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

不“迷网”须不“迷惘”

2018-08-10  本文已影响96人  耕耘三尺有天地

不得不承认,网络文化的若干特点对于人的成长不利。比如,网络文化是追新逐异的文化,网络文化是即时满足,不停地更新是其基本发展模式,只要投入其中立刻就会让人产生欣快感,但代价是容易丧失耐心和专注。就像一位学者所说,沉浸在数字化媒体之中,我们拥有信息,但没有知识;我们拥有观点,但没有原则;我们拥有本能,但没有信念。

第四十一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止2017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7.72亿,其中学生占25.4%。更引人注意的是,孩子们的“触网”年龄越来越小,甚至低于3岁。

有调查表明,平均有超过28.3%的学龄前儿童(3~6岁)每天使用网络的时间在30分钟以上,5岁时网络使用时间超过30分钟的儿童达到31.6%。到14岁,儿童在媒介使用各种行为的关键指标就已超越了他们的父母,使用电脑查信息、用手机微信/QQ等已习以为常,每天上网时间超过30分钟的达到60.8%。

听网络音乐、读网络小说、看网络视频、玩网络游戏、在网络购物……今天的许多青少年正是这样生活的。网络已经成为他们生活的中心,须臾不可离开。

作为工具而言,手机能够支撑即时通信、上网、拍摄、录音等,极大便利了人们的生活,便利了父母、老师与学生的沟通,在智能手机时代,手机甚至作为教育辅助工具,便利了教育教学方式、方法和手段的创新。但是,过度依赖手机、甚至手机成瘾,则走向了事物的反面。

中小学生的年龄决定了其身心特点,他们的自我控制和管理能力还比较薄弱,不能自行控制手机使用的频度和时长。而手机本身的发展越来越吸引人。从内容上说,已完全不同于传统的通信手段,而是极大地融合了互联网的去中心特点,生活化、娱乐化的热门应用,越来越吸引用户的注意力。

青少年具有旺盛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容易接受新事物。网络给他们展现了一个无限广博的新奇世界,带来新鲜的体验,但是其自身意志比较薄弱、自控力不强,沉迷游戏;网络游戏中为所欲为的放纵和发泄的快感及虚拟的成功感带来的陶醉,让他们无法抗拒虚拟世界带来的现实中无法获得的成就。

精神世界与社交生活的严重匮乏,游戏似乎成了最好的慰藉。因为今天的游戏不仅提供一种感官刺激,更成为了一种社交工具。比如一款《王者荣耀》,正是借助互联网的联通性,把熟悉的、不熟悉的人都拉进游戏的“朋友圈”、生活的交际圈。而商家在游戏内容上下足了功夫,主题大多是攻击、杀戮,其用意就是尽可能地让玩家兴奋起来。说白了,游戏机制的设计,本身就是奔着让孩子们沉迷去的。

据媒体报道,近日,法国国民议会表决通过关于禁止学生在校园内使用手机的法案。按照新规,在校学生无论在课堂还是课外活动时均不得使用智能手机、平板电脑、智能手表等各种有上网功能的通信设备,除非是出于教学需要,或是在条例中明文规定可以使用的地点。法案适用于所有幼儿园、小学和初中,覆盖3岁至15岁的学生,并将于今年9月开学时正式生效。

我们国内一些学校也出台过禁令,但由于是行政规定,导致在执行过程中一直争议不断。这就意味着,推行禁令,如果做不到执法必严,就难以产生实际效果。

但学生沉迷网络,家庭要负更大更多责任。陪伴孩子,特别是对孩子控制上网时间的引导,对识别不良信息的能力培养,是家长必须履行的监护、引导义务。而恰恰是缺乏科学、有效的监护和管束,爷爷奶奶或是姥爷姥姥照看,父母普遍没时间陪伴孩子,而忽略与孩子之间的沟通,以及对孩子正常的指导与监管,从而造就越来越多“离了手机离了游戏就活不了”的孩子。

父母应给予孩子有效的陪伴,减少孩子独处的时间,通过与孩子有效的沟通交流使其有情感上的依托,了解其内心真实的想法,满足孩子心理上爱与尊重的需要,带来情感上的安全感,大大减少其寄情于网络虚拟世界的可能性。

家长与孩子明确上网的目的,与孩子协定上网的必要约束条件,公开上网、限时上网,有目的的培养孩子自我监控能力和良好上网习惯。最关键的,是帮助孩子找到游戏的替代品。有家长曾分享经验,今天带孩子看儿童戏剧,明天和孩子一起做手工,有了不亦乐乎的别样感受,孩子自然减少对游戏的依赖。

当然,家长更需要以身作则,减少不必要的网络使用时间,起到榜样的作用。(18.8.10《教育》)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