多岁了,家里空调怎么也打不开,请我过去看看。我过去一看,原来是遥控器里没有放电池。老人家说一直以为空调坏了,还打算找人来修。像这样的老人都是自己和老伴在家的,有些甚至还需要照看孙辈,他们有个头痛脑热的,都是自己扛着,怕看病花钱。现在年轻人在外务工,没有时间照顾老人,村中条件好的年轻人逢年过节还会给老人一些经济支持,条件不好的还要啃老——老人需要无偿给其看孩子,甚至连孩子的抚养费都不给。
村庄里有个老人在2012年因为子女不给钱看病,选择了喝农药自杀。听我母亲介绍,现在镇上也有私人办的养老机构,一般没什么疾病的老人、生活能够自理的老人入住的话,每年6000块左右,有疾病需要专人照顾的老人,一年要一万多元。我们这个村目前还没有人去养老院养老,这个养老机构目前有十多个老人入住,基本是家里没人照顾老人,经济条件还不错的家庭选择的养老方式,大多数老人还是居家靠自己养老,很多家庭没有这个能力承担这笔养老费用的。
(二)婚姻观念的变化,女性离婚不再是家丑
CT自然村非常小,有个什么事情很快全村就都知道了,以前村民很看中家庭的声誉、名声。如果家庭做了有损家庭面子的事情,肯定要遭到谴责的。
我们村里有户人家的二女儿初中未毕业就出去打工了,后来和一个大专生网恋结婚,婚后育有一女。刚开始觉得自己女儿初中都没毕业能找个大专生挺好的,后来发现这个大专生不好好找个工作做,做什么工作都不长久,养家的重任全都靠女方,甚至男方的父母也要靠女方赡养。
女方的母亲和姐姐开始不乐意了,经常劝她离婚,说这个社会离婚也没什么,趁年轻离婚还能找个好的再嫁。父母对子女的婚姻考虑更多的经济而不再关注传统的家庭面子。村中另外一家儿子丧偶,后来在别人撮合下,找了个离婚的女人,这个女人比男方大10岁左右,仅比男方母亲小几岁。
村里其他人在谈到这些事情的时候,也不再觉得违背什么伦理道德,仅仅觉得稀奇。传统的乡风民俗、伦理道德对婚姻的约束逐渐式微。
另一个是村中一个五十多岁的女性,以前是父母包办婚姻,因为自己哥哥身高问题以及家境贫穷,父母为了给哥哥娶老婆,把她嫁给另外一家穷苦人家做媳妇,婚后生活一直不幸福,丈夫经常对其家庭暴力,为了家庭面子和未成年孩子,一直隐忍。
在儿女成年后,于2010年和丈夫办了离婚手续,回到村中生活。村民对她的态度不是瞧不起,很多人甚至佩服她的选择,我们可以看到在农村慢慢进行了一场婚姻观念变迁的革命。
(三)从“唯有读书高”到“读书无用论”的转变”
小时候,读书是我们所知道走出农村的唯一方式,谁家的孩子读书好,那是让人羡慕嫉妒恨的事情。而我父母因为我和哥哥是村里面最早出去读大学的人而倍感自豪,我后来一路读到博士毕业,更让父母脸面有光。可是后来等我博士毕业工作不好找,参加工作后挣钱不多。让父母觉得奇怪,为啥读书越多挣的越少呢?而相反农村许多跟我年纪相仿的人,大家在外面打工都混的不错,在城里买了房子,汽车,而我结婚的时候还是裸婚哈。
慢慢的我父母对读书也不像从前那么看重了,我两个姐姐的孩子都初中没有读完就出去打工,也没有觉得有什么不好的,认为早点出来学点手艺比读书强。现在村里在读大学的孩子也并不被人看好,他们的父母也不再是大家羡慕的对象,大家更多的是觉得将来读完大学出来还不如农民工好找工作呢。
的确,村中很多现在村民眼中混的好的都不是读书读了多少年的,村中一些大学生读完书出来挣钱还不如那些不读书的,而这些大学生以前读书的高昂学费早就让其父母陷入了贫困,如今早就没有办法给他们提供在城里买房子的首付了,这些大学生在城里立足也更艰难。当然,在农村也出现了教育的两极分化,一部分是享受到读书好处的人,对子女的教育肯投入,一部分是认为读书无用论,早早让子女走上社会,成为新一代农民工。可以说教育的再生产在农村也开始慢慢显现出来了。
(四)村庄规模逐渐小型化,何处安放乡愁?
我们村虽然叫祠堂自然村,可我从来没有见过祠堂,听老一辈的说,以前是有祠堂的,地址就在村庄以前的老宅的地方,经常举办一些聚会,后来慢慢的破败了。
近几年随着周边其他村落兴起重建祠堂的活动,其他属于我们周姓一个祖先的邻村和我们村在一些政治精英和热心人士的积极筹划下,我们村开始兴建祠堂,地点还是在原来的老址。所需费用一是按人口收费,二是鼓励主动捐款。历时三年,祠堂终于建好了,建成之时,邀请全村(包括本村嫁出去的女儿)人来庆贺,还请来当地的戏班唱了三天大戏,热闹了一段时间。可是,祠堂很快就变成一个摆设,现在已变成年轻人过年回家拍照的背景了。2016年,我回去过年的时候还去祠堂参观了一下,祠堂占地面积四五百平,里面陈列的物品基本都是村民捐赠的。
村里现在居住的只有16户人家了,这十六户只有3户是年轻人的小家庭,其余全部是留守老人。我们村和其他地方村民挣钱回家盖楼房不同的是,村里有本事的年轻人都去镇上、县城和市里买房子,在那里安家落户。
我不敢想象,再过十年、二十年会是什么样的情景,村庄会不会随着这些老人的离去而消失?我们这一辈的人以后家乡情结该何处安放?我想我们这代年轻人以后很难叶落归根了,而这样村庄的逐渐消失,年轻人在附近的县城安家落户是否是城市化的一个方向?或者在这些县城又有多少空房子是那些虽然在此买了房但却在另外城市务工人员的家?
这样的县城又该如何发展,真正吸引这些年轻人来到县城发展?这些可能都是需要我们去关注探究的问题。
图片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